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和目的小细胞肺癌虽然是一种对放化疗敏感的肿瘤,但预后却很差,局限期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仅18%~32%,因而分析初程治疗后失败模式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对改善小细胞肺癌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拟总结我院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初程治疗后远处转移和局部失败的情况,并分析再程治疗的结果及意义。方法我院1974~1996年间共收治712例初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首程治疗后初次局部失败和远处转移率、不同失败模式的再程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456例病例初次治疗局部失败和/或远处转移,治疗总失败的中位时间8.4个月,2年治疗总失败率为75.0%。其中远处转移(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伴局部失败)324例,中位时间8.1个月,2年远处转移率61.3%;局部失败(局部失败+局部失败伴远处转移)194例,中位时间9.1个月,2年局部失败率为35.3%。主要转移部位依次是脑42.3%(137/324),肝32.1%(104/324),骨31.2%(101/324),肾上腺25.6%(83/324),肺14.2%(46/324),皮肤6.5%(21/324)。局部失败和远处转移后中位生存1、2、3年生存率:再程治疗组分别为5.3月、17.5%、10.5%和5.3%,未治疗组分别为3.3月、17.4%、4.3%和2.2%,再程治疗组优于未治疗组(X~2=10.28,P=0.001)。再程治疗接受化放疗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8.6月,优于单纯化疗和单纯放疗的5.1和4.6个月(X~2=5.9,P=0.053)。结论远处转移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失败模式;再程治疗能延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在病人可耐受的条件下,再程治疗应以放化疗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2.
背景和目的 小细胞肺癌虽然是一种对放化疗敏感的肿瘤,但预后却很差,局限期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仅18%-32%,因而分析初程治疗后失败模式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对改善小细胞肺癌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拟总结我院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初程治疗后远处转移和局部失败的情况,并分析再程治疗的结果及意义。方法 我院1974—1996年间共收治712例初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首程治疗后初次局部失败和远处转移率、不同失败模式的再程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456例病例初次治疗局部失败和/或远处转移,治疗总失败的中位时间8.4个月,2年治疗总失败率为75.0%。其中远处转移(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伴局部失败)324例,中位时间8.1个月,2年远处转移率61.3%;局部失败(局部失败 局部失败伴远处转移)194例,中位时间9.1个月,2年局部失败率为35.3%。主要转移部位依次是脑42.3%(137/324),肝32.1%(104/324),骨31.2%(101/324),肾上腺25.6%(83/324),肺14.2%(46/324),皮肤6.5%(21/324)。局部失败和远处转移后中位生存1、2、3年生存率:再程治疗组分别为5.3月、17.5%、10.5%和5.3%,未治疗组分别为3.3月、17.4%、4.3%和2.2%,再程治疗组优于未治疗组(X^2=10.28,P=0.001)。再程治疗接受化放疗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8.6月,优于单纯化疗和单纯放疗的5.1和4.6个月(X^2=5.9,P=0.053)。结论 远处转移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失败模式;再程治疗能延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在病人可耐受的条件下,再程治疗应以放化疗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固尔苏联合辅助通气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乙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辅助通气,甲组在乙组基础上联合固尔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O_2、PaCO_2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12h后,PaO_2上升,PaCO_2下降,甲组患儿治疗12h后PaO_2明显上升(P0.05),PaCO_2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较乙组更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中使用固尔苏联合辅助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1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认识川崎病患儿全身血管炎造成的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了解并发冠脉动脉损害(CAL)的高危因素,以及IVIC和ASA联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131例患儿分为并发CAL组和未并发CAL组,以及1VIG和ASA联合治疗组和单用ASA治疗组,分别从WBC、PLT、SR、Hb、热程、是否复发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热程超过2周、双峰热、血小板减少症和KD复发是KD并发CAL的高危因素,而联合治疗可以使川崎病并发CAL的发生率降至9.35%。结论 对热程超过2周、双峰热、血小板减少症和KD复发的患儿,需高度警惕并发CAL,IVIG和ASA联合治疗为目前有效缩短热程、降低CAL发生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长期氧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Pa CO2、PaO_2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a CO2、PaO_2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中给予长期氧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其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患儿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兰考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HMD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NCPAP治疗,给予观察组PS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_2/FiO_2)、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和康复进程。