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IL-16、IL-18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禹兵  刘延香 《西部医学》2011,23(4):661-662
目的探讨IL-16、IL-18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6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16、IL-18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6、IL-18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过敏性紫癜缓解期患儿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IL-16与IL-18呈正相关。结论 IL-16、IL-18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的发病,IL-16、IL-18的检测与过敏性紫癜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HSPN组59例,过敏性紫癜组55例,并选取HSPN患儿处于急性期35例,恢复期41例及68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sVCAM-1、VEGF水平。结果:儿童紫癜性肾炎组血清sVCAM-1、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01)。肾炎组血清sVCAM-1水平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明显升高(P<0.01),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血清VEGF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儿童HSPN急性组血清sVCAM-1、VEGF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01)。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SPN急性期血清sVCAM-1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VCAM-1、VEGF参与了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反映其病情进展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收集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1的表达水平。结果 HSP非肾型与肾型血清中IL-21表达水平分别为(1562.5±98.2)pg·ml和(1489.5±99.5)pg·m(lP0.05),二者均高于对照组的(895.5±78.4)pg·ml(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2l的表达升高,提示血清中IL-2l的表达参与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紫癜Ⅰ号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eptin、IL-6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紫癜Ⅰ号治疗HSP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HSP患者按照1: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紫癜Ⅰ号口服,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eptin、IL-6的水平,另取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血清leptin、IL-6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紫癜Ⅰ号能有效改善HSP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leptin、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与炎症因子IL-18、IFN-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γ(IFN-γ)的血清水平值,探讨VEGF、IL-18、IFN-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研究IL-18、IFN-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发病后的VEGF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N组)与急性脑梗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IL-18、IFN-γ浓度值.结果 VEGF、IL-18与IFN-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血浆IL-18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照组IL-18与IFN-γ无显著相关性(P>0.05).急性脑梗死组IL-18、IFN-γ与VEGF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IL-18、IFN-γ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过程,急性发病后的炎症反应可能是血管损伤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6、IL-12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凉血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20例HS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对照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两个疗程后空腹采血,ELA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2含量.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治疗前IL-6、IL-12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IL-6显著升高,而IL-12显著降低.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12水平上升和IL-6下降的幅度较大,西医治疗组治疗后IL-6、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还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6、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SP的发生存在Th1/Th2失衡状态,凉血消斑汤具有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6的合成和分泌,上调Th1型细胞因子IL-12回复正常水平,使Th1/Th2失衡状态回复正常的作用.IL-6、IL-12水平的检测,对HSP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继发性HSPN患儿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肾脏未发生损伤的HSP患儿(P<0.05)。结论血清中的IL-6、IL-8及TNF-α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发病的整个过程,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细胞因子进行监测,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滑劲咏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536-1537
目的:为了探讨宫颈肿瘤患者血清中VEGF,IL-la和IL-6水平.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35例宫颈癌,2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8例腺肌瘤和24例正常对照者血中VEGF,IL-la和IL-6.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l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血清中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l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血清中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l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腺肌瘤患者血清中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l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腺肌瘤患者血清中VEGF和IL-6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6(IL-6)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技术检测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VEGF、IL-6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高(P <0.001),合并肾病较未合并肾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高(P <0.001);IL-6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受检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P<0.01),与IL-6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T2DM患者中血清VEGF生成增高,尤以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甚,提示高水平的VEGF可能在T2DM及其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15-5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脑神经胶质瘤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87例(神经胶质瘤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血清IL-2、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2、IL-6与VEGF、EGF及CEA的相关性。结果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VEGF、EGF、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清IL-2、IL-6水平逐渐降低(P<0.05),血清VEGF、EGF、CEA水平逐渐升高(P<0.05)。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IL-2、IL-6水平与VEGF、E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E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2及IL-6水平与脑神经胶质瘤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