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及与骨质疏松症(OP) 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97 例老年男性骨密度(BMD),分别检测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 、骨钙素OC 、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及血清骨吸收生化指标(I 型胶原C端肽CTX) 的浓度.结果:三组(70~79 岁组、80~89 岁组及90 岁以上组)的骨形成生化指标(BAP 、OC 、PINP) 浓度低于60~69 岁组(P<0.05),三组的骨吸收生化指标(CTX) 浓度高于60~69 岁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吸收生化指标浓度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形成能力明显不足有关,应重视骨形成生化指标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BMD)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了解绝经前SLE患者中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评价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在绝经前SLE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76例绝经前SLE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骨密度,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清BGP、PINP及β-CTX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绝经前SLE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BMD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绝经前SLE患者中骨量减少的发生率28.9%,OP发生率9.21%.绝经前SLE患者的血清BGP、PINP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而血清β-CTX水平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绝经前SLE患者较同龄健康女性更易发生骨量减少和OP,检测血清骨转换标志物BGP和PINP对早期预测绝经前SLE患者合并OP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诊甲亢患者药物抗甲亢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例共32例为研究组,选取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体检者30名作正常对照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钙、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以及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亢组患者血清ALP、钙、β-CTX、N-MID、PIN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血清ALP、钙、β-CTX、N-MID及PI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相比,N-MID和PINP仍升高(P0.05)。甲亢组较正常对照组股骨颈BMD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BMD明显升高(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组治疗后的BMD仍显著降低(P0.05)。PINP、β-CTX与FT3、N-MID与FT4均呈正相关,与TSH均呈负相关(P0.05);N-MID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积极抗甲亢治疗可有效降低骨形成和骨吸收标记物水平,预防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IGF-1及相关骨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力  蔡德鸿  汤灵丽 《广东医学》2005,26(5):624-626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与IGF-1水平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4)、股骨颈、粗隆间、大转子的骨密度(BMD),并根据有无骨质疏松性骨折将92例绝经后妇女分为无骨质疏松组(NOP),骨质疏松无骨折组(OP1)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OP2),测定各组受试者IGF-1水平及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血清IGF-1水平下降,OP1及OP2组低于NOP组,OP2组的IGF-1水平低于OP1组(P<0.05)。所有受试者的IGF-1与BMD,E2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和甲状旁腺素(PTH)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IGF-1水平下降,其血清水平与骨丢失、骨质疏松及骨折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望成为一种更加准确而且易于检测的预测骨质疏松发病和骨折的骨代谢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及其对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就诊的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 qd).观察两组患者半年、1年后腰椎BMD、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骨合成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腰椎BMD及PINP在半年及1年后均有上升的趋势.治疗组腰椎BM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8 ±0.14)比(0.74 ±0.12),(P<0.05).治疗组PINP值在1年后明显改善,(38.8±8.9)比(40.2±8.6),(P<0.05),该差值高于对照组的差值,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8.4±8.6)比(42.1±8.3),(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维持或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绝经后妇女骨量有一定帮助,它是通过促进骨合成代谢来实现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三项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对60岁以上原发性骨关节炎(OA)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2例60岁以上OA女性患者的骨代谢及其骨密度(BMD)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年龄组OA患者(60~70岁组,70岁组)血清骨代谢结果的差异。以骨密度为标准,OA患者分为非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之间骨代谢结果的差异。结果在60~70岁组和70岁组的OA女性患者中,血清PINP、N-MID、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中,血清PINP、β-CTX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ID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INP和β-CTX分别单独预测60岁以上OA女性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截断值(cut-off)分别为48.120 ng/mL、0.491 ng/mL。其中PINP检测灵敏度为57.3%,特异性为69.6%;β-CTX检测灵敏度为65.6%,特异性为69.9%;联合PINP、β-CTX检测灵敏度为68.8%,特异性为67.9%。结论临床检测血清PINP、β-CTX有助于对60岁以上OA女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预测和早期诊断,PINP、β-CTX联合检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 methylenediphosphonate,99Tc-MD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部分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测定SLE女性患者腰椎(L1~L4)?两侧股骨颈BMD,从中筛选出30例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进一步测定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 procollagen,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Ⅰ collagen 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CTX)?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1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0.6 g?阿法骨化醇胶囊0.25 ?滋g每日1次口服,连续6个月?治疗组给予99Tc-MDP 15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15 d,同时联合使用碳酸钙D3片0.6 g?阿法骨化醇胶囊0.25 ?滋g每日1次口服,连续6个月?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腰椎(L1~L4)?两侧股骨颈BMD及PINP?CTX等指标,与治疗前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各部位BMD及PINP?CTX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各部位BMD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TX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I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L1~L4)BMD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CTX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患者耐受性好?结论:99Tc-MDP能够降低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CTX水平,6个月内对BMD提高不明显?其联合碳酸钙D3?阿法骨化醇治疗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7):2449-2452
