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胸痛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7例急性胸痛患者行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三联检查,同时选择性接受心电图,心脏超声,生化标志物及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①67例主动脉及肺动脉CT图像全部满足评价要求。总体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者占84.7%,良占13.2%,差占2.1%。②CT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8例,主动脉夹层1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9例,冠状动脉瘘出血破入心包1例,肺感染伴胸腔积液7例,肺癌5例,心房粘液瘤2例,食道穿孔4例,未见异常20例。47例CT阳性结果中,除1例ACS假阳性外均与出院最终诊断一致;20例阴性结果中,15例与最终诊断一致。结论: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胸痛三联检查对器质性急性胸痛病因诊断有极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ASiR-V)在一站式冠脉联合上腹部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需要行冠脉CT血管扫描及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75例,通过一次造影剂注射,一站式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联合上腹部增强扫描。测量并记录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CT值、SD、SNR、CNR及辐射剂量,主观评价冠状动脉可判读节段数百分比、上腹部图像质量。结果冠脉扫描的升主动脉根部、左冠主干、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及右冠近段的CT值分别是(443.9±84.9)、(421.1±92.5)、(410.8±88.1)、(401.7±86.5)和(418.9±92.2)HU;冠脉扫描图像噪声SD、SNR、CNR分别为32.3±5.9、14.1±2.9和17.2±3.4。全组共925段冠状动脉纳入被评价范围,其中67.6%(625/925)图像优秀,21.8%(202/925)图像质量良好,9.2%(85/925)图像质量中等,1.4%(13/925)图像质量差。75例患者所有上腹部图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一站式冠脉联合上腹部增强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320排CT 容积扫描法(volume法)与螺旋扫描法(helical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容积扫描组(n=72)和螺旋扫描组(n=56),分别采用CT容积扫描法及螺旋扫描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查时患者心率均低于65次/mi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结果 容积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患者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92.08±58.51)HU、(522.72±56.91)HU,图像噪声分别为(19.64±3.51) HU、(22.66±5.33)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节段优秀率分别为97.5%(632/648)、96.8%(488/504),合格率分别为99.7%(646/648)、99.2%(50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积扫描组、螺旋扫描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 (3.21±0.23) mSv、(13.27±2.39)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0~60 mL、80~90 mL。 结论 低心率时320排CT容积扫描法与螺旋扫描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冠脉图像,但容积扫描法辐射剂量更低、造影剂用量更少,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与比较320排容积CT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和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常规组(A组)53例,采用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②低剂量组(B组)4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采用4分法主观评价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通过对比两组的升主动脉根部的平均强化CT值(SI)、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客观评价冠状动脉。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A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8.66±3.67)mSv,B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3.99±2.42)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A、B两组共1187段血管,A组中较为优秀(3分或4分)的血管段数占92.4%(599/648),B组占92.9%(501/539),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0,P=0.631)。A、B两组的SI、SD、SNR、CNR分别为(433.4±82.5) HU、22.1±6.2、20.7±5.7、16.6±5.0和(436.1±94.7)HU、21.5±4.9、20.9±5.5、16.9±4.7,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从客观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3、-0.522、0.240、0.311,均P>0.05)。结论: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低剂量技术可以减少54%的辐射剂量,又可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胸痛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急性胸痛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64层螺旋CT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冠状动脉、主动脉以及肺动脉进行图像重组,分析成像质量。结果 18例患者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28例患者为急性肺动脉栓塞,5例患者发生在胸主动脉夹层,检查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在2-4分,57例患者肺动脉增强后CT均值≥200HU,61例患者主动脉增强后CT均值≥200HU,平均扫描时间为(8.2±1.1)s,扫描范(27.61±1.62)cm。结论在急性胸痛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在8s完成检查,得到主动脉以及肺动脉等图像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双源CT胸痛三联检查在两种不同电压下显示急性胸痛患者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以评估低电压扫描在急性胸痛患者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双源C T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361例胸痛三联检查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及辐射的有效剂量。结果120kV组与100kV组在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辐射剂量的对比中,120kV组的辐射剂量大于100k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胸痛三联检查两种不同管电压扫描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无影响,并且应用100kV 管电压扫描可以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可以作为急性胸痛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低心率胸痛患者Flash一站式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4年4至8月,收集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因朐痛行三联检查的患者共63例,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1例,心率稳定且在65次/min以下,采用基于体重的3期对比剂注射方案(350mgI/ml,A:0.7 ml/kg,固定注射对比剂时间10s,B:同速率注射1∶1混药8 s,C: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6~7 s),另外32例胸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无心率要求,采用传统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双相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比剂90 ml,生理盐水40 ml,速度5 ml/s),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间主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中段、远段),肺动脉(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段的CT值,计算主动脉、肺动脉的平均强化值及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1分优,5分不能诊断).计算有效辐射剂量(转换系数k取0.017 mSv·mGy-1·cm-1).结果 所得主动脉、冠状动脉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T值低于对照组),但仍满足诊断标准,而两组间平均对比剂用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试验组明显低与对照组[(72±10)比(90 ±0)ml,P<0.01;(3.0±0.3)比(18.8 ±2.7)mSv,P<0.01].