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PaO_2/FiO_2、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压力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HMD,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缩短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长期家庭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孟津县公疗医院收治的9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家庭氧疗、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家庭无创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1 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aO_2、PaCO_2)及心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及心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及心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66例长期慢性缺氧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了血气分析与血浆睾酮值的检查,结果发现:(1)长期慢性缺氧的COPD患者的血浆睾酮值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病程的延长,其血浆睾酮值逐渐下降。(2)半数以上的COPD患者PaO_2低于10.7kPa;血浆睾酮值与PaO_2间有显著的正相关。PaO_2大于10.7kPa患者的血浆睾酮值显著地高于PaO_2小于10.7kPa者。本研究揭示了COPD低氧血症与血浆睾酮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由低氧血症引起的病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谱抗蠕虫新药丙硫咪唑(Albendazole)临床试用于治疗严重的囊虫病已初见效果。但各地治疗病型、疗法、效果有所不同,为探讨较理想的治疗方案,现将作者1983年起收治的44例囊虫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①男29例,女15例,年龄6~54岁,12岁以上43例。②病程5月~18年,其中1~10年42例。曾用其它药物治疗观察2年以上无效5例,有绦虫病史11例(25.0%)。③单纯皮肌型10例,除皮下结节外一般无明显症状;34例脑囊虫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7例红皮病的临床特点、诱因和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年来住院治疗的47例红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男30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5岁~77岁,平均年龄48.1岁,以41岁-55岁为最多,占35.6%。其中银屑病所致者为47%,药物过敏所致为23.4%,不合理的治疗和滥用药物是诱发和加重红皮病的重要原因,长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对不明原因的红皮病诊断很重要。结论红皮病大多与原发病的不合理治疗及药物滥用有关,加强临床医生专业培训和医药广告宣传的监管是防范红皮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分析32例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阻抗血流图资料,并与右心导管检查相对照,结果表明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阻抗基本波形为多峰递增波,波峰延迟为其主要特点,延迟的程度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肺栓塞(PT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9例急性PTE老年患者(>70岁)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急性PTE患者中,表现为不典型胸痛5例,呼吸困难3例,活动后气短1例,首诊误诊率为66.675。D-二聚体大于500mg/L者8例(占88.89%),血气分析异常者7例(占77.78%),3例核素肺扫描和6例肺血管增强CT均有PE诊断依据。9例患者血液动力学均稳定,经抗凝、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治疗,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急性PTE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急性PT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急性肺栓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1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经急诊肺动脉造影确诊后,立即采取选择性肺动脉插管溶栓、吸栓、碎栓、解痉、球囊扩张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肺动脉楔压、肺动脉开通率、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其中10例明确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再行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13例肺动脉造影全部为肺动脉主干或2个以上分支栓塞,介入治疗后肺动脉开通率80%~90%3例,91%~95%8例,完全开通3例;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全部在90%以上,肺动脉楔压下降至25mmHg以下10例,25-30mmHg3例,血氧饱和度即刘改善,恢复至90%~95%9例,96%~100%4例.PaO2 90-95mmHg3例,〉95mmHg者10例,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完全消失11例,明显战轻2例。结论 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具有显著疗效,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外科治疗在肺转移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手段在肺转移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肺转移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肺转移瘤病人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与原发肿瘤相同。均获随访,随访率100.0%。1a和3a生存率为96.3%和74.6%,中位生存期38个月。合并脑和骨转移8例病人,1a和3a生存率为75.0%和31.3%,中位生存期24个月。再次出现肺转移瘤病人9例,再次发生率为33.3%,其中8例施行2次手术,1例施行3次手术,1a和3a生存率分别为88.9%和77.8%,中位生存期为48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外科治疗手段在肺转移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可有效的提高长期生存率。对于同时存在其它部位转移病灶的肺转移瘤病人,只要其它器官的转移瘤得到有效控制,不应作为外科治疗的禁忌症。对再次复发的肺转移瘤病人外科治疗仍可有效的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的认识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北京安贞医院1997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9例I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IPAH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14例(35.9%),女25例(64.1%);平均年龄(29.7±16.4)岁。