目的:研究跟骨骨密度超声测定(QUS-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骨转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骨折组,同期体检证实骨QUSBMD仪测定跟骨的骨密度密度正常的7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采集血清并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骨转化生化指标。结果:骨折组患者的QUS-BMD测量值及血清中BALP、OC、OPG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中TRACP5b、RANKL、PINP、PICP、CTX、NTX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受试者血清中BALP、OC、OPG的含量显著低于骨量正常受试者,TRACP5b、RANKL、PINP、PICP、CTX、NTX的含量显著高于骨量正常受试者;骨质疏松受试者血清中BALP、OC、OPG的含量显著低于骨质疏松受试者,TRACP5b、RANKL、PINP、PICP、CTX、NTX的含量显著高于骨质疏松受试者。结论:跟骨QUS-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代谢活力、骨转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其中无骨折患者29例(无骨折组),合并腰椎骨折患者31例(骨折组),检测并比较两组髋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和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PINP、β-CTX、25-(OH) VitD、N-MID],分析各骨代谢生化指标与腰椎骨折相关性。结果:两组髋部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PINP、β-CTX高于无骨折组,25-(OH) VitD低于无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N-MID高于无骨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与PINP呈正相关(P<0.05),与25-(OH) VitD呈负相关(P<0.05),与β-CTX和N-MID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PINP、25-(OH) VitD等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相关,加强对各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为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chronic asthmatic bronchitis, CAB)患者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男性CAB患者为病例组,分别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治疗前、治疗1、2、3年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 N-terminal propeptide, 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 collagen, β-CTX)及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BGP)水平,同时选择45例健康老年男性为对照组。结果:(1)病例组治疗1、2、3年骨量减少的比例逐步递增,其中以腰椎部骨量减少最明显。(2)病例组治疗2、3年股骨近端、Ward三角、腰椎部BMD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3)病例组治疗2、3年的BGP、PI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β-CTX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骨代谢标志物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老年男性CAB患者长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状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过 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P)值,将 272例中老年志愿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和对照组,采用放 射免疫方法,对其血清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OP组的血清BG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 性(P<0.05);OP组的血清PIN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 ICT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联合检测BGP,PINP和ICTP水平可直接反映骨胶原合 成和降解状态,对于判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进程以及指导骨 质疏松症的用药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40~60岁女性不同年龄段的血清中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Ⅰ N-terminal peptide,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N端骨钙素(N-MID)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规律,以及这几项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①骨生化指标测定:上午8~9点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 ml,即时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中PINP、β-Crosslaps、N-MID及PTH的含量。②骨密度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测各部位BMD。结果①40~44岁年龄段妇女血清中PINP、β-Crosslaps及N-MID相对较低,45~49岁年龄段PINP、β-Crosslaps开始明显升高(P〈0.05),而50~54岁年龄段又较45~49岁年龄段有明显的上升(P〈0.05),N-MID只在50~54年龄段较前一年龄段明显上升(P〈0.05),随后三个指标都在55~60岁年龄段出现小幅回落;四个年龄段间妇女血中PTH有随年龄而升高的趋势,但各组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②PINP与腰椎1~4(L1~L4)的BMD呈负相关(P〈0.05);β-Crosslaps、N-MID与L1~L4、Ward’s以及Troch的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PTH与各部位的BMD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所测各区域,与正常骨量组比较,低骨量组及骨质疏松组妇女的PINP、β-Crosslaps均显著升高(P〈0.05);低骨量组[除左侧股骨颈(femeralneck,FN)部位外]及骨质疏松组妇女的N-MID显著升高(P〈0.05);低骨量组妇女L1-L4及FN区域的PTH显著升高(P〈0.05),骨质疏松组妇女所测所有区域的PTH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高骨转换状态是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PINP、β-Crosslaps、N-MID及PTH在反映围绝经期女性随年龄变化的骨转换上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监测这几个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恒古骨伤愈合剂对骨质疏松骨折树血清雌二醇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骨质疏松骨折树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 用药组实验树按体重100 g每2 d灌服恒古骨伤愈合剂0.3 mL, 对照组实验树按相同剂量灌服生理盐水.实验树灌服90 d, 心脏采血分离血清, 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E2、OC、PINP、CTX、TRACP-5b的含量.结果 用药组实验树血清E2含量 (145.16±21.76) 显著高于对照组 (30.78±4.22) , P<0.05, 血清OC (1546.67±219.07) 、PINP (10.02±1.76) 、CTX (176.47±24.56) 、TRACP-5b (1249.06±194.87) 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 (2792.96±387.23) 、 (28.74±4.05) 、 (324.67±41.32) 、 (2106.36±322.99) , P<0.05.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引起骨质疏松骨折树雌二醇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说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体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后预测椎体再骨折发生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  相似文献   

15.
