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勇  魏骏 《中级医刊》1997,32(12):9-11
通过对18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颅脑CT分析,认为老年出血性脑梗死多由脑栓塞引起,几乎均在病情稳定或者好转1 ̄2周内起病,临床上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原神经系统体征加重或出现新的局灶性体征,临床合并症多见。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脑梗死或称梗死性出血,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出血性脑梗死多见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易引起梗死区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上除表现脑梗死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治疗上与一般脑梗死有所区别。我院于2000~2006年收治24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本文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蔡茂文 《四川医学》2002,23(11):1155-115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处理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就诊时间、梗死部位、诊断、处理方式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脑梗死好发于老年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其最多见的易患因素;头颅CT是确诊脑梗死的主要手段,是鉴别脑血管硬化性梗死、腔隙性梗死、出血性梗死的重要依据。血栓溶解药物的早期应用对疾病的缓解有着重要的意义。脑梗死致残率高,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4.
徐家安 《当代医学》2016,(22):28-29
目的:研究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及MRI检查方式进行检查。结果 CT诊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分辨率明显高于MRI诊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68例患者中治愈31例(45.59%),有效32例(47.06%),无效5例(7.35%)。结论通过采用CT诊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分辨率高于采用MRI诊断,对于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16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详细观察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加重时复查CT。结果 所有病例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CT表现以混合型出血改变为主,好发于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区,大片脑梗死尤以心源性脑梗死表现更加典型。结论 脑梗死病人治疗后症状加重,CT表现以混合出血型为多,应考虑此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血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4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12例,原梗死灶出血20例,发生出血性梗死后原有症状加重。结论小血性脑梗死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头CT、MRI检查,且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作为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金标准,将CT和MRI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65例患者经超声血管造影检查分期结果为:急性期18例,亚急性期34例,慢性期13例,CT检查共诊断出58例出血性脑梗死,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灵敏度为89.2%;MRI检查共诊断出61例出血性脑梗死,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灵敏度为93.8%。MRI检查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CT检查。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主要表现为在原来低密度灶内出现点状、条索状或斑片状混合密度影,MRI主要表现为T1WI可见小片状高信号病灶,而T2WI可见等、高信号病灶。经过治疗后,9例(13.8%)基本痊愈,49例(75.4%)患者好转,2例(3.1%)患者因病情加重而处于昏迷状态,5例(7.7%)患者死亡。结论头颅CT与MRI检查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时期的出血性脑梗死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及早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并予以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CT检查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出血性脑梗死CT扫描表现为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供血区域。为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梗死灶,边缘清晰,其内继发有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出血一般不超出梗死灶边缘,但出血多时可超出),边缘不甚清晰,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MRI见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为小片状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信号或高信号灶。结论CT是出血性脑梗死首选检查方法,MRI对其更加敏感,更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CT、MRI均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90例,按照静脉溶栓后是否出现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性转化组(n=56)与非出血性转化组(n=234),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的变化,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azekas分级、血清25OHD、血清钙、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NIHSS评分>9分、Fazekas分级、血清25OHD>18μg/L、血清钙≥2.25mmol/L及SHR>1.18是老年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识别老年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对预防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发病是脑梗死,梗塞的动脉血管再通后,又合并出血。临床特点是原有症状和体征加重,并又出现新的症状体征。其症状和体征加重的程度,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继发出血的时间,及是否应用抗凝、溶栓、扩溶及扩血管药物治疗。一般而言,小灶渗出性出血症状加重多不明显。梗死后1周内继发出血者往往症状较重,第2周以后再出血者,症状多无明显加重。早期使用抗凝剂、溶栓剂及扩血管药物治疗后,可使临床症状加重。症状加重的表现是意识障碍,颅内压高,肢瘫程度加重或出现新体征等,严重者预后不良。有时虽无症状恶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无效者,也有继发性出血的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秀慧 《西部医学》2007,19(1):95-9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南阳协和医院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并脑梗死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头颅CT特点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醇、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等指标。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多灶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体重指数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老年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肥胖的患者易致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发生于60岁以上,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者12例,原梗死灶出血20例。脑梗死后第2周发生出血12例,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后原有症状加重。结论经脱水等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16例,但大量出血者仍需手术治疗,预后不良。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应动态CT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出血性脑梗死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玲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7(4):218-218,228
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死基础上,梗死灶血管内血液漏出或渗出血管外继发了出血。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并不少见。最常出现出血性脑梗死的为颈内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所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常见,且栓塞性梗死发生出血性梗死多于非栓塞性,心源性栓塞最常见,抗凝、溶栓治疗等均可促发出血性脑梗死。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大面积脑梗死105例,其中合并出血性脑梗死17例,现对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以及临床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上采用CT分型标准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分型情况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CT扫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显示,60例患者中有25例HI-1型患者、18例HI-2型患者,9例PH-1型患者、8例PH-2型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病情出现恶化,脑实质出血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或保持不变。结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CT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才能降低治疗的风险,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36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症状体征。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和脑卒中家族史;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了头痛、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其中头痛占比最高(33.33%)。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均对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呈现出头痛、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6.
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老年患者往往首发症状不典型,部分表现为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为引起重视,笔者报道了误诊为脑梗死的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老年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静  张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476-476
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与脑梗死不易鉴别,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3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并进行出血性脑梗死与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分析。方法从血压、血糖、血脂、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分析了4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出血情况。结果在脑梗死患者中,血糖越高,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X^2=24.0594,P〈0.001);血压越高,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X^2=13.2149,P〈0.01);脑梗死面积越大,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X^2=-88.8766,P〈0.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X^2=25.3241,P〈0.001);但血脂值的高低与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低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在治疗上用抗凝疗法或用溶栓疗法对出血性脑梗死与非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血糖、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等因素关系密切,应对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6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详细观察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加重时复查CT。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CT表现以混合型出血改变为主,好发于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区,大片脑梗死尤以心源性脑梗死表现更加典型。结论脑梗死病人治疗后症状加重,CT表现以混合出血型为多,应考虑此病。  相似文献   

20.
杨正广  韦仕荣 《医学文选》2004,23(6):741-742
无症状性脑梗死(asympot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临床上无神经系统体征及症状而影像学检查或尸检发现的脑梗死。近10多年来,随着CT和MRI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无症状脑梗死的病灶被检出。我院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326例住院病人经CT或MRI检查,证实66例脑梗死而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现对其相关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和预后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