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丽萍 《中外医疗》2013,(35):113-1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和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住院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每次剂量为20万U静脉滴注,2次/d,连续应用10 d.测定血乳酸水平改变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治愈13例(治愈率为50.0%)、有效11例(有效率为42.3%)、无2效例(无效率为7.7%);对照组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治愈7例(治愈率为26.9%)、有效12例(有效率为46.1%)、无效7例(无效率为17.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维生素C组,维生素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于500ml 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滴,1次/次,连用7天。常规治疗组每日补充人体正常需要量1g维生素C。另取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7天后,维生素C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维生素C能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对SAP可能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 46例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 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整个疗程中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较对照组快 (P <0 .0 5 ) ,血、尿淀粉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P<0 .0 5 )。治疗组出现急性肾衰和胸水的比率也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疗效 ,且可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监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意义?方法:4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轻型急性胰腺炎(MAP)24例和SAP 20例]在入院后1?3?5?14 d动态检测APACHEⅡ评分?CT严重度指数(CTSI)?血清淀粉酶(AM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血钙?DD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5 d?发病后1?3个月回访的DD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AP组和SAP组在入院后1?3?5?14 d动态检测APACHEⅡ评分?CTSI?HsCRP和血清DD水平在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 < 0.05);患者血清DD与APACHE评分?CTSI?血HsCRP与呈正相关(P < 0.05);而血糖?血钙水平仅在SAP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入院后5 d两组DD水平同发病后1?3个月回访时相比均显著升高(P < 0.05),且SAP组较MAP组更为明显(P < 0.05)?结论:血清DD检测可作为SAP诊断?病情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的影响及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将78例SAP患者分成乌司他丁治疗组及非乌司他丁治疗组;在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检测其血清中TNF—α、IL-6水平。结果SAP患者TNF—α、IL-6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7d后两组SAP患者TNF—α、IL-6均降低(P〈0.05),但乌司他丁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SAP患者前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动脉血乳酸和预后的影响.方法: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进行一般治疗,B组(26例)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乳酸平均水平和30天内死亡率.结果:A组患者住院期间动脉血乳酸平均水平和死亡率均高于B组.结论:加用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给予乌司他丁30万U,静滴,每天1次,连用1周,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腹痛/腹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预后(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淀粉酶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预后好,死亡率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淀粉酶、hs-CRP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考虑可能通过降低hs-CRP而发挥作用,且能明显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S发生率的情况。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14天D-乳酸水平、L/M值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及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6.02±1.01)μg/L vs(8.86±0.75)μg/L、(3.77±0.82)μg/L vs(7.20±0.91)μg/L](P〈0.01);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尿L/M值水平明显降低(0.048 0 vs 0.071 3)(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RDS及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17.2%vs 50.0%、0 vs 25.0%)(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10.3%vs 32.1%)(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肺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方法: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胸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胸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改善。结论: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前列地尔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治疗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及前列地尔对AP患者的治疗.方法 将65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治疗前及7d后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前列地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前列地尔可通过改善微循环状态对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IL-6、TNF-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II)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存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1%(36/39)比71.79%(28/39)](P<0.05)。观察组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4.32±2.03)ng/L比(48.14±3.53)ng/L,(19.43±2.04)ng/L比(28.33±2.8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05±0.87)分比(8.97±0.96)分](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7.44%(38/39)比94.87%(37/39)](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血淀粉酶阳性比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治疗,有助于体征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9例,予以常规治疗+乌司他丁)和常规组(29例,予以常规治疗),同时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第1、3、5、7、14天采集静脉血,对照组仅采血1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14的表达,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TNF-α、IL-6的浓度,并分析与TLR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入院第1天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明显增高(P<0.01),两组在入院后第3、5天TLR4表达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与常规组相比,入院第1天治疗前,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入院后第3、5、7天乌司他丁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血浆TNF-a、IL-6浓度的变化与TLR4变化一致.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明显增高,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拮抗和抑制作用与其抑制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银翘散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禁食、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治疗,试验组给予乌司他丁、银翘散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来评价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具体包括临床疗效、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发热通气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和银翘散联合治疗,有助于临床不良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血淀粉酶阳性比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治疗,有助于体征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从而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抗纤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急性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密切相关,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预后监测及疗效追踪的一项有用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SAP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6mg/d,连续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及其恢复时间,测定D-二聚体含量,评定总有效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与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SAP早期,采取以包括奥曲肽在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快,血、尿淀粉酶恢复快,病程缩短,可显著降低凝血与纤溶指标D-二聚体的水平,是早期治疗SAP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Balthazar CT分级、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联合诊断对SAP早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7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48 h腹部CT检查结果。应用Balthazar CT分级、MCTSI评分和D-二聚体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三者判断SAP预后的价值。 结果 Balthazar CT分级的AUC值为0.722(95%CI:0.560-0.884),MCTSI的AUC值为0.694(95%CI:0.515-0.872),D-二聚体的AUC值为0.760(95%CI:0.616-0.905),三者均可预测SAP死亡的发生。D-二聚体与CT评价系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T分级高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CT分级低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SI评分高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MCTSI评分低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应用CT评价系统联合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乌司他丁针剂40万u/次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72h、120h采外周血检测TNF—a、IL-6、IL-8、IL-10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2h及120h、对照组治疗后120h血清TNF—a、IL-6、IL-8均明显下降,IL-10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2h、120h血清TNF—a、IL-6、IL-8均明显下降,IL-10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0hAPACHEⅡ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TNF-a、IL-6、IL-8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0.
重症胰腺炎是指胰腺炎发生出血,坏死同时伴有脏器功能衰竭和中毒性休克的重症,临床较常见,对我院自2000年-2006年6月间收治的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乌司他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