娄奕萌  丁晓凯  孙文学  刘毅 《浙江医学》2011,33(12):1763-176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骨量异常患者体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此类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病情稳定的骨量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20例进行观察,另择骨量正常患者1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骨密度、骨代谢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骨量异常组与对照组相比,血IGF-1及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显著降低(P<0.01),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升高(P<0.05),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PTH)、AK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IGF-1与骨密度值及血PINP正相关,与CTX负相关,与血PTH、AKP、血钙、血磷间无相关性.结论 血IGF-1不仅可反应骨转换水平高低,而且与慢性肾脏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患者骨密度值的变化相平行,在GIO早期诊治和严重程度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与社区正常人群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与社区正常人群实施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管紧张素II的测定。进一步通过统计学分析对相关性进行了验证。结果: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水平与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和血管紧张素II水平相关,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低、且骨折风险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管紧张素II影响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结论:进一步深入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组分对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不同饲养空间对骨质疏松树鼩雌二醇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骨质疏松树鼩随机分为小笼骨折 (S1) 、小笼未骨折 (S2) 、大笼骨折 (B1) 、大笼未骨折 (B2) 4组.在空间大小不同的笼内饲养90 d, 心脏采血分离血清, 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E2、OC、PINP、CTX、TRACP-5b的含量.结果 在相同的饲养空间下, S1组树血清中E2 (18.90±1.5) 显著低于S2组 (37.53±1.49) (P<0.05) ;B1组的E2 (38.25±3.33) 显著低于B2组 (60.40±2.42) (P<0.05) .S1组、B1组骨形成标志物OC (3 038.98±492.74、2 792.96±387.23) 、PINP (27.39±3.04、28.75±4.05) 和骨吸收标志物CTX (411.39±19.44、324.67±41.32) 、TRACP-5b (2 564.38±213.88、2106.36±322.99) 分别显著高于S2组、B2组 (OC 1 835.00±247.47、1 674.44±273.98, PINP 21.04±2.93、19.65±2.29, CTX 211.95±19.44、176.07±24.95, TRACP-5b 1 394.38±171.15、1 404.10±210.25) (P<0.05) .在不同的饲养空间下, S1组E2 (18.90±1.54) 显著低于B1组 (38.25±3.33) 、B2组 (60.40±2.42) (P<0.05) .S1组CTX (411.39±19.44) 显著高于B1组CTX (324.67±41.32) 、B2组 (176.07±24.95) (P<0.05) , S1组TRACP-5b (2564.38±213.88) 显著高于B1组TRACP-5b (2 106.36±322.99) (P<0.05) .结论 饲养空间的差异能引起骨质疏松树鼩骨折后雌二醇的变化和骨代谢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对老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代谢及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方法 将120只10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以双侧卵巢摘除术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术后饲养3个月,低、中、高剂量组以100、200、400 mg/(kg·d)的牛膝多糖灌胃。采用ELISA实验测腹腔静脉血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5b)、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与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水平;WB实验测定股骨与胫骨骨髓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RANK配体(RANK ligand,RANKL)及骨保护素(OPG)表达;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测定椎体及股骨的最大应力和断裂吸收能量。 结果 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清OC和BAP含量,骨髓组织OPG和RANK表达降低,血清TPACP5b、NTX、CTX含量,骨髓组织RANKL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OC和BAP含量,骨髓组织OPG和RANK表达依次升高,血清TPACP5b、NTX、CTX含量,骨髓组织RANKL表达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椎体和双侧股骨的最大应力及断裂吸收能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最大应力及断裂吸收能量依次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牛膝多糖能够改善老年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和骨抗压能力,在抗骨质疏松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性骨关节炎(OA)骨质疏松(OP)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300例女性OA患者(OA组)和101名健康女性(对照组)第1~4腰椎(L1~4)、股骨颈、全髋等部位骨密度(BMD)。统计分析各组与O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OA患者OP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1),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1)。OA患者OP组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非OP组(P<0.01),OA患者绝经后组各部位BMD均低于绝经前组(P<0.01),OA患者OP组较非OP组年龄更大,绝经时间更长,孕产次数更多(P<0.01)。OA组OP女性未来10年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女性OA患者发生OP和骨折风险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其OP的发生和多因素相关,增龄、绝经年限长、孕产次数多是OA患者发生OP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定量超声测定跟骨骨密度(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判断价值,并探讨BMD与患者血清骨代谢、骨转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不伴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定量超声下BMD值、血清骨代谢、骨转化指标值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BMD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D为(0.23±0.04) g/cm2、25羟维生素D (25OHD)为(39.27±4.51) nmol/L、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为(56.18±7.29) ng/mL、人降钙素(HCT)为(2.41±0.32) ng/L,均相应低于对照组的(0.35±0.05) g/cm2、(57.63±6.92) nmol/L、(82.55±9.04) ng/mL、(3.17±0.42) ng/L,而碱性磷酸酶(ALP)为(56.27±6.19) IU/L、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为(42.18±5.29)μg/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为(4.63±0.53) U/L、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为(64.39±7.11) 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27.45±3.38) IU/L、(24.76±3.08)μg/L、(3.11±0.37) U/L、(45.28±5.2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BMD值与血清25OHD、N-MID、HCT值呈正相关(r=0.627、0.701、0.598),与ALP、PINP、TRAP、β-CTX呈负相关(r=-0.582、-0.672、-0.693,P<0.05)。结论定量超声测定跟骨骨密度可以客观判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严重度,其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临床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