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原因。方法样本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住院输血的19526例患者,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19526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3例,发生率为0.32%,主要为发热和过敏反应,其中输注全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为0.66%,其次为普通冰冻血浆(0.44%),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输血反应(χ2=8.880,P <0.05),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率比一般患者高(χ2=3.949,P <0.05)。辐照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比未辐照发生的概率低(χ2=6.724,P <0.05)。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肝癌(1.09%)、肺癌(0.51%)、泌尿系统肿瘤(0.32%)、食管癌(0.30%)、妇科肿瘤(0.27%)、胃肠肿瘤(0.17%),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9,P <0.01)。结论去白和辐照血液制品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尤其是放化疗肿瘤患者,应输注辐照去白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明  邓卫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45-245
目的回顾创伤性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就此进行分析,为创伤性患者的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将245例患者中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根据其性别、妊娠史、输血史、血液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45例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共40例,发生率为16.32%。全部患者中男163例,女82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的89例,占36.33%,与无输血史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妊娠史的41例,占16.73%,与无妊娠史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14例(35%),女26例(65%);有输血史13例(32.5%),无输血史27例(67.5%);有妊娠史20例(50%),无妊娠史20(男14例、女6例)例(50%)。女性患者中有无妊娠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血液品种:血浆9例,血小板5例,红细胞悬液21例,冷沉淀5例。结论妊娠史及输血史与创伤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有关,同时创伤患者由于伴有手术热、创伤热、吸收热等非输血性发热反应,应与输血性发热不良反应鉴别。  相似文献   

3.
杨杰 《江西医药》1995,30(5):310-312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阳地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4年12月南阳地区15家医疗机构各血液成分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家医院5年间共发生输血反应285例,输血反应发生率<1%;各种血液成分中,以输注悬浮红细胞发生不良反应最多,占50.8%,其次是血浆,占43.9%;所有反应中变态反应最多,占52.9%,发热反应次之,占42.8%。结论采供血机构和临床医疗单位应充分认识输血风险,制订有效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倡自体输血,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12年临床用血和输血反应的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特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方法查阅血库输血系统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和病人临床资料,对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693例输血中,出现输血反应30例,悬浮红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最高21例(0.52%),其次为血浆6例(0.48%)和血小板3例(0.22%),悬浮红细胞引起的反应以发热为主,血浆引起的反应以过敏常见;有妊娠史的老年女性患者发生反应较多。消化科、血液科等内科发生输血反应比率比外科高。结论加强对临床输血环节质量的监控,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血库与临床充分沟通合作,定期会诊,制定合理的输血诊疗方案,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不适当的输注全血或各种血液成分制品将造成不良后果,轻者导致各种输血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受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多达1%~10%[1]。特别是随着免疫血液学的发展,逐渐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清型等血型及血型不相容性导致的免疫性输血反应有了充分的认  相似文献   

7.
彭莹  任肖霞  屠帅 《贵州医药》2013,(9):794-795
输血是急救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1%~10%。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生的150例输血反应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成分输血预防输血反应的护理对策与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成分输血的妇产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入组成员,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则通过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妇产科中需要接受成分输血治疗的患者,对其通过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工作,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更高,出现的不良反应概率也得到大幅度的降低,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到新的阶梯,心理情绪更加稳定,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静脉输血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静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静脉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280例患者中,输注血小板44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66例,输注悬浮红细胞100例,输注全血70例。静脉输血不良反应中,细菌污染8例,溶血反应38例,发热反应30例,过敏反应180例,其他24例。输注全血可导致上述不良反应,发热反应主要是由输注全血所致,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主要导致过敏反应。结论静脉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在输液前严查核对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降低静脉输血中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分析,指导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4-2007年本院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几年来我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25%。结论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医院2000~2005年临床用血和成分输血情况.方法 查阅2000年以来河源市中心血站发血记录和查阅病历及临床科室输血反应回报单,统计分析用血量和各种血液成分用量.结果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发生率随着红细胞使用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全血用量逐年减少.全血输注导致的NHFTR发生率为0.28%,总的输血反应率为0.19%.结论 成分输血不良反应少,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成分输血比例逐年增多.护理方法也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患者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导致的任何意外的不良反应称为输血反应,通常是指输血的不良后果。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患者出现了新的症状或体征,而又不能用原来的疾病解释的都属于不良反应。只要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发生不良反应,就应进行调查,应弄清楚究竟是原发疾病的表现,或是输血与疾病的共同作用,直到被否定之前,这些不良的症状都应看作是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上输血反应很常见,本文就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袁志臣 《江苏医药》2013,39(10):1215-1216
目的 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探索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用血情况和发生输血反应的报告资料.比较各种成份输血反应临床表现、全院年用血量及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分析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与血液中的众多成份之间的关系,找出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 成份输血可明显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成份输血是目前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最佳对策,应大力提高成份输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上输血导致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有效降低此类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对4853例住院输血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853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8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主要的表现为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其中发生过敏反应51例,占不良反应总人数60.71%,主要是输注血浆引起的;发热反应29例,占34.52%,主要是输注红细胞引起的;负荷过重的1例;占1.19%;其他反应3例,占3.57%。结论在临床上要密切观察输注的整个过程,特别是有妊娠史或输血史患者的输血,从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受血者输血前血清学标志检测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对输血病人进行输血前血清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172 0例需输血病人 ,在输血前采集的血清标本。1 2 方法 ALT采用赖氏法 (选用上海科华 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的试剂 ) ;HBsAg、抗 HBC、抗 HCV、抗 HIV均用ELISA法检测 (选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 ) ;梅毒采用RPR法 (选用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 )。以上各项检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1 3 仪器 日立 70 60生化分析仪 ;DENLEYDR…  相似文献   

16.
<正>凡在输全血、成分血过程中或以后,受血者发生了新的症状或体征,不能用原来的疾病作解释的,均属于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并非绝对安全,可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随着血型检测技术的发展,仔细核对血型、严格交叉配血,血型不合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已经减少,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仍较常见[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提但成分输血以来,我院成分输血的状况。方法:通过1998-2001年各临床室用输血病例,统计出成分输血量。结果:成分输血从1998年用血总量为18.6%逐年上升到2001年的73.3%,并且根据病情需要,做到了需要血浆补血浆,需要RBC悬液就补RBC悬液,达到了治疗目的,且节约血源和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结论:我院成分输血落到实处,做到了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病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输血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血小板及输注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最多,分别占39.29%、35.71%。其中有过输血史及妊娠史患者输血不良反应较多。结论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后果及预防进行准确掌握,区别对待,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31例大量输血患者成分输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大量输血患者输注成分血的种类和剂量。结果 31例中输注红细胞制品最多,其次为血浆25%,血小板和冷沉淀最少。结论大量输血手术患者在各种成分血液用量上有很大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不同的成分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