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雨秾 《四川中医》2008,26(10):120-121
方剂药对的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关键,从方剂学的角度来看,对《方剂学》的理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和点。通过药对配伍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整方的含义,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有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病案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萍 《中医教育》2006,25(6):48-49
方剂学属于基础临床学科,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基础学科再临床学科,以至于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往往产生脱节,也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病案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围绕理、法、方、药,有针对性地选择方证统一病案,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生进行选方,并提出成方药物加减。笔者在方剂学教学中应用病案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病案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方剂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所讲内容及时加入临床实例,使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对方剂的理解也得以加深。如在“大承气汤”一方的授课过程中,在分析大黄、芒…  相似文献   

3.
方剂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通向临床课的桥梁,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探索方剂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医临证思维的特点和方剂学讲授内容特点,提出了按照症(征)、证、法、方的临证思维的方剂学教学模式,以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4.
《方剂学》的学习在中医学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探讨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笔者在多年《方剂学》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乎逻辑,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诊疗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文章通过方名导入,重视逻辑分析;联系实际,启发临证思维及科研素质的培养等三方面探索《方剂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为高等中医院校《方剂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军 《光明中医》2011,26(4):839-840
在《方剂学》教学中,针对性地应用病案教学法,充分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变呆板单一的传统讲授为教学双方积极投入的参与讨论式讲授,使学生在模拟临床过程中加深了对方剂的学习和正确处方的能力,有利于《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由广州中医学院主编的四版《方剂学》教材,根据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选录古今成方319首,本着选精纳粹原则,适当考虑方剂的代表性,眉目清楚,确能起到学以致用。但无可讳言,该教材从编排程式到内容细节存在不少舛错和不当之处。我基本同意《陕西中医》2卷6期发表的陈如泉同志对《方剂学》几点意见一文的看法,为《方剂学》今后再版和改订的需要,特提出几点补充意见,权作续貂。一、对选方出处的失考:在方名后括号内标明该方来源,一般方书均标出首载该方的文献资料,而《方剂学》有几首方所标出处失实。如败毒散(人参  相似文献   

9.
《方剂学》教学应引入病案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鸣  金晓东 《国医论坛》2005,20(6):46-47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在《方剂学》的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多是从方名、组成、功效、方解进行讲解,其教学模式简单,方法呆板,内容枯燥,学生颇多微词。故此,如何改变《方剂学》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本学科教师研究探讨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尝试在《方剂学》的教学中结合病案讨论(即以证引方、以方论证)进行讲解,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经》十三方用药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栗 《江苏中医药》2008,40(12):91-92
从方剂学角度对《内经》十三方的用药进行分析,发现十三方虽然用药简单,但药少而精,针对病机用药,疗效显著。药物的应用上也体现了药食同源、以酒治病的特点,为后世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方剂学》课程病案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方剂学》的优劣。方法:试验班级采用病案综合教学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两种教学法的优劣。结果和结论:试验班级考试成绩要优于对照班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病案综合教学法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方法通过查阅近期文献将现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包括PBL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循证护理教学法、同伴教育法、Seminar教学法等进行介绍。结果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结论《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方剂学》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方剂学》教学中应注重的问题。提出处理好《方剂学》与中药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关系,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突出《方剂学》教学中的承前启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剂学》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方剂学》教学中应注重的问题。提出处理好《方剂学》与基础课程、临床课程的关系,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将知识链理论引入《方剂学》教学中,便于学生对前期中医基础知识及同期或后期中医经典、临床知识链条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本文从教学目标、绘制思路、绘制要求、取得成效等4个方面探讨知识链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桥梁与纽带~([1])。开设方剂学的教学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门学科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百四十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通过对方剂理、法、方、药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保证能够掌握方剂的功效及药物组成,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一直以来,在教导学生学习《方剂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王清华 《四川中医》2007,25(8):35-37
通过对《证治准绳.七窍门》和《审视瑶函》两书眼科方剂的比较,发现后者补充前者的方剂达150首,《审视瑶函》虽对《证治准绳.七窍门》有较多的继承和吸收,但在选方用药上有较多新的发展,并进一步从方剂学的角度阐发了《审视瑶函》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出土于马王堆的医籍文献—帛书《五十二病方》及其卷末佚文、《养生方》《杂疗方》及《胎产书》等有不少属于医方类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发展的实况,是研究我国早期方剂学的成就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重在从治疗疾病的方法、用药规律的角度,来剖析马王堆医书处方用药临证实践经验特色,借此研究以体现马王堆医书的方剂价值,探索西汉前我国方剂学成就和水平,以丰富方剂学学科内涵,为现代医药学术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留学生方剂学教学的语言障碍和思维方式差异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形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抽象教学法和强化教学法这四种适用于留学生的教学方法。希望对于中医留学生的教学,特别是方剂学的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选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等方面,文章从"以法统方"的名词溯源导入,回顾历版方剂学教材涉及"治法"的编写体例与章节分类,介绍在教学实践中将证→法→方→药按时序有机结合,体现方药体系中"方以药成,效随方出,证与效应"的逻辑联系,有利于将教学内容系统化、逻辑化,提高《方剂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构建中医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