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之间的关系,并调查该地区人群对40种过敏原的过敏情况。方法收集598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吸入组、食品组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检测。结果血清总IgE阳性者420例,其为阳性时,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为78.10%;血清总IgE阴性者178例,其为阴性时,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为15.73%,阴性检出率为84.27%;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随着血清总IgE的增高而增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和血清特异性IgE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BP—ELIA法测定了56例真菌变应性哮喘患者和80例健康人血清总IgE,并对血清总IgE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患者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620例为观察组,选同期住院的其他种类疾病的218例患儿为对照组,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观察血清总IgE的阳性率,并统计血清总IgE的结果。结果在2组间比较中,观察组血清总IgE的阳性率及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同组间比较中,支原体抗体滴度越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随之越高且阳性率越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检查中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患儿的MP抗体滴度高低与血清总IgE表现成呈相关,能有效进行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对88例应用鼻内窥镜筛前神经射频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检测对比.结果本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破坏鼻内筛前神经既可明显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体征,也可使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过敏原皮试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已沿用了半个多世纪,这是一种简便、特异、敏感的方法。近十多年来,广泛开展了血清总IgE测定,但总IgE影响因素较多,如寄生虫感染常使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增高,因此总IgE在过敏性疾病中并不是一种特异的临床指标。近年来国外使用RAST或ELISA测定特异性IgE,这为过敏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特异性诊断手段。我们在建立总IgE和特异性IgE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测定了一组蒿属(Artemisia)花粉症病人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并与皮试作  相似文献   

6.
方莉  毕永春  胡伟  戴蕾 《现代医学》2012,40(1):71-73
目的 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以了解过敏原的种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及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进行检测,检测分为吸入组和食物组.结果 61.1%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增高,66.9%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增高.变应原特异性IgE吸入组以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屋尘其次;食物组以蟹为最高,其后是牛奶.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高于总IgE阳性率.结论 过敏原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过敏原的检测对其诊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哮喘儿童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哮喘与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87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和尘螨特异性IgE水平,应用国际标准方法做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剌试验,并比较了三种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为(542.84+321.85)IU/ml,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为71.3%,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83.9%,正常对照组42名健康儿童总IgE(221.76±213.73)IU/ml,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19.0%,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23.8%,三种试验两组间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总IgE增高(>450IU/ml)与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符合率91.5%;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符合率为75.6%.结论哮喘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及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8.
熊小玲 《求医问药》2014,(18):43-44
目的:探讨致敏状态检测(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在鉴别小儿过敏性哮喘与非特异性咳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6例慢性咳嗽患儿分为过敏性哮喘组(N=66)和慢性咳嗽组(N=60),分别为其进行血清总IgE和屋尘螨特异性IgE浓度测定,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在过敏性哮喘组患儿中,血清总IgE浓度增高的患儿占95.6%。在慢性咳嗽组患儿中,血清总IgE浓度增高的患儿占29.3%。过敏性哮喘组患儿血清中总IgE浓度的中位数(495k IU/L)明显高于慢性咳嗽组患儿(59k IU/L),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过敏性哮喘组患儿均出现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浓度升高的情况。在慢性咳嗽组患儿中,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浓度升高的患儿仅占19.0%。过敏性哮喘组患儿发生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浓度升高的几率明显高于慢性咳嗽组患儿,差异显著(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致致敏状态检测(包括血清总IgE测定、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尤其是过敏原特异性IgE浓度测定在对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过敏性哮喘或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ELISA检测尿螨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粉螨特异性IgE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 IgE和粉螨特异性IgE在尿螨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 ELISA法对69例尿螨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螨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尿螨病患者血清总IgE及螨特异性IgE水平分别为89±22IU/ml、71±22IU/ml,而正常对照组血清总IgE及螨特异性IgE水平分别为35±27IU/ml、29±18IU/ml,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螨感染者的血清总IgE及螨特异性IgE水平分别为82±18IU/ml、95±24IU/ml、106±26IU/ml和 65±19IU/ml、78±24IU/ml、84±23IU/ml,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螨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粉螨特异性IgE水平均明显增高,其病变程度与血清总IgE和粉螨特异性IgE水平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29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4例可疑变应性鼻炎和16例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及鼻分泌物总IgE的检测结果,并与12例鼻部健康者进行了对照。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总IgE均值及升高例数显著高于可疑变应性鼻炎(P<0.01;P<0.05)和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P<0.01;P<0.05),其血清总IgE均值与可疑变应性鼻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P<0.05),其血清总IgE水平上升例数与可疑变应性鼻炎及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鼻分泌物总IgE检测对于不伴哮喘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价值远比血清总IgE为大,并建议若易分泌物总IgE大于3iu/ml,则考虑为鼻变态反应病。  相似文献   

11.
