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14例开角型青光眼误诊分析骆方仁(无为县卫校238300)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情发展缓慢,中心视力晚期才受损,故常使病人忽视并易被医师漏诊,而致不可挽回的后果。笔者曾收治此类病人14例(17只眼),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自1990年...  相似文献   

3.
韦育江  高翔 《华夏医学》2003,16(1):130-133
开角型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其治疗包括药物及手术两种方法,有效可大大降低致盲率,笔者将近年来该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作一前瞻性的评价。方法:采用倍频Nd:YAG激光治疗临床用药物不能控制病情发展的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病例共22例38眼,所有眼均接受180°,小梁成形术,50个光凝点,结果:随访期内眼压平均下降0.75kPa(5mmHg),术后6月治疗成功率为86%,结论:激光小梁成形术是药物控制不良的开角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措施,治疗参数可选择,光斑直径50μm  相似文献   

5.
肖文星 《中外医疗》2010,29(3):94-94,96
目的探究苏为坦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效果。方法用苏为坦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或者是已经使用过其他药物,但并无好转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129眼。每晚点药1次,每次1滴。将连续点药后1,4,12周的眼压与基线眼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观察血压、心率等全身及局部副作用及其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使用苏为坦滴眼液后眼压明显下降。连续点药1,4,12周眼压下降分别为(6.78±3.45)mmHg(,5.92±4.29)mmHg(,5.88±4.12)mmHg,P〈0.05;降压有效率分别为96%,94%,91%。用药后1,4,12周降压效果比较。用药前后,视力、视野、视乳头杯盘比、血压均无明显改变。有结膜充血的轻度不良反应患者14例,不妨碍继续用药。结论使用苏为坦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良好,对于第1次使用或者已经使用过其他药物的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效果明显,并无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状况。方法以菏泽一个农村1166人为对象,调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项目包括:调查问卷、视力、裂隙灯检查、非接触眼压计测定、眼底、视野。结果应答率为86.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为1.29%。结论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是防盲的重要课题,应当加强宣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方法 对18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检查Glodmarin压平眼压.Octopus视野.眼底,视力、血糖、血压等.结果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2型糖尿病发生率10.4%,其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高,但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 2型糖尿病与开角型青光眼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视神经视网膜疾病的视反应时间(VRT)改变的特性,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诸如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毒性视网膜病变等均表现定量光应激试验时值延长.本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和视力健康者进行VRT测定,目的是探讨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以作为早期POAG辅助诊断手段的可能性.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12月-2006年4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4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房角镜情况:房角结构全部可见13眼,可以看到巩膜突25眼,只能看到全部小梁和光切线移位9眼。②首次就诊确诊16眼,误诊31眼。误诊情况如下: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4眼,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的9眼,误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眼,已行周边虹膜切除后残余性青光眼4眼。③有急性发作者17眼,没有急性发作者30眼。④入院时的眼压平均为(49.54±4.48)mmHg,随访2年后的平均眼压为(16.25±4.86)mmHg,均没有用药。经统计学处理,手术前后的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具有窄房角,眼压升高时小梁网开放;可以有急性发作,容易误诊;临床的确诊要靠房角镜检查;要按开角型青光眼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其相关遗传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被认为与遗传有关的常见眼病。其遗传机制十分复杂,很多基因被认为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有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其遗传基因的研究,以明确其机制以及在基因水平对本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对该病的相关基因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32例、6 0眼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症状不明显 ,治疗效果不显著 ,有并发症。结论 :青少年近视度数加深者或高度近视者应警惕是否伴有青光眼 ,并应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13.
李威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23-24
目的探讨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眼压变化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群中近视情况,并比较它们与眼压的关系。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近视率达78.72%,远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2.22%(P=0.0140),近视率差异只要由高度近视引起(P=0.0056),中低度近视和正常视力在两组间的分布并无差异。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5眼中有5眼眼压未增高。结论高度近视可能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对于眼压正常的高度近视者不能忽视对其可能并发POAG的相关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对36例48眼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视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视力提高者25眼,占52.08%;不变者18眼,占37.5%;下降者5眼,占10.41%。眼压控制在15minHg以下者22眼,占45.83%;15mmHg~24mmHg间者16眼,占33.33%;眼压升高者10眼,占20.83%;视野缩小5眼,占10.41%。结论: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应积极采取手术,并结合药物治疗,以免视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an SH  Su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8-120
目的研究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对63例(85眼)药物控制眼压不良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SLT治疗,采用532nm波长、Q开关、Nd:YAG激光在下方180。范围的小梁网上做(50±5)个相邻但不重叠的激光斑,能量0.6~1.8mJ。治疗前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保持不变。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h、2h、1d、7d、14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眼部检查。结果SLT治疗前平均眼压为(25±4)mmHg(1mmHg=0.133kPa),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1d平均眼压下降8.1mmHg(32.0%),7d下降5.6mmHg(22.1%),14d下降4.7mmHg(18.6%),1个月下降5.5mmHg(21.7%),2个月下降5.1mmHg(20.2%),3个月下降5.9mmHg(23.3%),6个月下降5.2mmHg(20.6%),9个月下降4.0mmHg(15.8%),12个月下降4.2mmHg(16.6%),18个月下降3.8mmHg(15.0%),24个月下降3.3mmHg(13.0%)(P〈0.01或0.05)。不良反应轻微,包括结膜充血、轻度前房反应和短暂眼压升高。结论SLT可以有效、安全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引起视乳头凹陷萎缩和视野缺损,最后可导致失明的一种眼病。本病发病隐蔽,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故不易被察觉,而视野逐渐缩小,最后视力不可逆的完全丧失。据估计,全球有5300万POAG患者,我国有2700万POAG患者[1],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巨大痛苦和损失。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了解POAG的流行病学状况对此病的防治显然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POAG的流行病学国内外研究现状。1 POAG的发病率POAG的发病特点是发病隐匿,病程长,诊断困难,且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是一致盲率较高、病因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的眼病。为了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甲襞微循环变化 ,我院眼科于 1990年~ 1993年分别对 6 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 6 0例白内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进行了观察 ,并以甲襞微循环变化作为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高眼压 (但有 15例是低眼压型 ,眼压 <2 6 6kPa) ;视乳头凹陷和视野缺损。白内障患者诊断标准从略。1 2 性别与年龄 青光眼患者男性 37人 ,女性2 3人。年龄在 4 1~ 6 5岁 ,平均年龄 53岁。白内障患者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及12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最大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平均流速水平(VM),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及8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RI及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PSV、EDV及V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检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上述统计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较大,各动脉血流均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开角青光眼又称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其主要特点是在高眼压状态下,前房角仍宽而开放。导致眼压升高的原因与前房角之小粱网阻滞有关。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所发病率和致盲率都很高。我院2005年8月引进了美国科以人公司“DUET”双多波长眼前节激光系统(532脉冲激光+YAG激光)对开角型青光眼32例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