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min,多在1h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无责任病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mi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t tack,LS-TIA)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4—2009年问诊治的6例k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肢体发作性短暂不能控制的抖动,4例发作有明显诱因,其中2例曾被误诊为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无效。全部患者均有抖动肢体对侧至少1条以上颅内和(或)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头部核磁共振2例显示抖动肢体对侧分水岭脑梗死,发作期脑电图检查未见癫痫波释放,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容、血管重建术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发作性肢体抖动要考虑到LS—TIA的可能,其通常提示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抗栓或血管重建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抖动性TIA(limb shakingTIA,LS-TIA)为一种对其认识较少且临床少见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类型,容易被误诊为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我们2005-04~2006-10收治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9岁,因发作性右侧上肢抖动6个月,加重10天于2006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上肢抖动,症状持续2~3分钟缓解,上述症状约每月发作0~1次,未就诊.于入院前10天,患者上述症状发作较前频繁,表现同前,共发作5次,每于右上肢持物时发作而就诊.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2004-08~2005-0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3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58.1±12.2)岁。均符合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诊断标准[1]。1.2临床特征均为急性起病,每次发作持续时间5~180m in,其中5~10 m in 22例,10 m in~1 h 6例,>1 h 4例。反复发作24例,仅有1次发作8例。刻板发作19例,非刻板发作10例。颈内动脉系统22例,椎-基动脉系统10例。1.3病因与临床分型血流动力学型21例,微栓塞型11例,本组未见梗死型病例。1.4危险因素高血压25例,吸烟21例,运动过少20例,血脂异常17例,糖尿病15例,房颤2例。1.5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科的急症,TIA的定义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随着研究的深入,TIA的理念在不断更新之中。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TIA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其本质上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变化复杂的一种综合征。1951年由美国神经病学家Fisher[1]首先提出,随着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TIA的复杂性和危害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传统的概念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TIA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开始着手对TIA重新定义,并进一步探讨TIA与卒中关系,以及脑缺血耐受的问题。1 TIA的传统概念与局限性1951年美国神经病学家Fisher首先将…  相似文献   

8.
梁艳芳 《临床医学》2002,22(10):23-2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尽管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极快,但可因反复脑缺血造成脑组织的病理性损伤形成脑梗死。为探讨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与TIA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间歇期及发病年限等的相互关系,我们选择较为多见的50~80岁TIA患者进行10年追踪观察,并与同期性别、年龄相近的无TIA史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丛集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罗护球 《临床医学》2001,21(2):11-12
丛集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lus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CTIA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发作的TLA,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每日一次型”连续数日发作TIA,每天仅有1次;②24小时内有多次TIA发生,又被称为“枪击样”发作(gunshot);③连续数天(至少2天)发生“枪击样”发作,又被称之为“多发枪击样”发作(multiple-gunshot)。本文报告CTIA2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近期追踪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脑缺血耐受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5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为TIA组,并选择110例无TIA史的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组。结果TIA组和对照组在脑梗死体积(7.68mm^3 vs 11.2mm^3)、治疗前与治疗后15d、30d的中国卒中量表评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21±3)vs(26±5);(14±2)vs(20±2);(7±3)vs(16±3)]P〈0.05。结论TIA后发生脑梗死对减轻脑细胞损伤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秀清  王月强  孟维芳  王华祥 《临床荟萃》2001,16(23):1077-107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一种历时短暂、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的一过性神经障碍综合征。TIA是脑梗死的先兆 ,近期 ,频发 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2 5 %~ 5 0 %于 5年内发生脑梗死。现将我所 1998~ 1999年收治的 TIA 5 3例 ,结合文献与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3例中男 35例 ,女 18例。年龄 5 5~ 78岁 ,平均 (6 6± 12 .0 )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2 8例 ,高脂血症 16例 ,冠心病 6例 ,糖尿病 3例。1.2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2 7例 ,感觉障碍 8例 ,感觉和运动障碍同时存在 7例 ,一过性黑目蒙 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特点。