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可有核黄疽,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溶血病(hea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特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HDN仅发生在胎儿和新生儿,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严重患儿可危及生命或终身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多种血型系统能够引起HDN。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为Rh血型系统,其他血型系统引起者偶见。我国绝大多数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HDN、Rh HDN少见,部分少数民族Rh阴性比例较高。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内外人口流动增加,Rh阴性人群可能出现在全国各地,因此,应该加深对新生儿Rh HDN的认识。近年来HDN研究有许多进展,包括血型基因、实验室检查和一些观念上的认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Rh血型不合在我国是一种较少见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现将我科 1986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确诊的Rh溶血病 2 2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10例。日龄~ 12h 8例 ,~2 4h 5例 ,~ 3d 4例 ,>3d 5例 ,早产儿、过期产儿各 1例 ,余均为足月儿。出生体重 2 5 0 0~ 3980 g ,均无产伤窒息史。第1胎 1例 (母产前无流产、受血史 ) ,第 2~ 5胎 2 1例 ,其中 4胎以上 3例。生后~ 12h发病 12例 ,~ 2 4h 6例 ,~ 48h、>48h各 2例。母产前有人工流产史 8例 ,曾分娩死胎者 2例 ,分娩后死于不明原因黄疸者 3例。…  相似文献   

4.
羊水胆红素量与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简称HD)始于胎内,单凭孕妇抗体效价测定不能确诊HD,而羊水胆红素(简称AFB)则能直接反映患病的严重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Wang J  Chen LH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589-589
患儿女 ,33h ,第 4胎第 2产 ,胎龄 38-1周 ,生后 18h发现皮肤黄染 ,经皮测胆红素 12 7 5 μmol/L ,逐渐加深 ,生后 33h入院。体检 :贫血貌 ,皮肤黄染 ,反应尚可 ,心肺腹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17 4× 10 9/L ,N 0 5 8,L 0 4 2 ,Hb113g/L ,RBC 2 6 9× 10 12 ,PLT 16 3× 10 9/L ,Ret 0 0 5 4 ,血清总胆红素 14 2 μmol/L ,红细胞压积 0 2 5 5 (动脉血 ) ,血型血清学检查 :患儿血型 :AB ,MN ,Rh(+) ,母血型 :A ,N ,Rh(+) ,父血型 :B ,MN ,Rh(+) ;母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 :血清中有IgG抗M抗体 ;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指母胎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据统计,我国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者占85%,Rh血型不合者占14.9%,MN血型不合者占0.1%,ABO溶血症合并Rh溶血症的病例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患儿 ,男 ,1 6小时。因皮肤黄染 1 5小时入院。患儿系孕 6产 2 ,37 2 周剖宫产儿 ,产时全身无苍白及水肿 ,Apgar评分 1、5分钟为 8、1 0分 ,体重 2 0 0 0 g,生后 1小时即发现皮肤黄染 ,迅速加重 ,遍及全身。体检 :精神反应好 ,全身皮肤轻度黄染 (光疗中 ) ,呼吸平稳 ,心肺无异常 ,腹软 ,肝肋下 1 cm,剑下 3cm质软 ,脾肋下 1 cm,双小腿外侧轻度水肿 ,四肢肌张力正常 ,拥抱、握持反射可引出。入院查血型母为 Rh(- )“O”型 ,子为 Rh( )“A”型 ,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游离抗体、释放试验均阳性 ,抗 D1∶ 1 0 2 4,初诊为 :Rh血型不合 (…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症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Kidd血型 (抗 Jbk)不合合并 MNS血型(抗 U)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是一种罕见原因的溶血病 ,在我国至今还未见报道 ,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患儿女 ,31 92 4天。发现全身黄染 1 。G2 P1 ,足月顺产 ,产重 32 5 0 g。母自然流产一次 ,3年前有一手术及输血史 ,否认肝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查体 :足月无贫血貌 ,反应差 ,全身皮肤包括手足心黄染。前囟张力稍高 ,双眼阵阵凝视 ,心肺肝脾无异常。四肢肌张力高 ,呈角弓反张。入院时总胆红素 6 82 μmol/L,直接胆红素 48.8μmol/L。红细胞 5 .36×1 0 1 2 /L,血红蛋白 1 84g/L,网织红细胞0 .0…  相似文献   

10.
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1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患儿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甚至死亡。换血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最迅速的方法。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采用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14例,取得较好疗效,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溶血病(HDN)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溶血性疾病。ABO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A(B)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高效价(≥1024)IgG抗A(B)引起的极少见。现报道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溶血病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在国内并不少见,较ABO溶血病发病早、来势凶猛、黄疸进展快,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的生命,一般主张早期换血治疗,而ABO溶血病除少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者外,一般不需换血。我院从1999年至2006年应用周围快速动一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病并发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尤其是重型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换血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1998年已在全国三级医院广泛开展,但二级医院开展极少。2003年10月我院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率先在三门峡地区开展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至2007年2月共完成13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60例临床分析吴明昌熊进英自1974年3月~1996年3月本院收治Rh溶血病75例,为同期ABO溶血病例的1/25.5,现将资料完整的60例分析如下。诊断:1.Rh血型抗体:母Rh阴性45例(75%),其中抗D39例,抗DC6...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生后1 h.因生后皮肤黄染、吐沫1 h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孕40周,因其母为疤痕子宫行剖宫产娩出.羊水Ⅲ°污染,脐带未见异常.生后即发现皮肤黄染、吐沫,转入我科.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母孕2产2,无输血史,本次妊娠期体健.其姐7岁,健康.  相似文献   

17.
22例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91五年中收治由Rh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22例,除6例入院时已有核黄疸者外,其余以换血治疗10例,光疗5例,仅输血纠正贫血(入院时日龄已23天)1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Rh血型不合由抗D引起者21例,由抗E引起者1例。换血治疗者中,血型选择采用Rh阴性、ABO同型血4例,采用Rh阳性、ABO同型血6例。因此在无Rh阴性血、病情又不允许等待的情况下采用Rh阳性、ABO同型血亦可作为血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发生于胎儿期及新生儿早期。临床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但是Rh血型不合溶血病较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更为严重,其起病早,进展快,溶血程度重,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应引起重视。现对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儿溶血病(HDN)与新生儿同种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IT)具有相同的 发病机理。基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能有效地防治NAIT,人们设想对新生儿溶血 病患儿可用大剂量IVIG来减轻溶血,降低胆 红素水平从而减少换血次数,降低发生胆红 素脑病的危险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孕妇、 胎儿及新生儿应用大剂量IVIG均能有效地 预防和治疗新生溶血病。   一、IVIG防治新生儿溶血病的机制  IVIG是从大量供体(至少1000名供血者)血浆中分离出的人血免疫球蛋白,含有90%以上完整的IgG及IgC亚类(1),它具有免  相似文献   

20.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0)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分为IVIG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予IVIG。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末梢毛细血管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治疗3-4dIVIG组在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降低斋成于常规治疗组(P均<0.001),两组在光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的末梢毛细血管RBC、Hb和HCT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01),而IVIG组的三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VIG以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