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宫颈分泌物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我院门诊不孕患者和非真菌、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的CT共5 4 6 7例。结果:CT的感染率为9.2 6 % ,而且存在季节性的感染,夏季的感染率高于冬季(χ2 =6 0 .6 89,P <0 .0 1) ;CT在不同年龄组的妇女中感染率差异存在显著性(χ2 =17.5 82 ,0 .0 1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不孕不育症患者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及其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378对不孕不育症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把同期的270对孕前检查并受孕的夫妇作为对照,比较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结果不孕不育症组男女双方的解脲支原体、人型衣原体及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男女双方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存在明显相关性,宜夫妻同步诊治.  相似文献   

3.
李琼珊 《浙江医学》2009,31(4):493-494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一种性传播性疾病,与不孕不育、早产、流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甚至超过了淋球菌感染。本文检测了稽留流产、人工流产和正常妇女的宫颈分泌物,对CT感染情况进行对比,以探讨CT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孕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孕不育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我们对本院不孕不育科173例女性患者和7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清Uu-Ab和Ct-Ab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胎膜早破与沙眼衣原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胎膜早破发生的关系。方法:用Clearveiw快速免疫检测法对350例孕妇,进行宫颈管内分泌物标本的CT检查,同时对CT阳性与阴性者在产妇产褥感染,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40例胎膜早破者中CT检出28例,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中的7例(P〈0.01),CT阳性者中产妇病率,新生儿病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01)。结论:CT宫内感  相似文献   

6.
陈刚  汪玎妍 《广东医学》1995,16(3):165-166
沙眼衣原体感染广东省人民医院内科(510080)陈刚,谭新洪,褚云霞,林英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病毒室汪玎妍,蒋文玲,罗宪玲沙眼衣原体(Chlampdiatrachamatis)是衣原体的一种,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细胞内寄生物。类似G杆菌(直径3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情况及夫妇间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20对不孕不育夫妇为不孕不育组,108对已生育的健康夫妇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生殖道UU和CT培养.结果:不孕不育组中丈夫UU阳性率为32.50%(104/320),CT阳性率为16.56%(53/320),UU、CT混合感染(UU CT)阳性率为9.38%(30/320);对照组中丈夫UU阳性率为5.56%(6/108),CT阳性率为4.63%(5/108),UU CT阳性率为2.78%(3/10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孕不育组中妻子UU阳性率为34.69%(111/320),CT阳性率为18.44%(59/320),UU CT阳性率为12.19%(39/320);对照组中妻子UU阳性率为7.41%(8/108),CT阳性率为6.48%(7/108),UU CT阳性率为1.85%(2/10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孕不育组夫妇间UU和CT感染均存在相关性(P<0.001).结论:生殖道UU和CT感染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对于不孕不育夫妇行病因学检查时均应常规行UU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8.
9.
对248例宫颈糜烂患者及41例正常宫颈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47%及2.44%。采用四环素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糜烂,沙眼衣原体转阴率为100%。宫颈糜烂及其它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0.
李静 《当代医学》2014,(28):67-67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九江市妇幼保健院50例自然流产女性(观察组)和50例人工流产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2组女性的流产胚胎组织以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同时分析自然流产次数与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流产胚胎组织以及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34.0%和2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0%和12.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发现女性自然流产次数越多,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几率就越高(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存在紧密的联系,沙眼衣原体感染会使胚胎受到影响而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而造成自然流产,因此处于怀孕期的女性需要预防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生而降低自然流产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与不育不孕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奕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573-3574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检测112例不孕症患者,宫颈黏液的CT(免疫荧光法)和UU(液体培养法),于检查后1个月~6个月内月经后3 d~7 d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腹腔镜检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同时对100例有正常生育史的女性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不孕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例(55.4%)和82例(71.4%),对照组分别为28例(28.0%)和22例(22.0%),不孕不育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在排除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基础上发生的不孕症与CT和UU感染有密切的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女性不孕与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从147例不孕妇女输卵管及宫颈内取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以60例正常妊娠妇女输卵管内取样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不孕组输卵管和宫颈的沙眼衣原体感率分别为15.66%和22.45%,对照组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仅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显示年轻妇女与工人是感染的高危人群。由此表明不孕妇女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输卵管的感染尤为重要。其结果是引起输卵管粘连及阻塞,内膜及平滑肌损害,导致输卵管拾卵、授精及运输功能丧失而不孕。  相似文献   

