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5044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原则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收集我院1992~2002年完成的50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原发疾病种类,手术引起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50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中最多的是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占84.75%;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86例,占3.69%。中转开腹手术93例,占1.84%。手术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为手术中胆管损伤,共9例,发生率0.18%;术后胆漏12例,发生率0.24%;术后出血5例,发生率0.10%。晚期并发症包括胆总管残余结石8例,胆管狭窄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疾病的最佳选择,操作技术仍然较复杂,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细致的操作及配合手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6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各48例,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1例因胆囊三角区出血,镜下止血失败而中转开腹;1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胆心反射5例,切口出血4例,胆管损伤、肠粘连各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 方法 总结 1998年~ 2 0 0 1年 8月未加选择连续实施的 2 4 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分析其中转开腹率和手术疗效。 结果 全组 2 4 3例LC病人中共有 3例分别因胆囊床出血、胆管损伤、十二指肠与胆囊致密粘连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手术 ,中转开腹率为 1.2 %。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 1.2 % (3 2 4 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0 .8% (2 2 4 3) ,总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2 .1% (5 2 4 3)。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规范化培训过的腹腔镜医师而言即使是急性期和萎缩性胆囊炎病人 ,也可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 ,所以LC适应证可以拓宽至 98%以上的有症状胆囊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复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胆囊复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B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86.4±11.6)ml]显著高于A组[(44.9±16.1)ml](P<0.05)。B组7例中转开腹,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变可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中转开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时胆道损伤 ,并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放宽。方法 通过对 2 7例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病例资料的回顾及随访结果 ,对术中胆囊动脉的处理方法、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及总结。结果  2 7例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中 ,2 5例术中基本顺利 ,2例因胆囊动脉出血而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对Calot三角区水肿、粘连、解剖结构不清确有保证手术安全的作用 ,同时使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得以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和小切口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三孔法超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0例胆囊结石及息肉病人(伴发急性胆囊炎28例),采用以色列Sharplan超声腹腔镜系统以改良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腹腔镜超声检查4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平均术时37min,手术成功率99.2%,并发症发生率0.4%,无死亡率.结论 三孔法超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安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只有遵循正规的治疗原则,术中精力集中,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刘伟  江志强 《腹部外科》2008,21(6):350-3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LPC)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特殊类型胆囊病变94例随机分为LP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各47例。观测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operative cholecystectomy,OC)情况、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每天腹腔引流量均显著高于LPC组。LC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复查时胆囊窝积液发生率也高于LPC组。结论LPC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LC的中转开腹手术比例,没有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避免胆道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 22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 220例LC中发生胆管损伤10例,占0.8%(10/1 220),经中转开腹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胆管损伤是LC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8月间共43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中转开腹的原因和并发症的处理方式。结果本组LC439例中转开腹14例,中转率3.19%。其中主动中转开腹12例,肝总管横断1例,合并结肠肝曲肿瘤1例。术后4例发生胆漏。结论LC是胆囊良性疾病的首先术式。严格掌握LC的手术适应证,提高镜下操作技术,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96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的可行性和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1 6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1 696例LC成功1 635例,中转开腹61例,中转率3.6%,发生并发症17例,其中胆管损伤1例,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2例,腹腔感染1例,胆管残石3例,遗漏腹腔内病变6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结论:LC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日益成熟,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术前注意鉴别诊断,术中操作轻柔,辨明胆囊三角结构,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的可行性和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1 6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1 696例LC成功 1 635例,中转开腹61例,中转率3.6%,发生并发症17例,其中胆管损伤1例,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2例,腹腔感染1例,胆管残石3例,遗漏腹腔内病变6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结论:LC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日益成熟,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术前注意鉴别诊断,术中操作轻柔,辨明胆囊三角结构,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初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措施。方法:总结初期开展40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完成手术396例,中转开腹4例,全部顺利康复,无1例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初期开展LC,必须高度重视,严格人员培训,慎于术前,精于术中,重视胆囊三角解剖,明辨胆囊管,严防损伤胆管,重视引流,适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最严重类型,处理十分棘手,通过对16例胆管损伤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LC致16例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LC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1例,行肝门部胆肠Roux-ey-Y吻合5例,无症状随访1~58个月;行胆管断端对端吻合5例,均再次行胆肠Roux-en-Y吻合,4例无症状,随访16-56个月,1例手术失败,先后5次手术。1例左、右肝管外引流,等待再次手术。LC术后发现胆管损伤5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1例(术后第1天);行左、右肝管引流2例,术后3月行胆肠Roux-en-Y吻合,无症状随访12-18月;2例行右肝管外引流,等待再次手术。结论术者的过于自信,求速度,操作不当是造成此类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左、右肝管成形,胆肠Roux-en-Y吻合是此类胆管损伤修复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20例无胆道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根据连续8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实践,介绍避免胆道损伤的经验。本组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820例。其中375例行急诊手术。大多数采用硬膜外麻醉,: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33kPa(10mmHg)。Calot三角用弯分离钳钝性分离,胆囊床用电钩,有时交替使用分离钳或吸引杆。802例顺利完成LC,术后恢复良好。13例分别因Calot三角“冰冻化”、出血、胆囊完全萎缩、胆囊管无法夹闭、可疑胆总管结石或钳夹肝总管、胆囊癌等,而中转开腹手术。除胆囊癌1例术后7个月死亡外,其余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4例手术后1~4天发现胆总管结石再次行开腹手术,作胆总管切开取石。另1例手术后第二天因胆汁性腹膜炎作开腹探查,发现胆囊管残端未完全夹闭。作者主张:(1)在开展此项工作之前应当作适应性训练,并要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2)腹腔内操作必须在直视下进行,看清肝管是确保胆管不受损伤的必要条件;(3)Calot三角不用电灼分离,只用分离钳钝性分离;(4)在无把握的情况下或遇到需要开腹才能解决问题时,应当果断中转手术。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几点有利于避免胆管损伤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8.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体会(附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为255例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腹腔内粘连等胆囊病变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l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15例,胆总管损伤1例,术后胆漏3例,胆总管残石1例,胆囊窝积液18例,胰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75岁以上老年患者胆囊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为75岁以上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75岁以上患者共110例,占全部LC的4.8%(110/2 270),平均77岁。其中80例(72.7%)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和)糖尿病;15例(13.6%)有腹部手术史,15例(13.6%)伴有胆总管结石,术前或术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6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5例。LC中转开腹7例(6.4%),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5.5%),其中局限性腹腔积液2例、心肌梗死2例、胆漏和胆管炎各1例;死亡1例(0.9%)。结论:选择LC治疗老年人胆囊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可选择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等微创措施,避免了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