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经眉“锁孔”显微手术治疗大型或巨大型垂体腺瘤的入路方法,以期提高手术效果。本组15例,其中全切11例,其余4例因肿瘤包裹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或侵犯下视丘而作次全切除。所有病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均无感染。作者认为“锁孔”手术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直视下手术有助于视神经、视交叉及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保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93例(微腺瘤93例,大腺瘤301例,巨大腺瘤99例),其中经唇下-鼻中隔入路345例,经鼻小柱-鼻中隔入路99例,经单鼻孔入路4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9例(54.6%),次全切除117例(23.7%),部分切除107例(21.7%);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占86.7%(268/309),内分泌指标改善者占73.8%(259/351),出现并发症43例(8.7%).结论: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大型垂体腺瘤可以采用分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垂体腺瘤是颅内一种较多见的良性肿瘤,但因肿瘤周围有下丘脑、视交叉、第三脑室等重要结构,传统开颅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经鼻蝶窦手术与传统经颅手术相比,头面部无切口,创伤小取瘤方便合并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由于切除范围比经颅手术彻底,对视觉功能的改善更优于经颅手术,目前已逐渐取代了经颅手术[2]。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2006年4月垂体腺瘤采用经鼻蝶窦显微手术65例,明显提高了手术全切率,降低了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为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8年底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323例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技巧,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及视野好转率达94%,内分泌症状改善达82.5%.肿瘤全切率76.8%,次全切除15.9%,大部切除7.3%.结论: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乖体腺瘤疗效满虑,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低等优点,可作为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垂体腺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临床上大腺瘤以影响视力视野为主,小腺瘤以影响内分泌功能为主,内科治疗少数能改善症状,但停药后可能肿瘤增大,大部分需手术治疗.上世纪80年代前,国内手术方法是经颅手术切除肿瘤,仅适用于大腺瘤,80年代后开展了经唇下经蝶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取得了较好效果.我科在经历经颅/经唇下经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术式后,于2003年3月至今采用单鼻孔入路经蝶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技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大腺瘤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索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效果。方法:1993年3月至1999年6月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患54例。结果:全切除36例(66.7%),大部分切除12例(22.2%),部分切除6例(11.1%)。随访35例,随访时间7-34个月,其中31例视力视野恢复正常,MRI扫描鞍上结构恢复29例。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9例(16.7%)和脑脊液漏7例(12.9%)。所有病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结论: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因为能迅速解除肿瘤对视神经和下丘脑的压迫。术后放疗效果有待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38例复发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选择问题.方法 对38例复发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再次手术,γ-刀治疗4例,PRL腺瘤药物治疗2例,未治疗PRL腺瘤1例.结果 31例再次手术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药物治疗PRL腺瘤2例中PRL下降至正常,肿瘤缩小;γ-刀治疗4例中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大小无变化;未治疗的PRL腺瘤1例,6年复查CT/MRI大小无变化,PRL检测在稍高水平,仍在观察中.结论 手术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的辅助疗法,它能减小腺瘤的体积使激素水平恢复;放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体积缩小、激素水平下降.对再次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对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的肿瘤尽量切除,视神经与肿瘤的距离应〉5 mm,以便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叶锦平  秦力 《浙江医学》1999,21(3):170-172
垂体腺瘤如向鞍隔、硬脑膜、颅骨、邻近的静脉窦等部位侵袭生长,即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由于临床上发现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瘤体一般都比较大,在鞍区又呈浸袭性生长,与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海绵窦、垂体柄及视丘下部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因而全切除难度较大,切除不彻底术后容易复发。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浸袭性垂体腺瘤18例(占同期垂体腺瘤的18%),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彭其斌  徐同江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429-1430
垂体腺瘤为良性单克隆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5%,人群发病率16.7%左右。多年来其发病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垂体细胞自身缺陷,肿瘤起源于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丧失;二是垂体肿瘤起源于异常的生理性调节,下丘脑促垂体释放激素异常正向调节、垂体异常表达的旁分泌因子的刺激以及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的缺失均可导致垂体细胞过度增殖。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上述两种学说逐渐趋于统一: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异常有关。本文主要就下丘脑促垂体释放激素在垂体腺瘤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途径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罕见的斜坡异位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经病理证实为斜坡异位垂体腺瘤进行观察,简要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神经影像、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紊乱或/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影像检查均显示斜坡部位块影.1例术前诊断为异位垂体腺瘤;1例术前误诊为脊索瘤.