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克隆并测定了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病毒 (CCHFV)中国分离株 (新疆出血热病毒 ,XHFV)BA8816 6株核蛋白 (NP)基因的序列并实现其在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临床诊断的应用。方法 病毒RNA经RT PCR扩增出完整的NP基因。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并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ET32a ,使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 2 1中高效表达。将融合蛋白经初步纯化后包被ELISA板用于抗体检测。结果 XHFVBA8816 6株NP基因序列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XHFV的NP基因和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 ,在进化树上形成独立的分支。BA8816 6株NP基因编码 4 82个氨基酸的核蛋白 ,推测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5 4× 10 3。在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印迹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所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疫区人和动物血清的结果与IFA一致 ,并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符合率。结论 BA8816 6株与其它XHFVBA6 6 0 19、BA84 0 2的NP基因在进化上关系密切 ,综合M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 ,人源分离株BA8816 6可能是来自蜱的BA84 0 2变异株。表达于细菌中的核蛋白可作为安全的诊断性抗原用于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特异、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研究状况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在中国称新疆出血热)因感染CCHF病毒引起,是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4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之一。CCHF病毒经蜱传播,是自然界中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在蜱→非人类脊椎动物→蜱之间循环的地方性动物传染病。人被带病毒蜱叮咬、接触感染动物内脏和皮毛、密切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本病。临床表现除具有一般病毒性出血热的基本特点外,以消化道出血、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有关CCHF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机理及其基因结构和遗传变异的研究,使本病的病原特点、传播和流行分布得到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地区蜱传虫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在新疆南部地区的23个采集地36个采集点,采集蜱标本5045只,分别建立蜱标本cDNA文库,用PCR方法检测标本可能携带的病毒。结果黄病毒属引物、加利福尼亚血清组病毒引物对34份cDNA文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内罗毕病毒属引物和新疆出血热病毒巢式引物在巴楚县蜱标本中检测到新疆出血热(XHF)病毒核酸序列,对检测到的XHF病毒L和S片段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论对新疆南部地区5045只蜱进行四种六对引物的PCR检测,未检出黄病毒属和加利福尼亚血清组病毒核酸序列,获得新疆出血热病毒L和S片段的核酸序列,研究了其分子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4.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是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引起的以发热,出血为典型特征的病死率极高的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我国发生的CCHF称为新疆出血热(XHF)。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诊断、抗体检测及抗病毒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天山黑客——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是分节段单负链RNA虫媒病毒。该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为典型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疾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病死率高达67%。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M基因的特征,对新疆地区4侏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分离株亚东璃眼蜱的部分M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方法 从感染CCHF病毒的鼠脑中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测定CCHF病毒的部分M片段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登录的部分CCHF病毒M基因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和种系进化分析。结果 经测序得到了4株病毒的3962~4385nt位点的424bp核苷酸序列(位点依据IbAr10200的M基因序列),该序列共编码139个氨基酸。前3株病毒序列有相当高的核苷酸同源性(99.5%~99.8%),将所得到的序列与已发表的中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病毒株相比,中国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8.1%~99.8%,而非中国株则为42.9%~94.8%。但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变异不大,同源性非常高。系统发生树表明,所有的毒株被分为5个进化支(所比较的M基因长度为3962~4385nt核苷酸),来自新疆南部和东部的YT05099、YL04041和YL05035共处于同一分支。结论 相比于新疆其他分离株,YT05099、YL04041和YL05035的部分M基因特征有极高的相似性。新疆株CCHF病毒M基因与中东和远东病毒株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的新型杆状病毒载体,并利用其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Y)中国分离株(新疆出血热病毒,xHFY)BA88166的核蛋白(NP)基因在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将人巨细胞病毒(CMv)立即早期(IE)启动子连接至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l多角体启动子下游形成新载体PCB1,然后将xHFY NP基因克隆至该载体,通过重组质粒转染和病毒感染,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和vero)及昆虫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连接至PCB1的xHFV NP基因均能在相应的细胞中获得良好表达;以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可以作为抗原检测xHF血清,与ELISA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并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平行性。结论 新型杆状病毒载体能够驱动外源基因在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不仅能方便快速地制备诊断抗原,还具有发展重组病毒疫苗和基因治疗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中国分离株(即新疆出血热病毒,XH-FV)BA66019、BA8402及BA88166糖蛋白(M)基因的全部序列并分析各毒株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病毒RNA在只与其末端互补的特异引物PCM-Tag和随机引物的共同引发下逆转录成cDNA,以单一PCM-Tag和高保守末端互补的特异引物PCM-Tag和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出完整的M基因。扩增产物纯化后作为模板进行序列测定,并将所得序列经计算机辅助分析其种系发生与编码策略。结果 XHFV代表株BA6019的M基因与国际原型株IbAr10200的M基因比较多个5个碱基,为5365bp;比BA8402、BA88166多个4个碱基,即5364bp。3株XHFV长ORF起始于M基因的第78位碱基,比IbAr10200株提前15bp。编码的前体蛋白共1689个氨基酸,比IbAr10200株多6个。4株病毒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0.9%(IbAr10200-BA66019),80.2%(IbAr10200-BA8402),80.2%(IbAr10200-BA88166),83.7%(BA66019-BA8402),83.6%(BA66019-BA88166),99.0%(BA8402-BA88166);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5.1%,86.3%,86.6%,87.8%,88.0%,98.8%。它们与Dugbe病毒在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较低,大约是55%和37.7%。结论 XHFV BA66019、BA8402和BA88166与国际原型株IbAr10200的M基因在进化上形成各自单独的分支,人源分离株BA88166可能是来自蜱的BA8402株的变异株,提示20世纪80年代在新疆疫区可能只流行一种XHFV。  相似文献   

9.
