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发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发原因并提出初步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38例(38只眼)术前行常规眼部检查后给予手术治疗,包括硅胶垫压、冷凝、放液、环扎及玻璃体切割加气液交换。结果复发原因包括新裂孔形成、原裂孔封闭不良、裂孔漏查、视网膜下液未排净,新发生及加重的PVR。33只眼经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结论术前详细检查玻璃体视网膜、术中确切封闭视网膜裂孔、选择合理术式避免医源性PVR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常规手术能解决问题的复发病例可不选择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现代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和临床特点.方法 修复角、巩膜伤口,玻璃体手术,内路摘出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38例(38眼)均摘出异物.术中共查见55个视网膜裂孔,裂孔成因分别为:①异物直接刺伤,异物弹跳二次撞击刺伤;②贯通伤发生裂孔;③不合理选择外路反复磁吸异物且失败.结论 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应选择玻璃体联合手术,尽量去除诱发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术后带油情况下视网膜再脱离常见原因和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54例54眼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填充术后带油视网膜再脱离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研究.结果54眼后段检查:下方视网膜脱离37眼(68.5%),明确视网膜裂孔35眼中22眼见下方裂孔(62.9%),形成视网膜前增殖41眼中22眼位下方(53.7%).51眼再次手术治疗,其中38眼行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术式,视网膜复位率92.1%(35/38).7眼行巩膜手术,视网膜复位5眼.结论带油眼视网膜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位于下方,大部分病例可通过再次手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挫伤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38例(38眼)眼挫伤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巨大裂孔(≥90°)2眼(5.26%),黄斑孔3眼(7.89%),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23眼(60.53%),其他部位裂孔(≤90°)10眼(26.32%)。34眼(89.47%)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4眼视网膜脱离未复位(10.53%)。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18只正视眼和对侧正常眼行B超测定,患眼的眼球容积、眼球轴长、赤道直径增大。结论眼挫伤引起视网膜脱离中,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高。手术要掌握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随访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25眼中,新裂孔形成7眼(28.0%),原裂孔封闭不良8眼(32.0%),新裂孔形成和原裂孔封闭不良并存10眼(40.0%);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16眼(64.0%)。再次手术:行巩膜扣带术7眼(28.0%),行玻璃体切割术11眼(44·0%),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7眼(28.0%);眼内填充硅油9眼,填充体积分数14%C3F8气体10眼。随访期末,24眼(96.0%)视网膜复位,1眼(4.0%)视网膜复位后再脱离;21眼(84.0%)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裂孔封闭不良、产生新裂孔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显微镜定位法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镜定位法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定位和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疗效。方法 56例(58眼)通过手术显微镜观察顶压与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关系作裂孔定位,冷凝。根据术前设计分别行环扎 巩膜外加压,或巩膜外加压。根据术中眼压情况决定是否球内注入消毒空气。结果 56例(58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次日52例(54眼)视网膜复位,4例(4眼)术后次日手术嵴后有少许视网膜下液,2~3天后视网膜下液吸收,网膜复位。56例(58眼)视网膜裂孔均位于手术嵴顶,裂孔粘贴好。56例(58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发症有高眼压3眼,脉络膜出血4眼,视网膜出血2眼,视网膜脱离复发3眼。结论 显微镜定位法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冷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选巩膜外加压手术 ,而一些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如 :靠近后极部裂孔、多发裂孔、眼外肌处裂孔、黄斑裂孔、2 .5 PD以上需大块硅胶外加压裂孔等视网膜脱离 ,常规巩膜外加压手术有诸多不便。近年玻璃体手术技术快速发展 ,安全性不断提高。我院对于上述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47例 47只眼首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收到了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年 7月~ 1999年 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47例 47只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首次进行了玻璃体手术。其中男 2 9例 2 9只眼 ,女 18例 18只眼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可能的原因,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15例(121只眼)经巩膜外手术6周后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再次手术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大小及其比邻关系,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推测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结果单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进展51只眼(占42.1%),单纯原裂孔封闭不良29只眼(占24.O%),单纯新裂孔形成(包括裂孔遗漏)18只眼(占14.9%);原裂孔封闭不良和PVR进展并存5只眼(占4.1%),PVR进展和新的裂孔并存3只眼(占2.5%),原裂孔封闭不良和新的裂孔并存9只眼(占7.4%);三者并存6只眼(占5.O%)。结论PVR进展、原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及新裂孔形成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准确定位且封闭所有裂孔、选择适当的促粘连方式、防止术后PVR进展是巩膜外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岳章显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27-2028
目的:分析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5例15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所有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结果:术后随访1a,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5例15眼患者中,出现新裂孔7眼(46.7%);原裂孔未能封闭4眼(26.7%);遗漏裂孔2眼(13.3%);脉络膜脱落1眼(6.7%);PVR1眼(6.7%)。结论: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出现新裂孔、原裂孔未能封闭、遗漏裂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中做视网膜裂孔冷凝或定位时,色素颗粒从裂孔播散入玻璃体腔,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中有色素颗粒从裂孔涌人玻璃体腔的连续38例39只眼,均是初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PVR分级为B级以下.平均每只眼裂孔数2.67个.单纯硅压11只眼,硅胶填压联合环扎28只眼.结果 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涌入玻璃体腔内的色素颗粒逐渐减少或消失.一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38只眼(96.7%),1只眼出现新的视网膜裂孔,经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最终视网膜脱离复位率为100%.无过度冷凝视网膜表现,没有发生严重PVR病例.结论 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中色素细胞播散进入玻璃体腔不会引起PVR发生或加重,只要裂孔被有效封闭.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巨大裂孔47例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告视网膜巨大裂孔的超声声像学特征。方法对47例(47眼)视网膜巨大裂孔伴脱离,应用美国Storz公司产品CompuScanA/B超声波扫描仪(探头频率10MHz)进行直接接触法探查,分析声像学特征,并与临床资料和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除5例眼球萎缩外,其余42例视网膜巨大裂孔的B型超声声像图特征如下:玻璃体腔内脱离的视网膜光带断裂,形成分离明显的2个断端,即裂孔的前、后瓣;裂孔的前瓣较短,后瓣较长;裂孔边缘特别是后瓣多翻卷形成钩状或发夹状。结论在大多数视网膜巨大裂孔眼,依照B型超声图像即可以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2.
