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儿童角膜混浊的治疗。方法 :采用穿通角膜移植术治疗 2岁~ 14岁不同原因所致角膜混浊 2 1例2 1只眼。结果 :术后植片总透明率为 71 14 %。其中 ,角膜炎和外伤致角膜混浊者为 80 %。视力提高率为 61 9%。脱盲率为 5 2 3 % ,排斥反应率为 2 8 5 7%。结论 :儿童期穿通角膜移植术由于儿童眼球解剖特点 ,护理及检查上的困难 ,使之较成人难度大 ,成功率低 ,各方面技术要求较高。但儿童角膜移植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植片衰竭和排斥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PK)手术患者中,影响角膜植片存活和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224只眼PK手术的临床资料,以Kaplan Meir方法计算其预期10年植片存活率及10年植片无免疫排斥存活率,对各因素水平间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其差异,计算不同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R),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价各因素对植片存活率的影响。结果:224只眼总预期10年存活率和预期10年无免疫排斥存活率分别为81.4%和78.2%。与植片衰竭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再次移植、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虹膜前黏、虹膜后黏连、手术时间长(≥90min)和受者年龄大(≥60岁)等。与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和手术时间长。Cox回归模型显示只有角膜血管化(RR=2.46,P=0.04)、再次移植(RR=5.67,P<0.01)、无晶状体眼(RR=3.64,P<0.05)、人工晶状体眼(RR=6.83,P<0.01)、虹膜前黏连(RR=2.76,P=0.05)和虹膜后黏连(RR=3.12,P=0.05)为角膜植片10年存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PK手术植片衰竭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再次移植、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虹膜前或虹膜后黏连;与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及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排斥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PKP术后排斥反应的患者54例(56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西医抗排斥反应治疗,治疗组28例在相同抗排斥反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34±0.62)天,短于对照组的(10.07±3.24)天(t=4.255,P〈0.01).结论 加用中药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局部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24例32例,术前角膜无血管组的排斥反应治愈率为80.0%,平均治愈时间为9.6d;术前角膜有血管组的排斥反应治愈率为55.6%,平均治愈时间为15.2d;总治愈率为59.4%,平均治愈时间为12.4d。用地塞米松局部结合全身治疗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穿透性大植片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大病灶的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用 >9mm直径的角膜移植片行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 1 1例 ( 1 1只眼 ) ,并与 6~ 7mm直径角膜移植组 1 5例( 1 5眼 )进行对照。 结果 两组角膜透明率均为 1 0 0 % ;裸眼视力≥ 0 .5者大植片组有 8眼 (占72 .7% ) ,小植片组有 5眼 (占 3 3 .3 % ) ,大植片组视力恢复优于小植片组 (P <0 .0 5)。术后 1 2个月角膜散光的发生率大植片组较小植片组低 (P <0 .0 5)。大角膜植片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治疗难度。 结论 治疗角膜病变范围较大的角膜病患者 ,采用 >9mm直径的角膜植片行角膜移植的手术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透明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探讨其临床变化规律 ,以提高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连续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病例 10 4例 10 7眼 ,在术后 1月、3月、6月、12月、18月、2 4月、36月角膜病专科门诊随访 ,除常规检查外 ,重点检查患者角膜的透明状态、植片内皮细胞以及并发症。结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 1月 10 7眼中82眼透明 (76 .6 % ) ,术后 6月 90眼中 6 9眼透明 (76 .7% ) ,术后 12月 81眼中 5 1眼透明 (6 3% ) ,术后 2 4月 4 0眼中 2 6眼透明(6 5 % )。与此同时患者的视力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尤以角膜透明者视力增加明显 ;术后 1月角膜透明 82眼中有 6 7眼矫正视力 >0 .1(82 % ) ,术后 3月 6 3眼中有 5 9眼矫正视力 >0 .1(94 % ) ,术后 6月 6 9眼中有 6 6眼矫正视力 >0 .1(96 % )。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因角膜病盲患者的重要手段 ,排斥反应是影响角膜植片透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 88眼 ,分别按有无术后排斥反应、术前疾病种类及病变程度分组观察。结果 :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组术前植片与术后 1年对比变化明显 (P <0 .0 1) ;排斥反应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对比变化显著 (P <0 .0 1) ;不同疾病及病变程度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术后 1年内角膜内皮细胞的各项数据明显改变 ,而且与术后排斥反应及术前疾病种类、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 角膜移植手术是重要的复明手术之一,是继白内障手术之后的又一重要复明手术,虽然在18世纪就已有更换混浊角膜治盲的想法,但其进展非常缓慢,直至20世纪下半叶,Townley Paton创建了纽约眼库,角膜移植术才广范地、成功地用于临床。国内近十年来,眼库在各地相继建立,且角膜移植术普遍在显微镜下操作,其技术水平和手术效果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术后排斥反应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我们对病变位于角膜缘周围的44  相似文献   

9.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使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免疫排斥反应已成为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总结了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病例共17例17眼,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其发病高危因素与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眼科主要复明手术之一,它不仅为了增视,而且在感染及外伤等病例,往往也兼作治疗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并非所有穿透性角膜移植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常会由于种种原因致角膜植片混浊而导致失败。本文通过56例57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分析,探讨术后角膜植片混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以了解树突状细胞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X-62 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的分布.结果 术后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基质增厚.排斥反应发生率100%.正常角膜组织中未见OX-62 树突状细胞分布,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角膜上皮层中有阳性细胞表达.脾脏阳性细胞表达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OX-62 树突状细胞出现在移植后发生排斥的角膜组织中,角膜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角膜移植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及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机理。