新疆出血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出血热病毒(XHF)分子流行病学,揭示其与相关病毒之间关系,分析XHF的流行来源和分布特点。方法RTPCR检测20012002年XHF患者和蜱标本中XHF病毒S基因,阳性标本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计算机软件进行S基因部分片段和S全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和S基因、M基因的种系发生树分析。结果不同年份人和蜱来源的病毒S基因部分片段核苷酸序列均显示较高同源性(97.3%~100%)。S基因进化树分析将病毒分成了欧洲、非洲和亚洲3组,其中亚洲毒株由中亚分离株和中国分离株组成,中国所有的XHF病毒S基因(同源性93.0%~99.5%)均集中在一个分枝下形成独立的一组,明显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分离株(同源性81.40%~96.4%)。M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序列间差异不完全与病毒分离的地理区域相关。结论S基因分析显示XHF病毒蜱分离株与人分离株遗传背景接近,我国XHF病毒有共同的进化途径和基因结构特点,并具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引起的病理学变化,建立病理学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经皮下与腹腔两种途径感染乳鼠,HE染色后观察引起的病理学变化,并分别应用免疫组化、RT-PCR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病毒抗原、核酸以及病毒粒子进行检测。结果乳鼠经两种不同途径接种病毒后均出现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免疫组化可在肝细胞胞浆查见病毒抗原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在肝细胞胞浆内查见病毒粒子,RT-PCR可在心、肝、脾、肾以及脑组织内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乳鼠对新疆出血热病毒敏感,经皮下与腹腔接种病毒均可致病;肝脏是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主要靶器官,主要病变为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结合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与RT-PCR技术可对组织中的新疆出血热病毒进行检测与定位。  相似文献   

11.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CCHF) is an expanding tick-borne hemorrhagic disease with increasing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impact. Immense knowledge was gained over the past 10 years mainly due to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but also driven by an increased global interest in CCHFV as an emerging/re-emerging zoonotic pathogen. 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discuss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with focus on CCHF ecology,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tic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Despit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future activities have to concentr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vaccines and antivirals/therapeutics to combat CCHF. Vector studies need to continue for better public and animal health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We conclude with a roadmap for future research priorities.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Crimean-Congo viru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Crimean-Congo Virus Fever (CCVF) is endemic in Pakistan. Cases are documented sporadically ever year, mostly at and around the time of Eid-ul-Adha, an Islamic festival, celebrated on day 10 through 13 of the 12th month of each lunar calendar year.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in Pakistan, livestock are brought down to the urban areas from the rural parts of the country. Animals are housed in open spaces and private houses until they are slaughtered during the 3 days of Eid-ul-Adha. This allows the CCHF virus, which is carried by a tick that inhabits the animal hide, to be transmitted through unprotected contact with live animals as well as through contact with animal blood subsequent to its slaughter. In this report, a typical case of CCVF is described that was encountered in Rawalpindi, Pakistan. A number of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outbreaks of CCVF in the countr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in Kosovo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时空分布特征和时空聚集情况.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使用SaTSan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利用ArcGIS 9.3软件展示病例时空聚集区域.结果 2007-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07例,单纯时间分析显示发病高峰在每年4~6月,单纯空间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北京市远郊、近郊和中心城区均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集中发病区域.结论 尽管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总体发病较为分散,但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存在高发地区和高发时段.本研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