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对脑转移瘤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10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随机抽取100例无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健康人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探讨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科的急症,TIA的定义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随着研究的深入,TIA的理念在不断更新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血液流变特性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析其血液流变性改变和危险因素.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全血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吸烟、酗酒、高甘油三酯血症.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密切相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性改变起着重要作用,血液流变学指标是TIA的有效观察指标;短暂性脑缺血易发生致死性脑卒中,公众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眩晕症状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各项临床资料与TIA眩晕症的关系,对我院2006~2007年住院确诊的150例TIA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目前被公认为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因此探讨TIA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对TIA患的病情演变、发展、估计预后、预防性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了服药依从性专项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低血糖后出现发作性肢体无力及周围性面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尿激酶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对照组)。结果:小剂量尿激酶组有效率为83.33%;低分子肝素钙组总有效率为57.69%。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脉泰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6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脑脉泰胶囊,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1次/d,疗程15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结论脑脉泰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TIA发作间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资料通过单光于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观察近期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作间期的脑血流灌注状况,并与CT检查进行比较,旨在进一步探讨SPECT检查对TIA病程和转归、预后预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其发展至脑梗死影响。方法:分析110例TIA患者3个月临床资料。结果: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血清TG、LDL、FIB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TIA发作持续时间久、发作频率高,血清TG、LDL及FIB增高与TIA短期内发生脑梗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和西比灵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导致完全型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川芎嗪和西比灵对TIA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寻求血管保护的新途径,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抖动性TIA(limb shakingTIA,LS-TIA)为一种对其认识较少且临床少见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类型,容易被误诊为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我们2005-04~2006-10收治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雪艳 《临床医学》2009,29(11):22-2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IA患者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加常规药物治疗60例)与对照组(胞二磷胆碱加血塞通加阿司匹林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8.3%和3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58.3%(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常见,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脑缺血研究的深入,发现传统定义将症状持续24h为标准扩大了TIA的诊断范围,将一部分脑梗死误诊为TIA,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根据TIA新定义的观点,对TIA患者应尽早做诊断检查和开始治疗,TIA和脑梗死都是脑缺血的严重状态,须积极干预和治疗。本文综述了TIA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是由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 min,多在1 h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 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78-307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TIA发作控制率观察组95.8%,对照组70.8%;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陈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717-3718
近年来我们应用奥扎格雷钠(商品名丹奥,丹东制药厂生产)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简称TIA)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737-3738
我院2004-06~2006-04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患者80例均符合TIA诊断标准[1,2],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入院日期为单号进入对照组,日期为双号者进入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