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性脑脊髓损伤是放射治疗后并发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 0 8%~ 3 5 1% [1] 。本文报道 3例分别因鼻咽癌、舌根癌、肺癌而进行放射治疗后并发脑脊髓损伤病例的临床、磁共振成像 (MRI)、神经电生理表现 ,旨在了解神经电生理检查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病例的变化和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本文 3例为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经临床诊断为放射性脑脊髓损伤 ,并经MRI证实 ,且均作过脑电图 (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 (SEP)、视觉诱发电位 (VEP)、运动诱发电位 (MEP)等神经电生理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9例确诊的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双侧上肢远端肌肉均呈神经原性损害,上肢和下肢近端也可见受损表现,胸锁乳突肌和下肢远端肌未见受累,提示受损节段多在下颈髓前角细胞.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平山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与运动神经元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许多研究证明,应用电生理学技术进行运动单位数目测定(motorunitnumberestimates.MUNE)来了解神经肌肉的情况是有效的,特别是在神经源性损害的疾病中往往表现为运动单位(MU)数目显著减少。然而,也有报道,在一些肌源性损害疾病中,也可出现MU数目的减少。因此我们对肌肉疾病患者进行MU数目测定,以了解在肌源性损害时MU数目的变化情况。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例临床和肌电图(EMG)证实的肌源性损害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16~50岁,平均325岁。包括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例以及多发性肌炎8例和皮肌炎2例…  相似文献   

4.
肌炎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 (以下简称肌炎 ) ,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 ,自然病程不定 ,如能早期诊断 ,给予合理而及时的治疗 ,部分患者能长期缓解。本文对 35例肌炎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测分析 ,以探讨神经电生理在肌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   35例为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我院神经科及皮肤科临床诊断为肌炎的患者 ,男 5例 ,女 30例 ,年龄 18~ 5 5岁 ,平均 3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Bohan的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肌肉疼痛、压痛、肿胀发热、皮炎等。使用美国Nicolet -Ⅳ型神经电生理仪 ,在 2 0…  相似文献   

5.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处传导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腓总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 ,通常通过症状、体征和肌电图检查进行诊断。本文目的在于通过测定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处的传导时间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精确定位的电生理方面的客观指标。1 对象与方法1 1 检查对象腓总神经损伤组 :选择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5月就诊 ,并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的 2 5例患者 ,男 2 4例 ,女 1例。年龄12~ 5 0岁 ,平均 34 5岁。临床表现为足背伸无力伴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检查 :可见胫前肌、腓骨长肌等腓总神经支配肌肌力减弱 ,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减退。肌电图检查提示腓总神经不全受损。有明确病史的 12例 ,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肌阵挛失神癫痫(EMA)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EMA的患儿5例,对其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以2岁零4个月至5岁起病,平均起病年龄4岁。3例以肌阵挛失神(MA)为唯一或主要发作形式,2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首发,分别于1年和3年后转变为MA;临床表现为频繁的双侧节律性肌阵挛抽动。EEG+EMG联合检查可见在EEG双侧同步的3Hz节律性棘慢波放电的同时,同步的EMG记录可见3Hz肌阵挛电活动和逐渐增强的强直性肌肉收缩电位。过度换气试验及闪光刺激均易诱发脑电一临床发作。发作间期EEG均见全导棘慢波,2例双额区尤显。治疗主要为丙戊酸钠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分别随访6个月至4年,5例均有效(4例发作控制,1例仍有些许发作伴学习困难)。结论:EMA是一种以MA为主要发作类型的儿童期癫痫综合征,EMA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观察和EEG+EMG记录,早期准确诊断,正确选用抗癫痫药物,有助于远期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7.
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30例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在3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者为9例,单侧病变者2l例,共有39病变.30例CTS患者中39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3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37条正巾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2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2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2个家系5例远端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进行神经电生理分析。方法:对2个家系5例远端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查血磷酸肌酸激酶及取一侧腓肠肌或胫前肌进行活检。对每个患者检查一侧上肢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测定,一侧下肢的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测定;两条以上的神经F波测定;至少4块以上的肌肉肌电图检查。结果:5例患者以腓肠肌或胫前肌萎缩明显,四肢反射减弱或未引出。血清肌酸激酶在1200~7500U/L。神经电生理检查MCV、CMAP、SCV、SNAP均属正常范围,EMG呈明显的肌源性损害表现。肌活检:肌纤维变性、坏死和再生活跃;伴肌间脂肪增生、浸润,血管周围无炎性细胞浸润,符合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结论: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结合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肌酶学、肌肉病理学改变及肌肉肌电图检查可确诊。神经电生理可帮助鉴别远端型肌营养不良与腓骨肌萎缩症、脊肌萎缩症;肌肉病理学可帮助远端型肌营养不良与炎性肌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两个家系4例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NPP),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4例神经均行详尽的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例1、例3及例4临床表现为反复牵拉、压迫、外伤后肢体无力和麻木;例2为例1的父亲,无临床症状体征;例4为例3的儿子.4例电生理检查均有广泛性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HNPP的重要筛查手段,及时诊断,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外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电生理检查对胸长神经卡压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临床怀疑胸长神经卡压患者10例的电生理资料。