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中治疗前有内科合并症的46例积极治疗其并发症;手术治疗75例,保守治疗5例。结果75例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麻醉、手术期;术后并发症:精神障碍8倒,肺部感染2例,肺栓塞1例,深静脉血栓2例,死于肺栓塞1例;79例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8d。5例给予惠肢皮牵引的保守治疗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或褥疮,出院后1年内均死于相关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能耐受手术的应及早行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正确地处理并发症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岩 《现代保健》2010,(33):21-22
目的 总结与探讨上颈椎损伤的分型以及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32例创伤性上颈椎损伤患者,根据其损伤机制、影像学表现、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获随访,骨折均愈合或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未发生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损伤.结论 对于不同的上颈椎损伤,应该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性肝包虫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愈的24例复杂性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内囊摘除+残腔封闭2例、内囊摘除+残腔外引流4例、内囊摘除+纤维囊壁部分切除+残腔封闭7例、内囊摘除+纤维囊壁部分切除+残腔外引流8例、包含囊肿的不典型肝切除3例。结果 24例患者术中无过敏反应发生,术后并发胆瘘11例,均自愈。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手术治愈率为100.0%。结论 早期的诊断、完善的术前检查、周全的手术设计和对并发症的正确评估是改善复杂性肝包虫病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先天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0例儿童先天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回访结果。结果:6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1-5年均恢复良好,没有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儿童先天性脑积水,尽早进行手术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柳清文 《现代保健》2012,(31):121-122
目的:探讨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17例患者选择右半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吻合,7例患者选择横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吻合,23例患者选择左半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吻合,10例患者选择左半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造瘘以及二期吻合。结果:5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89.68±18.67)min;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172.68±12.75)ml;术后平均禁食时间为3~9d,平均(5.27±1.13)d;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为4~6d,平均(4.76±0.37)d;术后拆线时间为8~12d,平均(9.76±1.37)d。术后共有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6例患者为切口感染,3例患者为肺部感染,2例患者为吻合口瘘,1例患者为腹腔感染。结论:根据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可以取得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胆囊炎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最佳的治疗方式,为基层医院外科医生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65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50例,择期手术42例,急症手术18例,均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式,其中单纯胆囊切出术42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12例,胆囊造瘘6例。结果本组治愈44例(88%),好转5例(10%),死亡1例(2%),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14%)。结论老年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情复杂,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君 《现代保健》2012,(28):104-10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2012年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等探讨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无一例因手术死亡,其中63例患者达到治愈,治愈率为96.92%,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等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者218例。根据患者患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随访2-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均明确为内膜息肉。手术方式:单纯息肉切除89例,息肉切除+浅层内膜切除29例,息肉切除+内膜切除73例,息肉切除+内膜剥除27例。158例月经紊乱者术后99例月经血量较术前减少,43例转为点滴状出血,16例导致闭经。48例术前轻、中度贫血患者,术后1-3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重度贫血者同期转为轻度。17例痛经患者术后6例症状消失,9例缓解,2例无改善。10例不孕症患者术后3例妊娠。27例绝经后手术者均未再异常出血。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手术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病理类型、年龄和生育等个体需求加以调整,只有采用合适的方案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接受肝包虫病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81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9例,感染率为8.66%,其中切口感染23例,腹腔感染28例,切口+腹腔感染6例,膈下感染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49%,革兰阳性菌占34.92%。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7.46%、9.53%和7.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有肝包虫病手术史、术后胆漏、引流管留置时间≥ 15 d、手术时间≥ 250 min是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围手术期及术后积极控制血糖、尽可能避免肝包虫病复发从而减少肝包虫病手术史,积极预防术后胆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在预防肝包虫病手术部位感染中可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子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很重要。本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宫颈癌患者5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用于老年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并找到适合老年人的手术方式。方法: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对收治的100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分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各50例,手术后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更好的治疗患者,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分布以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4-06~2016-09本院妇科科收治的277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对这2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围术期并发症处理方式、麻醉方式。结果:本次277例患者中,有158例患者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占57.03%,有119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肿瘤,占42.97%;在手术前,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有172例,占62.09%;在277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其余24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在术后,有120例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现象,有27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存在患者死亡现象。结论: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妥善处理之后,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于泓  曲巍  姚树生 《药物与人》2014,(5):241-242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随访,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达到96.67%。术后2个月所有的患者均可以正常的进行行走,其中有54例患者可以工作、劳动。术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在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韦显高  李北松 《现代保健》2013,(19):133-135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用传统的三角巾悬吊及牵引等保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优良率为88.2%,同时仅发生愈合畸形1例,并发症发生率2.9%;对照组优良率79.4%,同时发生有创伤性关节炎及愈合畸形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11.8%,两组患者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胛骨骨折,通过CT三维重建进行早期诊断,并合理确定手术入路、把握手术适应证、科学选择内固定材料后,与传统保守治疗比较更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以及尽快促使骨折恢复,同时也更能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及愈合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莉 《现代保健》2013,(20):29-30
目的:探讨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患有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178例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在初发时就诊,并都进行手术治疗,且在手术前都没有进行过化疗、放疗以及激素等方式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手术的方式分为3种,一为全子宫切除术,二为次广泛或者广泛性的子宫切除术,三为施行一或二,并且在同期施行盆腔淋巴结的切除术。然后比较各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总结出最佳的手术方式。结果:对于Ia期的患者行术式1、术式2、术式3在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Ⅰb期的患者,术式2、术式3和术式1相比,在5年生存率上明显要高,而术式2和术式3间比较无差异,对于Ⅰc期和Ⅱ期的患者,术式3的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都最高。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应根据临床的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亚华 《现代养生》2014,(16):92-9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在基层医院中的相关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均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其中有22名患者为急性手术,另外18例为择期手术,手术类型均选择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有3名患者同时实施胆囊探查术;有39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7.5%,另外1名患者好转,占总数的2.5%,有5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和1例电解质紊乱,有1例为择期手术,4例为急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体质状况、病理特点,综合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以便为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观察期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效果来看,总有效率为91.94%。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5.43±58.6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8.7±2.5)d。术后并发症占比19.35%,所有并发症患者在经术后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做好相应处理,才能起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给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妇科行内镜手术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开展内镜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手术治疗,无患者中转开腹治疗,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0,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妇科内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较低,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玉芬 《现代保健》2014,(28):130-133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6例,占14.8%,92例有临床症状,占85.2%,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郑永强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43-6243
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患者使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4月我院阑尾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I组使用保守治疗,II组患者使用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I组与 II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中,以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更多,住院时间长,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有其各自的优势,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