屠越坷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99-700,720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17岁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水平变化,以及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水平变化。方法对240例≤17岁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水平检测,将受检240例患者分为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和青春期4组,分别对过敏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宁波地区≤17岁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总阳性率及总IgE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4个年龄组血清总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4个年龄组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比较,只有户尘螨粉尘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4个年龄组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比较,牛奶、牛羊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4个年龄组中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食入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均〈0.01)。结论吸入性过敏原是引起≤17岁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和年龄有关,其余几种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及血清总IgE阳性率和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2.
张焕梅  吴志周  柯建良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412-1412,1427
目的探讨江门市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及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分布。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对162例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体外检测。结果 162例患者中154例总IgE阳性,男、女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特异性IgE阳性率最高的为屋尘,其次为动物毛发组合。结论过敏原总IgE血清体外检测阳性率高,常见过敏原的检出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诊治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5和总IgE水平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住院患者为CSU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所有入组对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5、IgE水平,比较两组血清IL-25、总IgE水平;根据荨麻疹活动评分(UAS)对CSU组患者严重程度和瘙痒情况进行划分,比较不同组患者的UAS血清IL-25、总IgE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IL-25、总IgE水平与CSU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瘙痒的关系。结果:CSU组患者血清IL-25、总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度CSU患者的血清IL-25、总IgE水平高于中、轻度CSU患者,而中度CSU患者又高于轻度患者(P<0.05);不同瘙痒程度患者的血清IL-25、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5、总IgE与CSU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671,P<0.001;r=0.8451,P<0.001),与瘙痒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疾病严重程度越高,CSU患者血清中IL-25、总IgE水平也越高,推测IL-25、总IgE可能在CSU的发病及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为防治慢性荨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3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含量。结果 3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总IgE阳性为293例(79.62%),其主要过敏原为吸入性的户尘螨(22.55%)、屋尘(13.32%),食物性的虾、贝、蟹(19.57%)和芒果(11.14%)。结论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中的总IgE及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无肾损害HSP组患儿26例,HSPN患儿共24例,另选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血清总IgE和ECP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①HSP急性期HSPN组的血清总IgE、ECP均分别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且无肾损害组的血清总IgE、ECP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HSP恢复期HSPN组的血清总IgE、ECP均分别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③HSP急性期血清ECP与血清IgE二者间呈明显正相关(r=0.68,P<0.05)。结论血清总IgE和ECP协同,均参与了过敏性紫癜及肾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HSP及HSPN病情进展程度的有效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0例10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10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率以尘螨为最高,其次为蟑螂和牛奶,且病患血清中总IgE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及总IgE酶免疫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0例皮肤划痕症患者进行了病理观察,并测定其血清总IgE含量,另选30名正常人作对照。测定结果表明,患者组的血清Ig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作者讨论了IgE增高在本病发病中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哮喘家系成员气道高反应性和血清总IgE的遗传方式。方法 收集哮喘遗传家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哮喘家系成员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总IgE,并取无哮喘家族史和无过敏家族史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并对哮喘家系成员进行气道高反应性(BHR)的测定,进行BHR和总IgE的遗传分析。结果 哮喘家系成员的BHR分布为双形态分布,在哮喘家系成员中BHR同时伴有总IgE超常的占BHR成员中总IgE的40%。结论 BHR可能是以单基因遗传控制为主;BHR与总IgE增高可能是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19.
石秀萍  张云  屈大坤 《安徽医学》2009,30(8):947-948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检测在婴幼儿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便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9例婴幼儿以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依喘息症状和(或)两肺哮鸣音有无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总IgE测定。结果甲组中血清总IgE升高14/27(50.18%),乙组3/22(13.6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gE升高可能与婴儿喘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β2-AR 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总IgE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等位基因扩增及EUSA方法,对93例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行β2-AR 2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及血清总IgE检测,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β2-AR基因27位点各基因型间的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谷氨酸/谷氨酸纯合子组的IgE水平最低(450.13±81.49 IU/mL),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组最高(587.20±124.71 IU/mL),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IgE升高组和IgE正常组在谷氨酸/谷氮酸纯合子与非谷氨酸/谷氨酸型间比较P<0.05.结论 β2-AR 2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血清总IgE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