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306例患者的462条大隐静脉曲张下肢的髂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静脉和大隐静脉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做Valsalva试验或远端小腿挤压试验检测深静脉瓣膜功能,术后复查大隐静脉闭合情况。结果:462条患肢中,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返流、深静脉瓣功能正常者31条(6.7%);深静脉瓣功能不全431条(93.3%),其中Ⅰ级96条(20.8%),Ⅱ级123条(26.6%),Ⅲ级143条(30.9%),Ⅳ级69条(14.9%);发生深静脉血栓13例(2.8%)。对其中380条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例,行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手术治疗,术后14天、30天复查,大隐静脉基本闭合,总疗效达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观察大隐静脉情况,方便快捷、无创的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病变程度,检测静脉血栓的位置、范围。对术前诊断、手术病例选择及术后疗效观察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评价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下肢静脉瓣功能。材料和方法:60例(观察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86条下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隐静脉和深静脉内径值、静脉瓣返流时间,评价下肢静脉瓣功能,并与35例45条正常下肢(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大隐静脉、股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内径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下肢隐-股静脉瓣、股浅静脉瓣、腘静脉瓣返流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均合并有隐-股静脉瓣功能不全。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了解下肢深静脉瓣功能、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420例(525条肢体)分别采用单纯激光治疗、激光加小切口静脉团点状剥脱和激光治疗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患肢无切口的有126条(24%);小腿仅有1~3个1.0~2.0 cm小切口的216条(41.1%);大腿根部有切口的183条(34.9%).随访3~40个月,共随访330例(78.6%),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者术后有16例(27条)复发(复发率3.8%).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术后有5例确定为术后复发(复发率1.2%).结论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手术简单,创伤小,基本不影响下肢的美观,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是,外科医生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合理地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联合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GSV)高位结扎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是否需要抗凝治疗。方法本实验设计为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患者96例;抗凝组(B组),患者9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B组患者术后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A组术后不给予低分子肝素,其它处理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d、2周和3个月术肢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189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仅A组有1例发生术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其余无一例发生DVT和肺栓塞。A、B两组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显著性影响,术后不需要常规应用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10 1例患者 (118条患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及上行静脉造影检查。结果 与造影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性为 94 4 % ,准确性为 98 4 % ;股静脉血栓最多见 (30 4 % ) ;左侧明显多于右侧 ,比例为 2 2∶1;急性、亚急性 ,慢性血栓的病理改变不同 ,超声显像亦有差别。结论 CDFI可诊断各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X线监视下经导管注入无水乙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对69例(78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穿刺或切开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插入导管,在X线及对比剂监视下注入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结果 75条(96.%)患肢均一次性栓塞成功;75条患肢于术后7天~3个月多普勒超声显示栓塞的大隐静脉未探及血流信号。随访3~55个月(平均31.2个月),术后3~7天曲张的静脉均塌陷,2~3周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7条小腿溃疡于术后4~6周愈合。13例(18.8%)术后出现咳嗽、胸闷,5~10 min内消失;7条患肢(9.0%)术后肢体出现迟发性感觉异常,2~3周内恢复正常;31条(39.7%)患肢术后第2天出现轻度肿胀,1~2周内均消失;3条(3.8%)患肢于术后12个月内出现小腿浅静脉局限性轻度曲张,无1例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大隐静脉插管注入无水乙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并发症少,远期疗效肯定;有望成为下肢静脉曲张新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治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38例骨科术后下肢DVT患者均经药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12例中央型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导管溶栓治疗,26例周围型DVT患者采用足背静脉推注溶栓药物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血栓变化及消溶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有1例、8例、17例、27例血栓全部消溶、静脉管腔完全再通;1个疗程结束后,尚有11例血栓未完全消溶,血栓段深静脉部分再通。38例下肢DVT中,显效27例(71%),有效11例(29%),无效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监测下肢DVT治疗过程中血栓动态变化及消溶情况,客观评价溶栓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继发性动静脉瘘患者59例,行双侧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确定的病变位置和范围,测量最大流速,阻力指数。结果本组59例病例中累及髂外静脉者18例,股总静脉15例,股浅静脉12例,腘静脉7例,肌间静脉6例,其中1例发生于浅静脉血管腔内,病变血管血栓再管化率低于10%,血管阻力指数为0.33~0.48。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现象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技术改进后的疗效。方法2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251条肢体。86例(114条患肢)采用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120例(137条患肢)在原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的基础上操作技术改进后进行治疗。结果操作方法改进后治疗的120例患者,激光治疗前期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下肢皮下淤斑的出现率由技术改进前的91.9%降为9.2%,静脉周围硬块由技术改进前的54.7%降为19.2%,切口瘢痕减少。多普勒彩超复查显示,本组206例251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塞,血管内无血流信号,无1例复发。结论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技术改进后,术后损伤更小、更美观、恢复更快,取得了更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53例(535条肢体),其中术后复发42例(44条肢体),复发率为8.22%.复发原因分别是:20条肢体为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15条肢体为大隐静脉主干再通,6条肢体为小隐静脉主干未处理,2条肢体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条肢体为双大隐静脉畸形.结果 针对42例患者不同的复发原因,采取手术治疗,分别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 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程度和病因采取针对性手术,重视交通静脉的处理和过度扩张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