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东菱迪芙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方法:将120例腔梗患者随机分为东菱迪芙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细胞营养药和常规药物,而东菱迪芙组在第1,第3,第5,第7天加用东菱迪芙治疗;同时设有急性脑梗塞(ACI)组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结果:治疗前腔梗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急性脑梗塞患者(P〈0.05);东菱迪芙治疗后第7天,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FIB明显降低(P〈0.05);第14天,D-二聚体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东菱迪芙使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纤溶活性增强,凝血活性相对减弱,促进微血栓溶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维生素C组,维生素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于500ml 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滴,1次/次,连用7天。常规治疗组每日补充人体正常需要量1g维生素C。另取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7天后,维生素C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维生素C能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对SAP可能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SAP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6mg/d,连续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及其恢复时间,测定D-二聚体含量,评定总有效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与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SAP早期,采取以包括奥曲肽在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快,血、尿淀粉酶恢复快,病程缩短,可显著降低凝血与纤溶指标D-二聚体的水平,是早期治疗SAP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评估其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32例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观察组)人院第1、10、20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人院第1天及治疗第10、20天,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全结肠病变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病变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病变范围较广的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病变范围较少的病人。  相似文献   

5.
3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永  张素红  王广 《重庆医学》2006,35(14):1307-130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渗滤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测定发病24h内降纤治疗前,入院第3天降纤治疗后,入院第7天D-二聚体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第1天降纤治疗前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3天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第1天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7天D-二聚体含量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可以作为确定有无新发梗死,疗效评价以及估计预后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董为民 《广西医学》2014,(3):294-29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 AP )患者血液 D-二聚体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其中44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63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12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P组、M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S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107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对AP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发病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11月在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DVT患者34例,其中急性期(病程≤14d)的患者14例(急性组),亚急性期(病程15~28d)的患者10例(亚急性组),慢性期(病程≥28d)的患者10例(慢性组);同时选取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经相同抗凝活血等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浆LPA及D-二聚体。结果 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浆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14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LPA值和D-二聚体值随着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浆LPA、D-二聚体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早期的分子标志物,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 AT-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癌患者73例(观察组),健康志愿者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FIB、D-二聚体及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5);Ⅲ、Ⅳ期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而Ⅲ、Ⅳ期患者AT-Ⅲ水平低于Ⅰ、Ⅱ期(P<0.05)。结论检测FIB、D-二聚体以及AT-Ⅲ的水平可作为肺癌进展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血瘀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解痉、化痰、平喘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舌质唇面爪甲紫暗、脉象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疗效好,可改善血瘀型AECOPD患者舌质、唇面爪甲紫暗、脉象等血瘀体征,降低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凝血]因子I、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5例,入选病人随机单盲分为普伐他汀组69例,常规治疗组66例,另外随机选择5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血凝仪法测定[凝血]因子I含量;胶体金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普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前3者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普伐他汀组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较前明显升高,[凝血]因子I、D-二聚体水平较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伐他汀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心肌供血,抑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与纤溶功能的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0年1月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一时期内来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66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就诊人员的临床资料。针对132例,均进行相关检查,确定外周血小板的数量与体积、血浆D-二聚体含量、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发病的第1天与第3天,其外周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第7天二者恢复正常。脑出血患者在发病的第3天与第7天,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病后,外周血小板的体积均表现出明显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会表现出凝血功能的减弱与纤溶活性的增强,因而,治疗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外周血小板的数量与体积、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确保积极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乳腺癌患者92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85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HER2、Ki-67和P53的表达;随访8个月,观察患者生存情况。分析根据不同指标分组的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随访期间生存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死亡者(P<0.05);不同ER、PR、HER2、Ki-67和P53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指标,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而与激素受体等免疫组化指标无关。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了7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 化疗前未发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48.7%,化疗前发现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28.2%,化疗后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4.7%,化疗后疗效为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78.6%,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急诊病房脓毒症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1例),UTI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000U静注,q8h×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ALT、Cr)、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CRP、WBC、ALT、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UTI组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UTI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可以有效阻断MODS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确诊的肺癌患者90例(肺癌组),健康志愿者9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人P-选择素和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采用ACLTOP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全套指标,其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lrr)、纤维蛋白原(FIB)的血浆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抗凝血酶Ⅲ(AT-Ⅲ)的测定采用底物发光法。结果肺癌组血浆vWF、P-选择素、TAT、D-二聚体、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T-Ⅲ、AFF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而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vwF、P-选择素、TAT、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胛及APTr均较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明显缩短(P〈0.05),且Ⅳ期肺癌患者的AT-Ⅲ活性也较Ⅲ期及I+Ⅱ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且AT—Ⅲ、vWF、D-二聚体、FIB、TAT、P-选择素以及APTT是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的可靠标志物,其中以vWF、TAT、P-选择素以及D-二聚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62例 SAP 患者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内毒素、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 0.05);观察组入住 ICU 时间、14d APACHEII 评分、14d Binder 评分、中转手术率及28d 病死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5);二组治疗后IgG 及 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二组治疗后内毒素、TNF -α、IL -6及 CRP 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IL -10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治疗后淀粉酶及 LDH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二组治疗后淀粉酶、LDH 及 ALB 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治疗后 TT 、PT 、APTT 、D -二聚体及 FIB 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后1d(P< 0.05),治疗后 PLT 水平显著大于治疗后1d (P< 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 SAP 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改善胰腺的微循环以及纠正高凝状态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的影响及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将78例SAP患者分成乌司他丁治疗组及非乌司他丁治疗组;在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检测其血清中TNF—α、IL-6水平。结果SAP患者TNF—α、IL-6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7d后两组SAP患者TNF—α、IL-6均降低(P〈0.05),但乌司他丁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SAP患者前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结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高征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确认为重度妊高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硫酸镁治疗30例( A组),硫酸镁加LMWH 治疗30例( B组);检测各组产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测量产后或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B组治疗前后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治疗前后血浆D -二聚体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传统的硫酸镁治疗对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不大,LMWH 结合硫酸镁可显著降低D-二聚体水平及纤维蛋白原且并不增加产后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随机将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常规综合治疗同时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每天3次,静脉泵入,连用7d;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两组均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记录入住ICU第1、4、7天的全身炎性反应评分、血小板计数、每日胰岛素的用量及7d胰岛素的总用量,同时监测入住ICU第1、4、7天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应用乌司他丁组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及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明显的增高和下降趋势。结论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加用乌司他丁有着较为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MHVR)后不同强度抗凝治疗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85例MHVR术后出院至少2个月以上的患者,行凝血功能四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D-二聚体检测,并根据INR水平分为三组,其中30例A组患者INR〈1.5,37例B组患者INR为1.5~2.5,18例C组患者INR〉2.5,分别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功能四项水平及D-二聚体阳性情况。结果A组PI、R、APTT水平最低,FIB、TT水平最高,C组患者PrR、APIT水平最高,FIB、TT水平最低,B组居中,三组患者组间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为30.00%,B组为8.11%,C组为5.56%,A组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2例(6.66%)发生血栓,1例(3.33%)出血;B组1例(2.7%)发生出血;C组1例(5.56%)发生下肢栓塞,2例(11.11%)发生出血,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在MHVR抗凝状态检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血浆水平对血栓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尤其对于低强度抗凝治疗者,对于D-二聚体水平升高而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者也需注意监测,以防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