结果:所检全部患侧胸长神经支配肌前锯肌中均见失神经电位和募集反应减弱6例CMAP的LAT延长和波幅(AMP)降低。结论:电生理能对胸长神经卡压进行比较准确的术前诊断,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重复神经刺激 (RNS)是诊断重症肌无力 (MG)的首选电生理检查法 ,其中低频RNS对MG的诊断阳性率最高。现在多数实验室对低频RNS的波幅衰减值通用 >10 %或 >15 %的标准[1,2 ] 。然而目前有研究认为不同的刺激频率以及不同的肌肉 ,其波幅衰减值亦不相同[3 ]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1 资料与方法MG组 :本文 2 7例均系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我科和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科经临床确诊的病例 ,即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阳性 ,除外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和肌无力综合征等其它疾病[4] 。其中男 10例 ,女 17例。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临床疑诊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资料,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共23例,分析其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特点。结果:所有患者虽然临床发病过程、病情轻重有所不同,但23例肌电图都有异常:重点检查食指固有伸肌、伸指总肌及尺侧伸腕肌基本均有自发电位出现。18例(78%)运动传导反应异常;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异常分别是16例(70%)、17例(74%)和12例(52%);桡神经浅支感觉传导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对临床体征不明确、定位困难者,早期肌电图检查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肿瘤临床上罕见,完整的病史、体检及诊断性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与电生理检查等对其诊断非常有用。股神经肉瘤的神经电生理表现鲜有报道。我们对一例股神经肉瘤的患者行神经电生理诊断及术中肌电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0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企为临床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确诊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检测神经包括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下肢腓总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检测肌肉为第一骨间肌、拇短展肌、三角肌、胫前肌、股直肌、肋间内外肌。观察电生理参数: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及感觉神经诱发电位波幅,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肌肉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及大力募集情况。结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8例,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3例,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波幅降低6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慢4例,感觉神经诱发电位波幅降低2例,针肌电图可见神经原性损害4例,神经原性与肌原性混合损害2例。结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表现具有多样性,重症患者早期及多次电生理检测对于疾病诊断、动态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神经元病是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现将我院自1998~2 0 0 3年经肌电图、神经电图检测的6 4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6 4例为1998年5月至2 0 0 3年6月在我院神经科临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其中男性4 8例,女性16例。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4 5年。发病年龄:12~6 8岁,平均36 8岁。临床类型:肌萎缩侧索硬化6 0例;进行性球麻痹4例。本组病例全部进行肌电图、神经电图检测。肌电图检测方法:使用Da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临床和肌电图诊断32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资料,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患者30例男性,2例女性,起病年龄16岁,单侧起病28例,其中4例双侧不对称性受累。15例伴有冷麻痹。所有患者均有手指伸展时震颤和前臂斜坡样萎缩。②感觉神经传导均正常,均未见运动神经传导阻滞,运动神经传导异常主要为尺神经、正中神经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减低。③交感皮肤反应异常率45%,主要为双上肢波潜伏时延长。④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以上肢远端肌最高。结论:平山病有其特定的发病年龄及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感觉神经功能正常,正中、尺神经传导异常,且检查有助于除外正中、尺神经及臂丛神经损害,针电极肌电图对确诊本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报告20例踝管综合征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局部嵌压指标为:1.常规肌电图检查在足底肌中有阳性发现。2.足母展肌至踝上的传导时间大于6.0ms且较健侧延长0.5ms以上。3.踝管传导时间大于0.7ms,且传导速度<40.0m/s。4.EMAP衰减率大于10%。以上4项中任何一项阳性指标存在即可诊断为本病。就本病而言,神经肌电图的检查提示较其它检查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各参数评价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肌电图仪,以常规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对71例健康成人和4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肱二头肌或/和胫前肌进行自动分解肌电图(ADEMG)检测,共收集MUAP8356个,测定MUAP的5个参数:波幅、时限、转折数、发放率、棘波间隔变异系数(CIV)。结果:15例肌源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每一记录部位的MUAP数目增加;肱二头肌MUAP的波幅、时限、转折数减低、发放率增加,CIV无改变;胫前肌MUAP的各参数无显著性改变。28例神经源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每一记录部位的MUAP数目减少;MUAP的波幅、转折数及CIV增加,时限及发放率无显著性增加。结论:ADEMG检测的MUAP各参数对于评价神经肌肉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电生理检查对肩胛背神经卡压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3-2012.3期间,临床怀疑肩胛背神经卡压患者20例的电生理资料。结果:所检全部患侧肩胛背神经支配肌提肩胛肌16例见失神经电位和CMAP的LAT延长和波幅(AMP)降低,募集反应减弱17例,15例提肩胛肌轻收缩时见宽大、高频电位。结论:电生理能对肩胛背经卡压进行比较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臂丛神经损害按病因大致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 ,其主要神经电生理变化为不同水平损害及相应的肌肉上出现失神经改变的正尖波、纤颤波等[1] 。现将我院 2 0 0 0年 6月— 9月所见的 3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害的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患者男 ,17岁 ,2 0 0 0年 4月 7日因左腋下刀刺伤2 0min入当地医院治疗 ,临床诊断为 :①腋静脉不全离断 ;②腋动脉分支离断 ;③臂丛神经后束外侧束离断。经显微外科予以吻合。术后仍左手活动受限 ,肌肉萎缩 ,腱反射减退 ,左腕下垂不能背伸。于 6月 15日我院肌电图检查示 :第一背侧骨间肌、拇短展肌均有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