方法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对12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81.7%(49/6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6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58.3%(35/6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缺血半暗带及时间窗有重要意义,抢救半暗带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②进展性卒中与完全性卒中的区别在于病程的进展速度,时间窗可能延长。③尿液酶能溶解血栓,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抑制GMP-140的释放,阻止血栓形成的进展。低分子肝素使抗血栓作用与抗凝作用相分离,二者合用,作用互补,风险降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三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早期行张口训练以恢复咀嚼功能;3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目定术,术后颌间牵引固定三天。均追踪观察6月~2年。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不影响咀嚼功能,达到下颌骨对称性外形以及下颌骨在三维空间平面的良好运动,张口度基本正常。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髁突骨折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三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早期行张口训练以恢复咀嚼功能;3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颌问牵引固定三天.均追踪观察6月~2年.结果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不影响咀嚼功能,达到下颌骨对称性外形以及下颌骨在三维空间平面的良好运动,张口度基本正常.结论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髁突骨折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孔磷酸三钙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骨细胞生长情况。方法:85例跟骨骨折患者中,采取传统切口钢板内固定57例,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28例,其中75例使用磷酸三钙植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内固定,并在原植骨区取极少量骨组织标本再次行组织学观察,比较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传统切口钢板内固定和小切口内固定植骨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小切口内固定未植骨患者(P〈0.01)。植骨后新生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增生活跃,骨细胞分化成熟,密度增大,骨小梁密度增宽,骨小梁间纤维组织增生伴毛细血管增生。结论:多孔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强度和骨传导作用,其降解效应与骨组织的改建塑形基本同步,降解速度适中,骨愈合后接近与正常骨组织,性能稳定,组织学照片显示新骨生成良好,与原骨组织相似。  相似文献   

17.
TLR2在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动态检测大鼠角膜组织TLR2 mRNA的表达,研究TLR2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四组:正常对照组(N)、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A)、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03)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激素抗排斥组(C),A、B、C三组大鼠给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并用排斥反应指数评分;分别于术后第5、7、9天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动态观察角膜组织TLR2 mRNA的表达.结果 术后随时间变化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混浊、新生血管生长.B组大鼠角膜排斥反应指数平均在术后第7天符合排斥反应的诊断并获病理学支持:A组和C组大鼠角膜的排斥反应指数计分未达到诊断标准.正常的角膜组织可见TLR2 mRNA表达;三个手术干预组TLR2 mRNA表达差异倍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TLR2 mRNA的表达较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显著增加,激素抗排斥组角膜TLR2 mRNA表达较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TLR2可能作为天然免疫识别受体识别移植抗原,参与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 2 (TLR2) in graft rejection following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and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LR2 mRNA in the corneal graft. Methods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was performed in 3 groups of rats for orthotopic autologous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group A), allograft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group B), or allograft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with hormone treatment (C). The transparency and neovascularization of the cornea were observed using a slit-lamp microscope and scored according to the rejection index, with normal cornea serving as the control. The corneal tissues were sampled at 5, 7, and 9 days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for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detection of TLR2 mRNA expression using RT-PCR. Result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edema, opacities and neovascularization of the comeal graft occurred after the operation in all the groups. Seven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rejection index of group B, but not that of groups A and C,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graft rejection with also support by histopathological evidence. The expression of TLR2 mRNA was detected in normal corneas and augmented in the corneal grafts in the 3 transplantation groups. TLR2 mRNA expression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the expression in group C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As the recognition receptors of native immune system, TLR2 in the rejected corneal grafts may recognize the allograft antigen and play a role in acute graft rejection after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手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手术的93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肛门排便功能情况、并发症,采用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93例中肛门排便功能优良者87例(93.55%),差者6例(6.45%),有并发症者14例(15.05%),其中直肠黏膜脱垂2例,肛门狭窄4例,粪便潴留2例,大便失禁6例,93例均治愈.结论 详细周密的围手术护理,高超的手术技巧及精细的手术操作,规范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红霞 《四川医学》2008,29(12):1667-1668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方法我院于2004年5月-2008年6月采用门冬氨酸钙注射液治疗荨麻疹、湿疹、多形红癍等变应性皮肤病80例,并以葡萄糖酸钙治疗同样病种80例为对照。结果门冬氨酸钙组总有效率为97.5%,葡萄糖酸钙组总有效率为82.5%。门冬氨酸钙的疗效优于葡萄糖酸钙(χ^2:11.24,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使用门冬氨酸钙治疗,对湿疹、荨麻疹等有效率高,见效快,如能疋l成肌肉注射或口服剂,将有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