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月~2013年1月门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预防组35例。两组患儿均选择头胞克肟或阿莫西林口服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5~d,预防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其他药物间隔2h口服,2次/d,1g/次,共服5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腹泻发生率。并经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感染性腹泻。结果组在治疗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例,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1例,发生率为36.67%,预防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8,P<0.05)。菌在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泄泻和呕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在春夏秋季尤为多见,腹泻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我院儿科于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收治了130例腹泻患儿,用不同的两组药物进行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和头胞曲松钠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一组与蒙脱石散和头胞曲松钠注射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一组,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对比,经临床治疗实践,双歧杆菌胶囊和头胞曲松钠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一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主要治疗措施现为停用抗生素,口服微生态制剂,如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感染导致的腹泻,可行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口服治疗。我科自2001年2月起试用谷维素联合维生素B6治疗老年患者AA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中应用家传验方治疗小儿腹泻,花钱少,而效果满意,其中单纯性腹泻使用本方,即可迅速收效,若为感染性腹泻,同时加用抗菌素,效果亦优于单纯用抗菌素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头胞噻肟钠是半合成第3代头胞菌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1过敏反应 例1:男,81岁。因支气管炎给予头胞噻肟钠2.0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2次/d,首次用药后约5min,患者出现面红、大汗、腹部绞痛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排出黄色稀便1次,即予对症治疗,10min后上述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6.
乳酸环丙沙星为新型广谱抗菌素,常与头胞哌酮钠联用治疗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疾病,笔者在先后更换两组液体时发现输液管内出现乳白色浑浊,经及时更换输液管,从而避免了药物反应的发生。在《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中,头胞哌酮钠与乳酸环丙沙星均在其列,但未说明两者能否伍用,据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现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与结果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头胞赈酮纳1g(粉剂)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与连云港天晴制药厂生产的乳酸环丙沙星10ml直接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浑浊,观察4h、24h后仍为浑浊液体,并见沉淀现象。将头胞…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外伤病情重,并发症多,常常并发感染,难以控制,多反复应用高档广谱抗菌素,易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其发生率可达63%,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占50%.本科自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4例,入院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35例,腹泻发生率42%,确诊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12例,发生率为34%.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由于应用抗生素后引起的肠道二重感染,是抗生素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大多病情重、合并症多,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我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有21例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现将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婴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我室从1993~1995年对68例腹泻婴儿大便常规检查的同时将涂片经瑞氏染色,再在镜下找嗜酸性粒细胞,发现23例大便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多者0~2/HP,少则全片只见1个,经查问这23例患儿大多是经抗菌素治疗无效,临床医师按婴儿食饵性肠炎给予治疗,结果疗效非常满意。因为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酶的活性较差。因此,对某些食物易发生过敏而引起腹泻,所以,大便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我们的观察和治疗说明:腹泻的婴儿(特别是长期腹泻抗菌素治疗无效者),大便中若…  相似文献   

10.
一般情况:可赛舒注射剂全名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注射用舒巴坦钠,由山西博康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抗菌素药物。我们从今年以来应用可赛舒治疗由食物尤其是7位消费者因食用酱头肉引起肠胃道反应,表现症状均为水样便腹泻,一日8~9次,脐周围阵痛,恶心乏力,甚至里急后重,收到良好效果。经患者联合举报,我们立即对经营酱头肉的市场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预防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12月入住儿科病房的400例婴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2013年1月—12月入住儿科病房的400例婴儿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干预可降低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预防新生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2012年1—6月入住新生儿病房的3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2012年7月—2013年1月入住的30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预防新生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新生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苏丽东 《护理研究》2014,(11):4055-4058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预防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12月入住儿科病房的400例婴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2013年1月-12月入住儿科病房的400例婴儿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干预可降低婴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环胞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报告江苏省扬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杨宝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简称"再障")是常见血液病之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甚为困难,预后不佳。自从开展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以来,使这类患者生存率大为提高。环胞菌素A(C...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可以见到一些长期腹泻或者急性腹泻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与过敏性肠炎和细菌性肠炎很相似,但用抗菌素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后经粪便常规检查发现肠滴虫,用灭滴灵治疗很快痊愈。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48例为基线资料研究组(未干预组),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48例为基线资料研究组(未干预组),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因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48例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干预组)。分析两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分别是患儿发病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疗程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经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后,干预组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干预性治疗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一代抗菌素问世以来,抗菌素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控制感染挽救生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菌素发展到现在已经更新换代了很多种,随着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过敏是抗菌素中最常见的反应,其中以药疹、药物性发热反应多见,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虽少,一旦发生情况比较严重,症状轻者经过抢救得以存活,症状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现介绍我院急诊室对1例头胞拉啶过敏的抢救。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0岁,既往体健,无任何药物过敏史,因咽痛赴诊所就诊,注射头胞拉啶1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继而出现神志不清,15min后送至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正常,心率40次/min,呼吸15次/min,血压80/50mmHg熏,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经询问家属院外用药史,明确诊断为头胞拉啶过敏性休克,即刻给予吸氧、抗休克药物、补液扩容治疗,并给予相关血液化验,20min后患者神志恢复,各种反射存在,血压95/70mmHg,尿量500ml,抢救成功。2护理2.1按过敏性休克处理迅速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00mg注入大瓶,建立2组静脉通路,分别给予706代血浆500ml、0.9%生理盐水50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难治性贫血治疗,对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亚型)患者,应用环胞菌素A(CsA)和康力龙进行了治疗,CsA用药时间为5个月至3年,平均为13个月。结果表明:6例治疗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的6例中3例完全缓解,不依赖输血,1例获得部分缓解,2例有所好转。治疗好转时间为1—5个月,平均为3.5月。在观察期间所有病例无白血病或其它肿瘤临床表现。结论:环胞菌素A对部分难治性贫血病例有效,患者对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孙碧松  何淑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98-220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合并休克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26例老年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停止化疗方案,给予止泻、对症处理,补充水电解质后,精心配合系统护理。在治疗前后进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结果】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治疗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治疗和系统的护理能够缓解老年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腹泻合并休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73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进行12种抗菌素的药物敏感实验,统计分析其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结果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标本主要来源依次为痰液、血液和分泌物,以呼吸科、ICU和儿科为主;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抗菌作用较强的抗菌素有美满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4.29%、9.59%、34.25%、38.57%,而对其余检测抗菌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结论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源菌,对多种抗菌素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