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消化道出血部位和原因的诊断丰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有一些出血的原因由于临床少见或症状不典型诊断较难且易误诊。本文就我院近8年间经手术和域病理确诊为少见消化道出血病因的32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32例系1988年至199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按文献[21]的住院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25~68岁。全部思者均有程度不等的消化道出血从大便隐血到暗红色血便、出血时间连续一天或区复出血8年不等。32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钡誉和l或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除食管粘膜剥脱;食管裂孔疮;责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及出血性胃炎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隐性或显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上消化道内镜和下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性消化道出血42例,隐性消化道出血8例.在胶囊内镜的诊断中,检查出39例显性消化道出血,6例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有肠梗阻等症状,分别有16例患者出现血管动静脉畸形和11例患者出现克洛斯病病变.结论: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且能够鉴别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预后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1 997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及治疗 1 9例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9例 ,男 1 3例 ,女 6例 ;年龄 2 6~ 72岁 ,中位年龄 5 4岁。急性大量出血 1 1例 ,伴休克 5例。血红蛋白 42~ 78g/L。慢性或间歇性出血 8例。其他症状有 :腹痛 3例 ,腹胀 5例 ,腹部包块 4例。病程 2天~ 5年。该组患者胃镜、肠镜、钡灌肠或B超检查均阴性 ,或无法内镜检查 ,为诊断不明者。1 .2 检查及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病症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本文介绍一种少见而特殊的病例 :杜氏病 ,本病占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的 1 7% [1] 。我院从 1993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对13例杜氏病患者实行了内镜下的诊断及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3例患者均为男性 ,以中老年多见 ,年龄 2 8~ 76岁 (平均 5 2岁 ) ,病程 7d~ 2w ,甚至反复数月不等。出血特点 :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消化道出血 ,甚至大出血。出血部位隐匿 ,难以发现 ,常危及生命 ,国外报道此病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 2 0 %左右[2 ] 。多以上腹部隐痛、呕血、柏…  相似文献   

5.
少见疾病致消化道出血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3例少见疾病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13例(男8例,女5例)临床资料,着重对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胃肠道内镜检查在少见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讨论。结果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疾病有出血性胃肠血管病变(8例)、十二指肠肝癌浸润、乳癌胃转移、激光性溃疡形成、Still氏病的胃肠粘膜病损、异位胰腺等,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论 少见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较困难,且极易发生误漏诊,胃肠道内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尤其术中内镜检查,对出血性胃肠血管病变以及术中探查未能发现明确病灶,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血管畸形致消化道出血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伟文 《广东医学》2001,22(11):1055-1056
目的 分析胃肠道血管畸形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该院1990~1999年间经内镜、消化道造影等辅助检查和(或)手术、病理确诊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确诊为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住院患者中手术10例,保守治疗5例,均出血停止出院。术后随访,6例术后痊愈,2例二次手术后痊愈,1例手术后仍有间断少量出血。结论 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是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主要临床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血管造影和内镜检查,确诊须靠手术和病理诊断。内镜下病灶注射硬化剂、电凝和微波治疗,安全方便,创伤小;手术对胃肠道血管畸形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仅适用于内镜下治疗多次而无效的出血患者以及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61例上消化疾病患者,其中胃食管息肉26例,疣状胃炎13例,Barrett′s食管8例,上消化道出血42例。结果 26例胃食管息肉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均无残存病变,黏膜修复好;13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内镜表现完全恢复正常;8例Barrett′s食管患者采用APC联合药物治疗,1年后复查有2例复发;14例上消化道出血经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结论内镜下APC治疗胃食管息肉、疣状胃炎、Barrett′s食管、上消化道出血等上消化道疾病,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84年至1996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21例,临床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6~68岁。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主要临床表现及症状为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梗阻性黄疽,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发热,食欲欠佳,体重减轻等。病史为1月一1年。本组病例中有14例次作了上消化道钡透,9例有阳性发现。16例次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取活组织检查而明确诊断。6例行腹部CT、MRI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肿物。4例因出现“幽门梗阻”收住内科,经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确诊后转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内镜是消化系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剖腹术中紧急内镜检查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1]。我院1993年以来对术前及术中未能确诊的下消化道出血18例,均采用经回肠末端入路紧急内镜检查,效果良好。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43岁。全组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病变;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除1例发现回肠末端多发性息肉外,余均未发现结肠病变。1.2 方法 常规剖腹,因肠腔积血等原因术中探查未能找到出血原因,即从回肠末端作一小切口,采用OlympusCF-30I纤维结肠镜(配合电视显像系统)…  相似文献   

