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科护生毕业实习末期临床实习行为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臧爽  李红丽  杨凡 《护理学杂志》2007,22(17):49-51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末期的临床实习行为,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生临床实习行为评价表于临床实习的第10个月对护理学院8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行为总体均分为3.73±0.47;其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操作技能领域评分依次为3.33±0.67、3.93±0.46、3.89±0.57.结论 护生在实习末期的行为表现总体较满意,在情感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的行为表现较好,而认知领域的行为表现稍差.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应加大对护生认知领域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表现,为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比例分层从全国142所护理本科高校中抽取22所毕业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1074名,实习中期935名),采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我国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和中期临床实习表现总分分别为(3.70±0.43)和(3.68±0.4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初期和中期各维度得分顺序一致,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专业和自我发展(4.07±0.48,3.95±0.50),得分较低的是教学指导(3.63±0.51,3.62±0.53)、临床护理(3.58±0.55,3.59±0.58)和科研(3.19±0.74,3.25±0.72);仅专业和自我发展维度得分实习初期显著高于中期(P〈0.01)。结论我国护理本科生在实习初期和中期临床实习表现一般;护生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及保护患者隐私方面表现较好,但在教学指导、整体化护理和科研方面表现相对较差,临床护理教育者要加强护理本科生这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关怀行为表现及临床教师教学策略对护生关怀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护生关怀行为量表和关怀照护教学策略问卷,对213名实习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关怀行为平均得分为53.09±7,68;护生认为临床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为教师以身作则(27.7%)、小组讨论(23.9%)、案例分析(19.2%)、关怀团体(15.5%)、写实习心得(13.6%);影响专科护生关怀行为的主要教学策略为以身作则、小组讨论及关怀团体(均P〈0.01)。结论护生关怀行为表现仍需提高,实施多元教学策略可提高护生的关怀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式,为改进相关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对68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CERQ总分为110.10±11.39,9种调节策略得分9.19±2.68~14.34±2.72,排序前3位的情绪调节策略为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接受;在校护生自我责难、接受、沉思、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5种策略得分显著高于实习护生(均P〈0.01),灾难化策略得分显著低于实习护生(P〈0.05)。结论护生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较多运用积极认知策略;实习护生较在校护生更多运用灾难化策略;在校护生比实习护生更频繁运用自我责难、接受、沉思、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的策略。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护生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能力培养,尤其是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生,使之能以更多积极性策略应对负性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的信任度及实习期间对临床教师的信任度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自制信任度临床带教相关影响因素问卷,对在上海市7所医院实习的11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ITS得分为37~93(63.8±10.1)分;16.7%护生表示信任教师,59.6%比较信任,19.3%说不清,1.8%较不信任,2.6%不信任。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方式与技巧、师生关系及教师人际情况影响护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均P〈0.01)。结论大多数护生对教师比较信任,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方式与技巧、师生关系及教师人际情况均为影响护生对其信任度的因素。临床教师需提高个人素质,改善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技巧,增强与护生的有效沟通,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9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赏识教育。结果护生转科时其护理程序综合技能交叉考核成绩为(88.5±5.5)分,出院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率为95.0%±3.0%,护生对实习病区的各项满意度均较高。结论赏识教育可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实习阶段护生的伦理道德行为表现,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有效培养护生伦理道德素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即将毕业的34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伦理道德行为总分为(151.19±14.51)分,护士伦理道德行为显著低于带教教师教授行为(P〈0.01),护生伦理道德行为与带教教师教授行为及护士群体道德行为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护士群体的示范作用、带教教师的教授、行为示范与言语示范的差异、示范行为和行为标准的不完全一致等是影响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应加强临床带教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护士群体的伦理道德素质培养,指导护生正确应对临床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咏连  谈晶 《骨科》2017,8(5):403-406
目的 评价体验式学习对脊柱侧弯专科实习护生其康复护理认知及护理态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12月的36名本科实习护生及2016年1~12月的34名本科实习护生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实习生护理实习计划进行学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穿插以"护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依次经历感知、体验与反思、总结与应用三阶段的体验式学习,采用医院成熟应用的护理认知调查问卷调查护生的护理认知的改变,考察指标包括脊柱侧弯专科理论得分、操作技能得分、康复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结果 3周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对脊柱侧弯的专科理论得分、操作技能得分、康复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分别为(90.91±4.11)分、(88.62±5.12)分、(52.86±4.62)分、(84.79±8.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4.09)分、(80.78±4.67)分、(45.83±7.30)分、(68.91±7.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体验式学习的模式有利于实习护生对脊柱侧弯病人护理态度的转变,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康复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不同学历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压力源和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为实习教学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临床实习的90名不同学历护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压力源总均分为1.05±0.46,处于中度压力水平;其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同学历护生的压力源(除出现差错的可能外)和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实习护生的压力,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问题学习模式专科护理教案的编写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模式(PBL)专科护理教案的编写及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临床教师编写PBL专科护理教案,选取42名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分为五组分别在内、外科5个病区实习,采用PBL专科护理教案带教。6周后自制问卷了解护生对教案的评价。结果护生对教案整体评分为1.70&#177;0.45~1.88&#177;0.27,教学效果评分为8.77&#177;1.20~9.32&#177;1.02,对PBL教学方式肯定率45.00%~95.00%。结论护生对PBL专科护理教案整体水平及采用该教案进行临床教学评价较高,教学方式和内容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