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集门诊或住院曾出现晕针或对针灸有强烈的恐惧感的颈性眩晕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梅花针在双侧内关、足三里、太冲穴上叩刺,然后沿着督脉、双侧足少阳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叩刺,均以局部鲜红渗血为度,叩刺后立即在颈项部加拔火罐治疗。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确实是晕针或对针灸有强烈的恐惧感的颈性眩晕患者的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刺络拔罐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眩晕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眩晕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刺络联合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血清中D-二聚体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0.05),血清中D-二聚体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可有效改善颈源性眩晕临床症状,调节局部炎性反应,降低眩晕患者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肌注或静点。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叩刺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应用针刺结合叩刺拔罐疗法,对照组40例应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2%,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针刺结合叩刺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针刺加叩刺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加叩刺拔罐方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55例臀上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加叩刺拔罐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程更短。结论针刺加叩刺拔罐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疗效比单纯针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拔罐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源性眩晕患者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拔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放血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63%,治疗组有效率为97.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与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拔罐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吴鑫  董学涛 《陕西中医》2014,(3):356-357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采用刺络拔罐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与中医症候积分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叩刺拔罐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带状疱疹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叩刺拔罐配合激光照射,对照组采用激光照射治疗。治疗7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叩刺拔罐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激光照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穴位透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头针配合穴位透刺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76.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配合穴位透刺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眩晕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梅花针加拔罐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患处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91.7%,对照组分别为17.8%和5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加拔罐是治疗扁平疣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吕丽 《光明中医》2016,(10):1439-1440
目的探讨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36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针刺治疗和拔罐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配合拔罐疗法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改善了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症状,但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针刺治疗和拔罐疗法的综合疗法更有益于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面瘫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厉卫红 《中国针灸》2005,25(11):765-767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拔罐在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急性期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除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治疗组采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颈项部酸痛处梅花针叩刺拔罐后TDP照射局部,对照组则只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采用TDP照射.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后两组均采用患侧针刺治疗,疗程相同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2%,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患侧梅花针叩刺拔罐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痊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梅花针局部叩刺配合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病例诊断、纳入标准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在病变局部以梅花针叩刺至发红或出血,之后拔罐,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9例,占82.98%;显效5例,占5.15%;有效0例,占0.00%;无效3例,占6.38%;总有效率为93.62%。结论:梅花针局部叩刺配合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多针透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针透剌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多针透剌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透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是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配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针灸组采用夹脊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选取病变节段的夹脊穴,温针灸20~30 min,然后用梅花针于针刺穴位周围皮肤叩刺,每个部位叩刺3 min,每日1次,7次一疗程,休息1 d,继续下一疗程。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以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牵引时取坐位,颈前屈15°~30°,牵引力为体质量的10%~20%,每次20-30 min,每日1次。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灸组临床治愈率为49.3%(37/75),总有效率为94.7%(71/7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4.0%(18/75),总有效率为81.3%(61/75),针灸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针灸组1个疗程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患者6个月后随访比较,针灸组疗效更为稳定(P〈0.05)。结论:夹脊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围刺法配合梅花针及火罐治疗蛇串疮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围刺法配合梅花针及火罐疗法,对照组30例口服龙胆泻肝汤。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刺法配合梅花针及火罐治疗蛇串疮起效快,疗效好,不遗留后遗神经痛,此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梅花针叩刺为主治疗创伤后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地震后创伤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局部拔罐合穴位注射及悬灸治疗:B组30例,采用曲咪新乳膏局部外擦治疗:C组29例,同时采用A组和B组的治疗。结果治疗30d后,A组总有效率为86.7%,B组总有效率为66.7%,C组总有效率为8g.7%,A组与C组疗效均优于B组(P〈0.05),A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加局部拔罐合穴位注射及悬灸治疗创伤后湿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胆囊术后综合征辨证论治。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亏虚资生丸主之,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化裁,肝胃不和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法,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络失养方选一贯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