沈孝军  彭超  王琛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576-157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近4 a行20 G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分析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处理。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共23例24眼。年龄24~67(平均49.0±12.0)岁。男17例18眼,女6例6眼。右眼6眼,左眼18眼。结果:视网膜脱离的24眼中,18眼(75%)无任何症状,为常规检查时所发现;6眼(25%)为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遮挡就诊时发现。视网膜脱离距离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时间1~223(平均40.7±54.2)d,其中10眼(42%)发生于1wk内,14眼(58%)发生于1 mo内。视网膜脱离的直接原因中:新发视网膜裂孔19眼,共27个裂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4眼;原裂孔未封闭1眼。所有视网膜脱离最终均完全复位。结论:视网膜新裂孔的发生是导致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应重视术后早期周边视网膜的检查;经过及时的再次手术,视网膜均可得以复位。  相似文献   

13.
李敏  赵昕  阎玉梅  罗毅 《眼科研究》2001,19(4):358-358
我们应用全氟丙烷气体联合冷凝治疗上方240°周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1例31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选择裂孔位于视网膜上方240°周边部,单个或多个裂孔但在 1个钟点范围内的视网膜脱离,裂孔≤1 PD,边缘无牵引,玻璃体无明显浓缩或条索形成的病人31例31眼。男21例,女10例,年龄19~67岁,平均41.9岁±7.8岁。屈光情况:-6~-15 D 6眼;视网膜裂孔数目:l个20眼,2个8眼,≥3个3眼;视网膜脱离范围:l个象限7眼,2个象限22眼,3个象限2眼;PVR分级: A级 1…  相似文献   

14.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4例(24只眼),手术前详细检查裂孔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术中通过牵拉眼肌使裂孔尽量处于最低位,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预置环扎带、外放液、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及垫压。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23只眼,再次外路手术复位1只眼。视力提高20只眼,不变3只眼,下降1只眼。结论牵拉眼肌使裂孔处于最低位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裂孔定位准、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38例38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针对不同病例36眼于裂孔处缝合硅海绵(其中19眼加缝硅胶环扎带),另2眼单纯行环扎术。26眼进行了视网膜下液引流术,7眼在手术前、后联合了激光光凝术。结果:其中33眼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首次手术复位率87%,2眼再次手术后复位,手术最终解剖复位率92%。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巩膜扣带术治疗伴有视网膜下增生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成功率及并发症。 方法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5例38只眼,11例12只眼单行经睫状体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4例26只眼在玻璃体手术术中及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7个月)。 结果 非光凝组5只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发,占41.7%,术后0.1以上视力6只眼,占50.0%;光凝组2只眼黄斑裂孔复发,占7.7%,1只眼因周边新裂孔形成而复发视网膜脱离,术后有13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50.0%。统计学检验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概率P=0.024,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概率P=0.0487。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 结论 玻璃体手术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99-201)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视网膜裂孔伴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视网膜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方法 选取1999年11月~2000年7月眼科超声检查视网膜脱离伴明确裂孔的连续临床病例48眼,每眼均经过各个方位的超声探测。结果 当连续性脱离视网膜光带中有明显中断,且断端间距大于1mm时,可诊断为视网膜裂孔。马蹄形裂孔中18眼在孔前缘有玻璃体牵引,4眼PVD刚好至后缘,8眼在前后缘均有牵孔;黄斑裂孔中6眼在黄斑处有玻璃体牵引,6眼有完全PVD。巨大裂孔中2眼无明显PVD,大量皮质在裂孔中;1眼后缘有明显牵引。结论 应用超声可以诊断部分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周围多有玻璃体牵引,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对此部位的处理,超声诊断对于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有帮助和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术  刘静 《国际眼科杂志》2004,4(3):467-469
目的:探讨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诊断治疗时间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9/2003收治的92例(92眼)由玻璃体后脱离所致的视网膜裂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92例玻璃体后脱离引起视网膜裂孔的患者中,有39例视网膜裂孔发现及时,无视网膜脱离或仅有局限性的视网膜浅脱离,经光凝治疗后视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53眼明确诊断时间长,发生视网膜脱离,给予手术治疗,有些患者需多次手术,术后视力只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视网膜裂孔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 对15例15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先予置硅胶条带和/或环扎带。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冷凝、硅胶顶压后,检查裂孔位置是否正确。结果 15例15眼视网膜全部复位,视力提高14眼、不变1眼。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视网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浑浊,并不影响观察冷凝反应和裂孔定位。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方便、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倍频532nm激光治疗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裂孔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严  张亚林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835-1837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在治疗62例68眼屈光度>-6.0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视网膜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倍频532nm激光治疗屈光度>-6.0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视网膜裂孔62例68眼,追踪观察是否成功封闭裂孔、阻止视网膜脱离的进一步发生。结果:随访6~24mo,成功封闭裂孔59例65眼,孔周视网膜复位,成功率96%;未成功封闭裂孔3例3眼,占4%,裂孔封闭失败,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而改行视网膜手术。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屈光度>-6.00D高度近视眼患者视网膜裂孔是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