方法 对收治的126例脑梗死后TIA及135例单纯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后TIA组“有短暂性神经体征的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transient signs,CITs)的发生率较TIA组明显增高(P<0.01),而平均持续时间较短(P<0.01),发作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间脑梗死后TIA组脑卒中的发生率亦明显增高(P<0.01)。结论 脑梗死后TIA较单纯TIA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长期随访,脑梗死后TIA再发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1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s,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动物实验表明,短暂性的非致命的脑缺血又可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此,临床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预先的TIA对后继脑梗死是否有保护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病例来源于1998-06/2001-09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从1 006例中选择病程超过1个月者673例,按照预先是否发生同侧的TIA及其持续时间分为TIA短于20 min组,TIA 20~60 min组和无TIA组,并于病程1个月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评分,评定预后,分析预后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首次TIA与脑梗死间隔时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脑梗死患者恢复情况.②TIA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预后关系.③首次TIA发作距脑梗死出现间期与脑梗死临床预后关系.结果脑梗死前有同侧TIA发作,且TIA<20min时、Ⅰ级预后所占比例(72%,36/50)明显多于TIA 20-60min者(54%,12/22)和无TIA者(53%,313/591),但仅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x2=6.75,P<0.01);脑梗死前同侧的TIA发作2或3次者,Ⅰ级预后比例(72%,26/36)较高,与无TIA者有显著性差异(x2=5.07,P<0.05);同侧的TIA发作与脑梗死间隔在1周内者,Ⅰ级预后比例明显高于无TIA组(x2=5.48,P<0.05).结论脑梗死前发生的同侧TIA可能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后继发生的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3930-3931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与转归,探讨病因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对60例TI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A和TCD显示大部分为血流动力学型,其发生与脑动脉狭窄和血压下降密切相关。结论:血流动力学型TIA的诊断MRA和TCD有重要价值,血流动力学型TIA降压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目前被公认为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因此探讨TIA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对TIA患的病情演变、发展、估计预后、预防性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丁秀丽 《临床医学》2003,23(6):12-1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 1994~ 2 0 0 2年所收集的 64例TIA病例的发作特点、影像学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TIA病例中有 41例表现为肢体瘫痪 ,眩晕 4例 ,失语 15例 ,精神障碍 2例 ,半侧舞蹈样发作 2例。发作时头颅CT检查发现 3 9例基底节区有腔隙性梗塞灶 ,其余未发现明显的出血及梗塞病灶。64例中有 5 9例痊愈 ,5例发展为脑梗死 ,其中 2例死亡。结论 :TIA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 ,是脑梗死的特殊缺血半暗带期 ,及时治疗有助于防止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短期内(一周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后继的脑梗死的预后影响.方法 观察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的患者,按病前一周内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分组,随访期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病前1周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脑梗死一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于无TIA发作的脑梗死的患者.结论 病前1周内的TIA发作可能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大部分病人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488-1489
回顾性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展为脑梗死,分析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结果发作持续时间长30min患者脑梗死率最高,发作频率5次/d患者脑梗死率最高,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24h患者脑梗死率最高,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舒张压12.0±1.6mm Hg,显著高于未梗死患者,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7.7±2.0mmol/L,显著高于未梗死者,脑梗死患者胆固醇水平7.7±2.0mmol/L,显著高于未梗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率高、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长、入院时舒张压高、入院是血糖及胆固醇水平高高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12-3413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续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研究组(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对照组(发病前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43例,比较两组入院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入院时脑梗死体积及入院后3个月的病情转归情况,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入院后3个月的病情转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短暂性脑缺血不同发作次数、不同持续时间及与脑梗死发病不同间隔时间患者的出院时NIHSS评分、病情转归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减轻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并可减少脑梗死体积,利于预后的改善。同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首次发作与脑梗死发病间隔时间与脑梗死患者预后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