临床表现主要有活动性呼吸困难/气促(90.9%)、胸闷(72.7%)、胸痛(30.7%)、咳嗽(41.0%)、乏力(48.7%)、晕厥(35.9%)、发绀(28.2%)、双下肢水肿(43.6%)等。超声心动图检查示39例肺动脉收缩压(SPAP)平均为(88.8±24.2)mm Hg,37例右心扩大,2例右心正常。肺动脉造影检查36例表现为中心型肺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纹理稀疏紊乱,3例未见明显异常。15例患者在右心导管下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肺动脉收缩压平均为(77.6±27.83)mm Hg,3例阳性,阳性率为20.0%。入院时24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1.5%,平均误诊时间为(26.0±24.5)个月。2008年4月前21例患者中20例给予一般内科治疗,1例肺移植。其后18例中13例给予西地那非等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亡率5.1%。结论 IPAH临床上少见,以中青年居多,女性多于男性,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造影等有较大诊断价值。右心导管检查及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有待进一步推广。治疗上应尽早应用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45例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 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4~88岁,平均年龄(69.00±12.79)岁,其中内科患者36例,占80%,外科患者9例,占20%。临床表现为胸闷38例,气促20例,休克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10例,胸痛7例,心悸8例,咯血2例,晕厥1例,30例以上同时有2个以上上述症状。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疾病、骨折或骨折手术、吸烟、卧床超过3 d、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本组患者中,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39例,均为肺血栓栓塞症,心脏彩超确诊1例,通过手术取栓确诊1例,病情危重通过临床综合分析讨论诊断4例。D-二聚体阳性率达93%,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静脉彩超及血气分析均有一定特异性改变。6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取栓术后昏迷不醒家属放弃治疗,其余进行了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 结论 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溶栓与抗凝治疗可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胎粪吸入性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儿给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10 h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和肺动脉压力。结果:10h后试验组患儿生存率为85%,高于对照组患儿生存率65%;试验组治疗后氧合指数与肺动脉压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氧合指数与肺动脉压力。结论:高频震荡通气可以改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氧合指数,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睡眠低通气致肺动脉高压的认识.方法 对一家系4例睡眠低通气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为同胞兄弟姐妹,其中2例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病例(例1、例2),2例为经家族史追踪了解到的已故患者(例3、例4).结果 4例中3例(例1、3、4)误诊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1例(例2)误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例1、2均经多导睡眠图(PSC)监测发现睡眠持续肺泡通气不足伴随长时间睡眠低氧而明确诊断.肺功能检查均显示最大吸气压(Pimax)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51.5%、20.9%)、最大呼气压(Pemax)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51.3%、29.6%)下降,口腔闭合压(PO.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141%、133%)代偿性增高,证实呼吸肌肌力下降,推测为神经肌肉疾病.2例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其后长期进行家庭夜间无创通气治疗,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分别于出院后22、12个月随访,PSG示睡眠持续肺泡通气不足伴随长时间睡眠低氧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患者,PSG监测和Plmax、Pemax、PO.1等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长期家庭夜间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因睡眠低通气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刘建东 《中外医疗》2013,(18):23+25-23,25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及肺栓塞的诊断程序与治疗对策。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结论心动图正常者11例,右室扩大10例,肺动脉高压、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有19例,血气分析pH〉7.45者有12例,PaO2〈80mmHg有38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量增多9例,血沉加快8例,血总胆红素增高10例。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有5例治愈,6例显效,7例好转;2例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0.0%。而对症治疗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结论肺栓塞临床病症复杂,临床早期确诊并采用溶栓抗凝治疗对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和死亡率。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以来诊治的11例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肺栓塞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易漏诊和误诊。D-二聚体大于500 ng/dl者占91%,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100%,UCG有典型改变者占88%,螺旋CT肺段动脉以上动脉血栓者占100%。3例接受溶栓治疗,所有病例均接受抗凝治疗。结论:血气分析、D-二聚体、UCG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初筛检查,发生大块肺栓塞且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溶栓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