结论 对于低心率患者,采用Flash胸痛三联序列扫描及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较传统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均降低,且能够获得满足诊断的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肺动脉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剂优化注射在双源CT(DSCT)在急性胸痛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急性胸痛患者行胸痛三联筛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对比剂分段优化注射;对照组(36例),采用全剂量注射;分别测量降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平均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图像质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两组间降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平均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剂分段优化注射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320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5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320CT前瞻性心电门控全心容积扫描检查结果。对显示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进行分级评价,并对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45例发现狭窄性病变28例,其中三支狭窄性病变3例,两支狭窄性病变6例,单支狭窄性病变19例;其中狭窄度≥50%18支(45.0%),〈50%22支(55.0%)。45例冠状动脉成像质量1级39例(86.7%)2,级5例(11.2%),3级1例(2.1%)。使用的平均有效剂量为(2.85±0.35)mSv。结论 320CT冠状动脉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辐射剂量低,是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0.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320排CT在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初步应用。方法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180例患者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动态容积扫描,并对图像结果进行评价,以及对剂量的统计与文献上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剂量进行对照。结果180例冠状动脉成像质量1级153例(85%),2级25例(13.9%),3级2例(1.1%),全部无阶梯伪影。使用的放射剂量为CTDIvol(37±4)mGy/cm,明显低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文献组的剂量水平,即常规组为CTDIvol(88±8)mGy/cm。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伪影少,图像质量高,320排冠状动脉成像的剂量远远低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胸痛患者行炫速双源CT扫描整个胸部,同时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共104例.采用多种重组方式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评价成像质量和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DSA进行对比.结果 扫描时间为(7.3±1.9)s.升主动脉CT值为(440.5±84.3)Hu;肺动脉平均CT值为(344.5±88.8)Hu,主动脉和肺动脉图像质量全部为优.全组1352段冠状动脉质量基本能满足诊断,其中优89.5%,良10.3%,差0.2%.共15段管腔重度狭窄(其中3段闭塞),27段管腔中度狭窄,43段管腔轻度狭窄,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炫速双源CT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自由心率胸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好,对胸痛三联症的及时准确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桑雅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2-13
目的探讨128层MSCT低剂量"一站式成像"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急性胸痛患者行128层MSCT"一站式成像"检查,所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A、B两组,分别行前瞻性心电门控轴扫描(A组,62例)及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B组,58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平均有效剂量为(7.92±2.19)mSv,B组平均有效剂量为(24.01±7.62)mSv,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9,P〈0.001);两组冠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χ2=3.521,P=0.318);两组肺动脉及主动脉增强后CT值均大于200HU,两组肺动脉及主动脉增强后CT值无明显差异(t=0.733,P=0.467;t=1.636,P=0.107)。结论 128层MSCT低剂量"一站式成像"对于低心率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又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 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 L,管电压120k 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 Gy、(10.51±2.03)m 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正弦图确认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有前后2次胸部CT扫描记录的3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2次扫描分别为传统的滤波反投影重建(FBP)及SAFIRE技术,SAFIRE强度为Strenth3;统计比较每位患者2次扫描图像的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上肺部(胸大肌)、中肺部(升主动脉根部)及下肺部(椎旁软组织)的CT值分别为:FBP组为(51.19±6.22)HU、(42.87 ±7.37)HU、(45.84 ±8.37)HU;SAFIRE组为(53.91±12.89)HU、(42.55±8.20) HU、(44.43±15.47) HU;两组平扫SD分别为:FBP组为(8.65±2.07) HU、(9.19 ±1.69)HU、(13.27±3.05) HU,SAFIRE组为(18.41±18.00) HU、(19.20±15.71)HU、(29.24 ±30.09)HU;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NR分别为:FBP组为6.31 ±1.87、4.82±1.06、3.73±1.36,SAFIRE组为4.39±2.20、3.03 ±1.33、2.45±1.4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ED值:FBP组为(2.84±0.88) mSv,SAFIRE组为(1.27±0.64) mSv,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FBP重建技术相比,SAFIRE重建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同时,有效地降低CT辐射剂量,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根据对比剂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观察患者MSCT图像,对比两组血管强化情况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剂量中肺主动脉及其分支强化后CT值均符合评价标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强化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CT值分别为(256.19±51.34)HU、(268.33±49.86)HU,高于低剂量组[(105.11±43.12)HU、(126.12±31.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图像质量总优良率为87.17%(34/39),低剂量组76.92%(3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对PE检查可行性高,图像质量较佳,可有效区分肺动静脉影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以临床急性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行64层或双源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进行曲面重建(C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等图像重组,评价成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需求.结果 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50% 15例(其中2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4例(其中伴有冠状动脉多发斑块并管腔狭窄1例).冠状动脉显影图像质量优的节段占82.1%(495/603例),图像质量良占10.4%(62/603例),图像质量差占7.5%(46/603例);肺动脉及主动脉增强后CT均值≥200HU;平均扫描时间为(8±1.0)s,总对比剂用量为80~100ml.结论 多层螺旋CT三联检查能在8秒左右一次完成检查,能同时对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等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