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增加,其发病率年龄也相应提前,年轻人的心肌梗死已不罕见.本文报告17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将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研究分析中青年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木文对我院收治的48例45岁以下和同一时期的108例60岁以上AMI患者进行了对比分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7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炎性指标,并与42例中青年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男性患病率高,急性起病多,首发肩、膝大关节者较多(48.7%),其关节疼痛数、关节畸形数、关节晨僵时间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明显重于中青年组,老年组血沉(ESR)高于中青年组(P〈0.05),类风湿因子(RF)检出率低,C-反应蛋白(CRP)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无统计学意义,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病变、骨关节炎的患者明显增多。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多见,其发病形式、关节受累严重程度、并发疾病与中青年患者显著不同,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致病原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中青年病例的危险因素、临床及生化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并与同期住院的129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中青年吸烟、酗酒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冠脉造影示中青年组单支病变组居多,老年组以多支病变为主(P〈O.01)。两组患者溶栓组并发症多于PCI组(P〈0.01)。中青年组预后好于老年组。中青年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老年人不同,防治重心不同。PCI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中青年有危险因素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42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霞 《中国保健》2006,14(18):64-6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降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70岁以上患者有71.4%发病时无典型的心绞痛.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症状隐匿多样、多种心脏病并存等特点,易误诊,临床医生对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347-348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方法结合109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因、诱因、治疗内容建立整体护理计划,包括抢救护理及监测、溶栓治疗的监护、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及大小便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用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109例患者中,痊愈66例,好转39例,总有效率96.33%,死亡4例,占3.67%。结论通过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的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苏渊红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49-6250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该类病的诊断评价。方法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性回顾,选择两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 cTnI)阳性率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等作为诊断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的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结果与急性心梗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电图检查在这类患者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认知应在临床诊断中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5岁以上AMI患者31例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65岁以上AMI患者起病时多无典型的心绞痛。结论65岁以上老年人的AMI起病常不典型,因此,对老年人AMI要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漏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改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不接受音乐治疗,实验组接受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自我护理、社会功能、行走及肢体运动能力、语言交流等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改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9,(3):421-42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5年3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游离璧破裂及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定位,将75例入选患者分为游离璧破裂组10例、室间隔心尖段穿孔组40例、室间隔其它部位穿孔组(包括后室间隔基底段、室间隔中下段等部位) 25例。比较3组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住院相关检验、检查结果、住院用药、冠脉造影、手术治疗、预后转归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女性)、糖尿病、吸烟、AMI起病至诊断心脏破裂时间等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MI合并高血压患者,3组间比较有差别,室间隔心尖段穿孔组合并高血压比例高(P=0. 007)。3组患者间在下璧心梗、前壁心梗、右室心梗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为前降支比例最高,组间比较无差别(P> 0. 05)。游离璧破裂组波立维、阿司匹林使用率高于其它2组(P <0. 05)。3组间康复出院患者中,室间隔心尖段穿孔患者比例最高(4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0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更易出现室间隔心尖段穿孔,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达标,改善心室重构。游离璧破裂患者病死率极高,阿司匹林、波立维的使用,在游离璧破裂组中使用率最高,考虑与患者疾病本身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王宝忠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99-1199
脑梗塞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的患病人群是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高,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且青年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高.脑梗塞相对于心肌梗塞,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现已经成为国内患者三大死亡的原因之一.对脑梗塞要做到早期检查、早预防,一旦发生要给予及时地急救治疗.2009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了135例脑梗塞患者,经过相关的诊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尹行善 《现代保健》2012,(9):137-138
目的:了解青壮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6例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青壮年AMI以男性多见(本组资料100%为男性),危险因素中以吸烟最为重要(81.3%),其次为长期大量饮酒,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和高血压病。结论:对青壮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应强调早期去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兰 《中国卫生产业》2013,(34):114-115
目的对非sT段抬商l生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6月一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各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定义为甲组和乙组,对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乙组患者胸痛、吸烟史、心律失常比例较甲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而乙组患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心绞痛人数则较甲组发生明显减少(P〈0.05);乙组患者cK—MB、cTnT水平均较甲组患者高(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于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齐焕然 《现代保健》2010,(12):40-4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降低误诊率,改善预后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治愈好转75例(73.5%),死亡27例(26.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对老年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止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冠心病发病趋向年轻化,且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升高,而同期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率则在逐步下降。研究表明,90%以上的心源性猝死多发生于中青年,目前中青年猝死率是10年前的1~2倍。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70%发生在40岁以下的健康男性。因此,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危险人群的健康指导极为重要。我科于2006年2月至2008年6月对35~55岁的就诊患者在健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健康指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收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与梗死部位、病变血管、治疗措施、预后有直接关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存在猝死风险,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痛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5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男性<60岁,女性<65岁)65例,老年组(男性≥60岁,女性≥65岁)10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吸烟饮酒情况,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情况;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行冠脉造影检查,记录冠脉病变数量、罪犯血管(前降支、右冠脉、回旋支、左主干)及弥漫性病变情况。结果 中青年组吸烟史、饮酒史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比例、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中青年组单支病变、回旋支和左主干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多支病变、前降支病变、弥漫性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8.
肖谋东 《现代保健》2011,(18):51-52
目的探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发AMI患者与48例单纯AMI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在室性早搏及传导阻滞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较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均P〈0.05;在并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P〈0.05;两组患者在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突发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时,应高度重视伴发AMI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68例诊断为AMI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总结临床治疗中给予的护理措施,分析患者临床结局以及预后结局。结果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5.58%,病死率为1.47%,Killip分级1级达标率为91.18%。随访1年后,患者全因死亡率为4.41%、再入院率为17.65%。结论 AMI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给予合理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胃癌不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新收治的3 009例胃癌患者资料,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结果]老年组患者1 835例(60.98%),中青年组患者1 174例(39.01%);胃癌患者男女比例为1:0.28,老年组中男性比例79.3%高于中青年中男性比例75.2%(X2=7.066,P=0.008);胃癌患者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比例为13.8:4.5:1,老年组中民族构成比与中青年中民族构成比分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9,P=0.992);病变在胃体者占49.4%.其次为胃窦胃角占23.6%,贲门(食管胃交接处)胃底占13.4%,涉及多部位者占12.5%,残胃者占1.2%;病理类型构成比大小顺序为低分化腺癌45.7%、中分化腺癌31.4%、黏液腺癌12.9%、高分化腺癌8.5%、印戒细胞癌1.6%.[结论]老年组胃癌与中青年组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在临床上应采取相适应的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