均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1例镜下肿瘤全切,术后激素水平降至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1例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治愈后失访.结论 斜坡异位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或/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颅脑MR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尽管罕见,斜坡部位肿瘤的鉴别诊断也应考虑此类肿瘤;手术全切肿瘤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垂体腺瘤不仅会产生内分泌紊乱的症状,而且常引发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垂体瘤与性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重视,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垂体肿瘤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关。治疗上应首先治疗垂体肿瘤原发病,在肿瘤被切除或控制后,则可选择补充睾酮或应用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治疗性功能障碍。本文就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5例,对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81例,缓解未复发20例,复发12例,病死2例;微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混合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P〈0.05);全切和次全切的治愈率均高于部分切除患者的治愈率(P〈0.05);具有基础内分泌功能性腺瘤是术后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非功能性腺瘤(P〈0.01)。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效果好,其临床疗效与肿瘤的大小、功能类别、切除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3%~23.5%[1]。随着内分泌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CT、MRI等先进影像学检查的引进和应用,使垂体腺瘤得以早期诊断,经鼻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瘤,使垂体瘤疗效明显提高,致残率和病死率降低。据国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动眼神经瘫卒中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方法:5例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1例从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术中注意充分松解动眼神经。结果:6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及颅内感染和脑脊液漏,术后3周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动眼神经瘫均在1周内完全恢复,2例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3月内全部复查头MRI未见肿瘤影。结论:尽早手术能使被挤压的动眼神经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可以减轻肿瘤对下丘脑及视神经的损伤,并纠正内分泌失调对各大系统的不良影响;合理的手术入路也是影响愈后的关键,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可以清楚地暴露鞍区的3个解剖间隙,使这些部位的肿瘤可在直视下全部切除,不但视神经和视交叉减压充分,动眼神经减压也充分,对垂体瘤卒中治疗更彻底,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min,肿瘤全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全部恢复良好,病人视力迅速好转,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缩短了手术路径,暴露所需时间短,创伤小,是一种处理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肿瘤的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垂体腺瘤术后尿崩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42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尿量变化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对性别、年龄、内分泌功能、肿瘤大小、术式、复发与否等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术后尿崩发生的相关危险性。结果术后尿崩症的发生率为21.0%,均是一过性尿崩,ACTH腺瘤、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尿崩发生的危险系数分别是4.335和0.222。结论尿崩症是垂体腺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ACTH腺瘤、手术方式是术后尿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巨大型垂体腺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及部位分别采用经蝶、经额下、额下经蝶、扩大经蝶、扩大额下硬膜外、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并在显微镜下配合电磁刀实施手术治疗。结果: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全切19例,近全切10例,大部切除7例,复发4例;病死l例。平均随访2年,证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依据巨大型垂体腺瘤的不同位置及生长方向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显微手术结合电磁刀是安全切除肿瘤、保护下丘脑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手术全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28例垂体腺瘤患者,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4岁-48岁,平均36岁。以视力障碍起病15例,月经紊乱、闭经、泌乳5例,性欲减退2例,头痛6例。MRI检查肿瘤最大直径≥2cm者13例;最大直径≥4cm者15例。其中19例经翼点入路,6例经额下入路,3例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肿瘤。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视交叉前间隙、视神经外侧间隙和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神经结构和防止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 16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术中垂体柄保留13例,断裂9例,未见垂体柄6例。术后14例患者有多饮多尿,11例3个月内恢复,3例持续一年以上;8例患者有血钠紊乱,6例在3周内恢复;3例术后视力障碍加重;4例手术对侧肢体瘫痪2周以上;死亡3例。术后随访3-15个月,14例术后能参加日常工作,6例生活自理,5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防穿通动脉的损伤,是大型垂体腺瘤全切除并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 总结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7年9月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29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除术后瘤腔再出血2例,术后并发心肌梗死死亡患者1例外,其余患者均治愈.肿瘤全切率约为81.2%,93.5%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较术前有改善,内分泌症状改善率达到85.9%.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云生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3):190-190,192
目的 比较常用垂体腺瘤经颅手术入路优缺点。方法 采用额外侧入路,开颅后由额外侧抬起额叶底部,一般不必切断嗅神经,显露视交叉前间隙,切除垂体腺瘤。结果 21例垂体腺瘤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无死亡,效果良好。结论 额外侧手术入路有以下优点:①不损伤嗅神经;②显露视交叉前间隙角度理想;③手术损伤小,耗时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