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次发病性别与年龄在不同年代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994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资材,依患者初次发病年代分成上世纪50年代组、60年代组、70年代组、80年代组、90年代组和本世纪前10年组和近5年组,各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平均初次发病年龄(24.9014±7.46091)显著早于女性(26.8125±9.39425)(F=11.745,P=0.000),患者初次发病年龄50年代组和60年代组以及本世纪近5年组因病例数相对较少,患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病例数相对较集中的70年代组、80年代组、90年代组和本世纪前10年组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所观察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次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发病年龄的趋势,为鼻咽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3 ~ 2010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首次住院病案,采用SPSS软件计算年平均发病年龄,并经Cox-Stuart趋势检验法检验.结果 共有10874例鼻咽癌住院患者,从1993~2010年年平均发病年龄依次为47.20、46.99、46.33、45.78、46.22、46.18、46.62、46.52、47.00、46.07、47.12、46.45、46.52、47.25、47.13、47.97、47.69和48.50岁,Cox-Stuart趋势检验得K=1,n=9,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提示应当采取一级预防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分析1528例脑血管病患者发病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以60~69岁为最多,占37.1%;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加,为临床防治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80~2008年肺癌发病年龄变化趋势与规律,为肺癌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梧州红会医院肿瘤科1980~2008年共1627例肺癌病例资料,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年龄分布呈正态分布.20~和40~岁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从1980~年的6. 77%和44.79%上升至2000~年的7.90%和49.14%,经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其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女性在80~ 年代的构成比由17.84%,上升至21世纪的27.61%, P<0.01.结论 近年肺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6.
田红  胡赞芬 《四川医学》2000,21(5):408-409
目的 比较胃溃疡与胃癌的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本院近10年来302例胃溃疡与300例胃癌在年龄及病灶部位差异。结果 胃溃疡平均发病年龄42岁,胃癌55岁。胃角溃疡占胃溃疡的40.4%,而胃角癌仅占胃癌的5.7%;贲门癌占胃癌的30.0%,而贲门溃疡仅占胃溃疡的1.9%。结论 有利胃溃疡发生的部位不利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卵巢肿瘤1125例发病年龄与临床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肿瘤组织类型繁多,各类型的发病情况各地报道差异较大[1~3]。为明确鲁北地区各年龄组卵巢肿瘤的发生及组织类型的分布,指导临床工作,作者对1125例卵巢肿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1资料与方法我院病理科自1981年至1995年,共收到本院及周围县级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年龄对血压晨峰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查体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148例和60岁组172例。所有患者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压晨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岁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0岁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53.4%明显高于60岁组的41.9%,血压晨峰值(33.1±18.1)mm Hg明显高于60岁组的(27.1±15.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是引起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与血压晨峰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两组不同时期4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现两组间的发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与传统观点的发病年龄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说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有差异。分析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更多的由素质因素所决定,提高自身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阻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或延缓其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旨在了解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现状,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方法采用专门制定的调查表,调查影响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及遵医行为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发放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调查。结果针对影响农村老年患者遵医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年龄等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发病年龄等相关因素 ,对 1 995~ 1 996年 2年中收治的 2 1 5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并对 1 972~ 1 994年收治的 8393例脑血管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 1 0 547例患者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年龄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1 972~ 1 976年≤ 50岁的患者占 1 6.32 % ,而 1 992~ 1 996年上升为2 2 .72 % (P <0 .0 1 )。 1 972~ 1 976年≤ 4 0岁患者占 1 .2 9% ,1 992~ 1 996年上升为 7.83% (P <0 .0 1 )。脑血管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仍是高血压 ( 81 .1 % )、高血脂 ( 68.4 % )、高血糖 ( 54.4 % ) ,中青年患者的发病还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嗜好有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人选高血压病患者90例者。为所有人选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余弦拟合法分析并比较男性与女性;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血压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男性与女性收缩压与舒张压中位值相似,男性较女性24小时收缩压波动振幅增大。男性与女性血压峰值相位均明显不同。60岁以上者较60岁以下者舒张压中位值明显降低,同时舒张压24小时波动振幅减小。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舒张压明显下降、脉压差增大、舒张压波动幅度减小;不同性别血压峰值出现时间不同,男性多在上午时间段,而女性多在午后时间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QT离散度(QTd)在正常人及高血压病患者的意义。方法:观察120例正常人和81例高血压病人的QTd及相关指标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正常人的QTd(39.94±12.13毫秒)小于高血压病组(44.05±16.66毫秒),结论:QTd是一项准确、无创评价心室复极状态的指标。高血压病病人的QTd的增大与心室负荷过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初诊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杰  李慧琼  徐焱成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688-2691,2704
背景 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MS)的重要组成成分,常合并MS其他代谢组分。目前,我国年轻糖尿病患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均逐年增多,但尚缺乏关于糖尿病发病年龄与MS及其组分的关系研究。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发病年龄与MS及MS其他代谢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5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431例,按照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糖尿病组(EDM,<40周岁,n=72)、中年糖尿病组(MDM,40~59周岁,n=232)、老年糖尿病组(ODM,≥60周岁,n=127),比较三组患者合并MS及MS其他代谢组分情况。结果 T2DM患者合并MS的比例为72.4%(312/431),EDM、MDM、ODM组合并MS的比例分别为79.2%(57/72)、74.1%(172/232)、65.4%(83/127),随着发病年龄的增加,初诊T2DM患者合并MS的比例降低(P<0.05)。发病年龄越早,初诊T2DM患者合并超重/肥胖、高三酰甘油(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比例越高,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越低(P<0.05)。三组合并MS其他代谢组分的项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EDM与OD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 7),EDM与MDM组、MDM与OD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6 7)。结论 T2DM患者的发病年龄与MS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越早者合并MS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6.
罗润环  索冬梅  曾萌 《中外医疗》2013,(18):111-112
目的探析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临床治疗中的各项情况,如母体并发症、妊娠终止时机、围产儿结局等。方法对该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23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眼底病变、肝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死宫内、胎儿窘迫、新生儿轻、新生儿畸形、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并发症、妊娠终止时机、围产儿结局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变化,应用超声心动图对1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左心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并与72例正常作对照结果显示:左室正常构型占53%,向心性重构占15%,向心性肥厚占13%,离心性肥厚占19%向心性肥厚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最重,离心性肥厚组收缩功能较其它组降低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组的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左室正常构型和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组的血压均显著高于其它构型组,离心性肥厚组TPR无增高,其余三种构型组均明显升高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组LVESS均显著高于左室正常构型和向心性重构组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左室几何形状的改变与其血液动力学异常和心脏的负荷改变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并探讨血栓前状态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LSA)、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发色底物法、凝固法等手段,检测了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的6-酮-前列腺素Fla(6-K-PGFla)含量、血栓素B2(TXB2)、纤维蛋白原(Fb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含量和活性、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2级高血压组及3级高血压组病人,血浆TXB2、PAI-1含量及活性、血黏度、F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而t-PA含量及活性、6-K-PGFl 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发展,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5~66岁高血压患者50名给予氯沙坦50毫克/次晨起空腹一日一次口服6个月。应用高频彩色多谱勒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Flow Mediate Dilation FMD)。对比4月前后肱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情况来评定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患者服氯沙坦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测定值为(8.86±6.26%)、(39.17±8.16%)P<0.05具有显著差异。说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较服药前明显改善。结论氯沙坦在平稳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分析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个性特征。结果显示本组病人存在较广泛的个性改变。本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