13.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早期先兆流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早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因早期先兆流产主动要求人工流产的46例孕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入院行人工流产的47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和蜕膜组织,分别进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培养,并取流产后蜕膜组织做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共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7.8%(22/46)、43.5%(20/46)、23.9%(11/46),对照组相应阳性率分别为14.9%(7/47)、12.8%(6/47)、6.38%(3/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蜕膜组织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共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3.5%(20/46)、41.3%(19/46)、15.2%(7/46),对照组相应阳性率分别为6.38%(3/47)、8.51%(4/47)、4.26%(2/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可见,阳性患者蜕膜组织出现细胞肿胀、破裂,细胞核固缩和细胞液外溢,细胞间隙明显大于阴性患者.结论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可逆行感染,损伤蜕膜组织,为早期先兆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对育龄女性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指导不孕症和阴道炎女性的检测治疗.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阴道炎组、不孕组、健康体检组育龄女性宫颈分泌物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CT及UU感染率分别为阴道炎组17.5%、45.7%,不孕组10.6%、23.5%,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2%、6%.结论:CT、UU感染的高危人群患阴道炎女性,CT、UU感染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患阴道炎女性及不孕女性应进行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荧光染色技术对110例不孕症和32例自然流产病例的宫颈刮片标本进行检测,其中有35例(31.8%)不孕症和14例(43.7%)自然而产病人的宫颈上皮细胞内检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与此同时,对这些阳性病例的配偶进行尿道粘膜印片检查,分别检出尿道粘膜上皮细胞内沙眼衣原体包涵体29例(82.6%)和11例(78.8%)。对照组系136例正常妊娠的孕妇和200例妇女病普查的病例,分别检出衣原体包涵体5.8%和9.05%。研究结果表明不孕和自然流产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付力 《医学综述》2008,14(1):128-130
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它不仅是沙眼,也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婴儿肺炎等的病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取决病原学检查,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法、接种培养法、抗原抗体检测法、核酸检测法等。综述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研究现状,为临床检验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90例自然流产患者为观察组,155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CT感染率,并分析两组CT感染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T感染率为5.64%(22/3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感染22例(5.64%),其中单纯D型3例(13.6%),单纯E型7例(31.8%),单纯F型5例(22.7%),混合型7例(31.8%);对照组CT感染2例(1.29%),单纯F型1例(50%),混合型1例(50%).两组不同基因型CT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着密切关系,且以E、D、F三种基因型为主,因此对于上述基因型沙眼衣原体感染孕产妇应合理使用敏感性药物进行早期干预,并加强孕期胚胎发育监测,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女性不孕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 观察238倒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检查的各种镜下表现,其中沙眼衣原体感染合并不孕症患者68例为观察组,另17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下的不同表现,并追踪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盆腔粘连、输卵管异常和子宫表面炎性渗出的发生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妊娠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T感染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合并CT感染的不孕症患者,使用腹腔镜检查可全面明确盆腔情况,做出生育评估,对症处理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DFA)检测150例门诊就诊妇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总检出率为8%。从11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检出阳性10例(8.85%),3例死胎者中检出阳性1例(33.33%),34例生殖道正常者中检出阳性1例(2.94%)。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不同职业和族别的差别无显著性(P均>0.05)。感染沙眼衣原体的慢性宫颈炎局部所见主要表现为阴道有粘液性分泌物、宫颈红肿糜烂。因此,对妇女宫颈局部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有利于妇女健康并对防止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Melasma is an acquired photosensitive hypermelanosis in sun-exposed areas, especially seen in females. The exact cause of this disorder is not known. Association of melasma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has been described earlier. Chlamydia trachomatis is an important etilogical agent in acute and chronic PID and photosensitivity has been described in almost 50% cases of chronic lymphogranuloma venereum caused by 1.1, 1.2 and 13 serovars of C. trachomatis.

Method

Blood of 38 cases of melasma in women and 31 healthy females was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C. trachomatis IgM antibodies by ELISA.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35.6(range 19-51) years and that of controls was 38(range 24-55). 7(18.42%) and 5 (13.16%) of the patients of melasma were positive and borderline positive for IgM antibodies respectively. None of the healthy controls were positiv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Melasma in women is most likely due to photosensitivity to C.trachomatis in cases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Key Words: Melasma,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