10.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为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为常见症状,发病部位以降部和水平部多见,分别经内镜、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钡餐及上腹部CT或MRI、B超检查诊断本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CD117阳性14例,CD34阳性10例。所有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手术或者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尽早合理地选择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对其进行确诊,早期手术及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64例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纤维胃镜及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溃疡病的122例,为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小儿消化性溃疡缺乏典型的病史和症状,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故作者认为:对凡有反复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而无寄生虫感染或不明原因贫血者,即使症状不典型亦应考虑及早做X线胃肠钡餐或纤维内镜检查。虽然两者都是诊断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重要手段,但本文观察证实内镜检查优于X线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12.
莫斌锋 《微创医学》2014,(6):798-799
目的总结分析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给予内镜探查术辅助诊断、治疗,观察内镜诊断应用情况。结果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探查发现消化道息肉者11例,溃疡出血35例,杜氏(Dieulafoy)病6例,糜烂性胃炎出血8例。60例均明确诊断出血原因及位置,其中25例经氩气刀喷凝止血,15例患者经电凝止血,13例患者经钳夹止血,另7例患者经止血剂止血。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止血治疗,结合对症治疗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肠穿孔、肠梗阻、二次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探查术对于不明原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确定出血情况及病变情况,避免了临床诊治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1996年 1月~ 1999年 3月 ,我院经选择性腹腔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确诊肠道血管畸形出血 7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例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15~ 79岁 ,平均 5 9 8岁。病史 1天~ 4年。临床表现均为消化道出血 ,其中 3例反复发作黑便或暗红色大便 ,2例近期间断性便血 ,2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本组行DSA检查前 ,5例行电子胃镜检查除外上消化道出血。 4例同时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有 2例诊断结肠血管畸形。 2例行放射性核素99mTc扫描检查 ,确诊出血部位 1例。有 3例在外院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均…  相似文献   

14.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2A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 方法2004年2月~2007年3月期间就诊的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年龄在14~85岁之间,所有患者中有69例经过电子胃镜、结肠镜或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均未发现明确的出血灶,另17例患者由于身体状况未做过任何检查。 结果8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经胶囊内镜检查,71例在胃、小肠或结肠发现病变,病变的总诊断率为82.56%(71/86),胃内黏膜病变检出率为44.19%(38/86),主要有胃内小动脉出血6例,胃内黏膜糜烂、浅溃疡19例,胃内隆起或息肉13例;小肠黏膜病变的检出率为72.09%(62/86),包括小肠血管发育不良12例,小肠多发息肉8例,其中1例为罕见的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小肠占位性病变11例;小肠黏膜单发或多发溃疡13例,其中7例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小肠黏膜糜烂27例;小肠憩室4例,15例患者的胃肠道黏膜未发现病变。有26例患者同时伴有2处或2处以上的病变。 结论M2A胶囊式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是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窥镜检测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采取急诊胃镜技术对2013年3月份-2016年11月份到本医院诊疗的7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同时结合其体格检查、症状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8例老年患者中上消化道肿瘤所占比例为37.2%,溃疡病出血为第二位占25.6%,且以胃溃疡为多。讨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疗中给予急诊胃镜诊断,利于准确定位病灶、尽早明确出血原因。尤其老年患者因血管疾病及其他伴发病多,急诊内窥镜检查不仅帮助诊断亦可进行内镜止血,缩短病程,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是一种少见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随着对这一疾病认识的逐渐提高及内镜应用的普及 ,临床可见病例有增多趋势。 1994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共经内镜或手术确诊Dieulafoy病 6例 ,现结合文献作一讨论。临床资料本组 6例 ,男性 5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8~ 6 9岁。均无溃疡病史 ,4例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例表现为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行急诊内镜检查 4例 ,发现出血原因 3例 ,表现为新鲜血凝块或浅表溃疡 ,其下方有喷射状出血或明显血管搏动。 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腹部选择性DSA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或慢性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0例,下消化道出血1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选择性靶动脉插管DSA检查。结果造影定位诊断率为85.7%(24/28),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为81.3%(13/16),直接显示出血征象(造影剂外溢)71.4%(20/28)。造影阴性4例。结论腹部选择性DSA检查对不明原因的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价值,尤其对小肠和胆道出血病变的诊断更具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胶囊内镜完成率,消化道各部分阳性检出率,以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其他腹部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完成胶囊内镜检查54例,均发现阳性病灶,其中食管病变合并胃部疾病1例(1.8%),单纯胃部疾病15例(27.8%),胃部疾病合并小肠疾病38例(70.4%)。其中1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出小肠病变14例(73.7%);腹痛、腹泻等其余症状病例31例,检出小肠病变18例(58.1%);6例无症状患者检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浅表性胃炎1例、单纯浅表性胃炎5例。老年患者26例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腔,完成胶囊内镜25例;中青年患者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胃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顺应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胶囊内镜完成率,消化道各部分阳性检出率,以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其他腹部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完成胶囊内镜检查54例,均发现阳性病灶,其中食管病变合并胃部疾病1例(1.8%),单纯胃部疾病15例(27.8%),胃部疾病合并小肠疾病38例(70.4%).其中1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出小肠病变14例(73.7%);腹痛、腹泻等其余症状病例31例,检出小肠病变18例(58.1%);6例无症状患者检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浅表性胃炎1例、单纯浅表性胃炎5例.老年患者26例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腔,完成胶囊内镜25例;中青年患者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胃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顺应性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我们在临床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 ,发现60例老年食管裂口疝 ,占消化道症状就诊的老年人的 30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5例 ,女 35例。年龄 60~ 65岁 13例 ,60~ 70岁 2 3例 ,71~ 76岁 2 4例。病史 1个月至 3年。临床表现 :胸骨后烧灼感 32例 ,反胃 7例 ,吞咽困难 18例 ,多在进粗糙食物或过冷、过热食物时发生 ,上消化道出血 (呕血或便潜血阳性 ) 9例 ,多部位疼痛 2 0例 ,多在上腹部或剑突下 ,8例有心前区痛、胸闷 ,心电图检查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 诊断依据及内窥镜下表现滑动型食管裂口疝 :内镜下可见齿状线上移 ,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