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7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3例,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组11例,只采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的化疗方案相同。结果:观察组疼痛总缓解率91.0%,对照组有效率63.6%,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无差别。结论: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骨转移,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3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功能状态以及骨病灶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杜宜华 《医疗装备》2014,(9):116-117
目的:探讨对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及骨转移状况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肺癌伴骨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姑息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两组都积极实施心理指导、用药护理、疼痛护理。结果:实验组26例有效,14例无效,有效率约为65%,对照组16例有效,24例无效,有效率为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骨转移的癌痛患者接受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后,具有良好的缓解癌痛效果,减少了病理性骨折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45 mg/次,连用2d,d3开始应用化疗.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45 mg/次,连用2d.全组均每4周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前均需采用口服或肌注镇痛药.结果 105例患者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后,两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6.19%;其中治疗组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8.18%,对照组帕米膦酸二钠对骨痛治疗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4.00% (P>0.05).全组患者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后活动能力变化总有效率为64.76% (68/105);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P>0.05).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能有效地缓解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改善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帕米膦酸二钠联用化疗后不能继续提高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和活动功能;对于不能耐受化疗或已放弃化疗的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患者的姑息镇痛治疗,也可单独应用帕米膦酸二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贾艳姝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43+145-143,145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例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院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其中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加以唑来膦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血钙下降、病灶控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疼痛总缓解21例(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56.52%),对比两组疼痛总缓解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止痛效果、血钙下降情况、病灶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单用化疗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方法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mg,每4周重复。治疗17例具有疼痛的骨转移患者。结果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患者,总有效率为76.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安全性高,临床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7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0)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n=38)采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2组均单次给药后观察10d。结果:2组止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方法 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 mg,每4周重复.治疗17例具有疼痛的骨转移患者.结果 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患者,总有效率为76.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安全性高,临床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赵晓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79-1180
[目的]对比分析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9年,86例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每组43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作用效果。[结果]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和活动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止痛起效时间和止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在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具有相似的效果,但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具有简单、方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骨转移癌患者分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和单纯放疗组。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第1天应用唑来膦酸4mg静滴,每4周重复,不少于4次,第2天开始行局部放疗,放疗剂量,常规分割DT40~50Gy/20~25次/4~5周;大分割DT30Gy/10次/2周;单纯放疗组行单纯局部放疗,观察两组止痛疗效及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止痛效果和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可提高疼痛缓解率及活动能力,不明显增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4 mg/次,每4周1次,连用4次.结果 经过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后,疼痛级别明显下降,临床总有效率82.6%(19/23);用药后7 d内起效14例,7~14d起效5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唑来磷酸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对我院随机抽取的52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同时使用唑来磷酸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止痛方面的有效率分别是53.8%和80.8%,使用唑来磷酸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一过性的骨肌肉酸痛和发热的现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很低的[1].结论 运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反应的症状也比较轻,患者可以忍受,这种治疗方法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骨转移癌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病灶,并行骨扫描(ECT)检查,设对照组46例,予单纯放疗或药物治疗。结果56例观察组患者中,疼痛减轻者总有效率94.6%,经ECT检查影像示有效58.9%,对照组止痛总有效73.9%,影像示有效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Z(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的止痛疗效显著,并可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谢伟国  江莲  侯听珩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50-2351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确诊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为唑来磷酸联合化疗组,B组单用唑来磷酸组。结果A、B2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67%、80.00%。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A组)、单纯放疗组(B组)、单纯唑来膦酸组(C组),观察比较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开始后1个月和3个月时,A、B、C三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2.6%、88%、66.7%和88.9%、76%、54.2%,A组与B组比较有效率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时,A、B、C三组影像学检查骨转移灶有效率分别为66.67%、56.00%、25.00%,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唑来膦酸的患者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关节肌肉酸痛、一过性低钙血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及放射毒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安全、有效,止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唑来膦酸治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52例,随机分组。氯甲膦酸二钠(固令)组26例:300mg静注,每日1次,连用5日,继而口服固令胶囊800mg,1日2次,连用15日。唑来膦酸组26例:4mg,静滴,一次使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4周后可重复使用。结果控制骨痛有效率,固令组61.54%,唑来膦酸组80.77%,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能力固令组有效率为42.30%,唑来膦酸组69.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唑来膦酸组有效率中显效病例占有较高的比例;两组中血钙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改善活动能力,降低血钙含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治疗发生骨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45例发生骨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分别接受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组,78例)和伊班膦酸(伊班膦酸组,67例)治疗.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无骨相关事件(SRE)率及总生存率,观察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唑来膦酸组和伊班膦酸组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2 /78)和88.06% (5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治疗后6、12个月,唑来膦酸组无SRE率分别为72.4%、40.7%,总生存率分别为81.2%、67.3%,伊班膦酸组分别为66.9%、32.6%和86.1%、6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损害、全身酸痛及寒战、恶心呕吐、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在延迟SRE发生及延长总生存时间方面与伊班膦酸相似,在不良反应及疼痛控制方面两者相当.  相似文献   

18.
骨转移常见于肺癌、乳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恶性肿瘤晚期,实体癌晚期有20%~70%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癌常见症状是顽固性骨痛,是引起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其骨性痛剧烈而持久,使患者感到无法忍受,服用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三阶梯镇痛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易成瘾。局部放疗对单发性骨转移止痛效率为70%,但对多发性骨转移则难以实施。全身性化疗对骨转移癌痛有一定疗效,但毒副反应较大。因此,骨转移癌痛目前在治疗上缺少有效的方法,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2009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中药熏蒸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和钴60放射治疗34例溶骨性破坏骨转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及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43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单纯采用89 SrCl2治疗组21例,89 SrCl2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组22例.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疗效、转移病灶疗效、生活质量的情况及血液毒性反应.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单纯89SrCl2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71.4% (15/21),病灶治疗有效率为33.3% (7/21),全身状况KPS评分提高率57.1%(12/21):89SrCl2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5.5% (21/22),病灶治疗有效率为54.5% (12/22),全身状况KPS评分提高率86.4% (19/22).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项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毒性反应分别为19.0%和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对转移性骨肿瘤有明显疗效,不良反应小,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89 SrCl2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均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化疗并序贯化放疗方案治疗。按照WHO的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39例可评价疗效:19例(48.72%)部分缓解、13例(33.33%)病情稳定和7例(17.95%)疾病进展。生存期为3.7—2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其次为消化道症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之一,患者可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