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旺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3):218-219,23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电话随访.结果 75例患者、平均年龄56.1岁;组织学分级在绝经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病理分期愈晚,预后愈差;深肌层浸润者,组织学分级差、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为主与放疗为主治疗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孕激素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结论 子宫内膜癌有年轻化趋势;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孕激素的应用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搜集我院15年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1~2005年间,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1)患者年龄为30~80岁,平均年龄55.1岁±8.6岁;≤45岁者20例(13.3%),平均年龄37.2岁±6.0岁。其中,2000~2005年18例(17.0%)与1991~1999年2例(4.5%)资料相比,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P<0.05)。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流血最多,其次为绝经前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分别占69.2%、30.8%。(2)绝经前患者确诊时间迟于绝经后患者(P<0.01);年龄与确诊时间有显著性相关(rs=0.290,P<0.05)。(3)术前B超检查在癌浸润深度上诊断符合率:无肌层浸润为40.9%、肌层浸润≤1/2为42.0%,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1/2为84.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分析:①年龄、绝经与否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②病理类型、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预后因素,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子宫内膜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绝经前妇女一旦出现月经紊乱及其相关临床表现时,应首先排除子宫内膜癌。(2)较年轻的患者出现症状后到确诊的时间亦较长。(3)经多因素分析,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绝经与否无显著的独立预后意义。(4)手术-病理I、II、III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2.9%、48.6%,IV期3年生存率为33.3%,5年生存率为0%。(5)B超检查对判断癌浸润深度(肌层受浸>1/2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112例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敏  何永珍  程静新 《吉林医学》2010,31(15):2174-2175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与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初始治疗为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12例,总生存率为87.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绝经、组织学类型与子宫内膜癌的局部复发有关,而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与否及是否绝经和总体存活有关。Cox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细胞学分级、组织学类型与子宫内膜癌的复发有关,宫颈是否侵犯与总体存活有关。结论: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应系统评估患者预后因素,实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Ⅲ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病理分期Ⅲ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102例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官内膜样腺癌71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31例,单纯手术9例,术后辅助放疗42例,术后辅助化疗16例,术后辅助化放疗35例.结果 经Cox回归分析,Ⅲ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危险因素有病理学类型(P<0.05)、治疗方法(P<0.05)、脉管癌栓(P<0.05)及年龄(P<0.05);其中Ⅲa期患者中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与浆膜和(或)附件受累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74.4和5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Ⅲ期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病理类型、治疗方法、脉管癌栓及年龄.Ⅲa期子宫内膜癌中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者的预后好于浆膜和(或)附件受累者.  相似文献   

5.
徐伟莉 《中外医疗》2010,29(20):94-9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5年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分布主要以50~60岁年龄段居多,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阴道流血,组织学分级主要为高分化腺癌,占59.1%;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者,占76.4%;肌层浸润主要为浸润深度〈1/2者,占62.7%;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R,PR均阳性者87例,占88.8%。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其组织病理学分型和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受体是否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将本院1979年4月~199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分组,A组≤40岁,共41例;B组>40岁,共266例,将A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与B组作对比分析。子宫全切加双附件或一侧附件切除A组17例,B组98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A组13例,B组113例;子宫次广泛切除A组11例,B组55例。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精确χ2检验。结果原发不孕A组11例(26.8%),B组13例(4.9%)(P<0.001)。继发不孕、高血压、糖尿病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以阴道流血为主33例(80.5%),B组118例(44.4%);B组以阴…  相似文献   

7.
总结分析该院1974年10月~1990年12月间收治的172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认为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是5年生存率的重要相关因素,且结合文献分析了其他相关因素以期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MRI检查肌层浸润与术后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绝经前后病理类型、受体分布、细胞分化及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绝经前后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RI对判断癌浸润深度有一定价值。Ⅰ型患者的预后要好于Ⅱ型,受体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以反应预后,同时可为激素治疗作指导。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未绝经女性的发病增多。为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复习我院1990年1月~2000年3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的病历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66例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以期有助于筛选高危病例,指导治疗。方法:对6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宫颈侵犯、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和非内膜样腺癌类型(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与预后显著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侵犯与预后相关。腺鳞癌、腺棘皮癌与无鳞状上皮化生的内膜样腺癌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指标,有助于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病理资料完整的 43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并对部分病例作免疫组化ER、PR及C -erbB -2检测。结果 :内膜样腺癌 3 4例 ,腺棘皮癌 4例 ,鳞腺癌 2例 ,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2例 ,透明细胞癌 1例 ;Ⅰ期 2 8例 ,Ⅱ期 12例 ,Ⅲ期 3例。并发卵巢癌 2例。 3 8例作ER、PR及C -erbB -2检测 ,阳性率分别为 68.4%、42 .2 %、5 2 .6%。提示Ⅲ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 2003年12月63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并对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p53 及CerbB-2基因、增殖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因素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及腹痛.ER、PR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级别增高而降低; p53以及PCNA表达分别随手术-病理分期期别、肿瘤分化级别、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有显著性意义;bcl-2表达则随着以上三项预后指标级别的增加而呈显著性降低; CerbB-2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期别呈正显著相关性.结论 ER、PR、bcl-2表达降低,p53、PCNA和CerbB-2表达升高,提示内膜癌预后差,指示多指标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关键性参数和指标)。方法对本院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院40例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研究发现病理分级、FIGO分期和治疗方式对预后有显著性影响(P<0.05,P<0.001,P<0.05),以上三者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实施治疗方案时,应着重考虑临床病理分级正确性、FIGO肿瘤分期情况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朱雅利  孟欣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03-150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总生存率为95.7%.2例在半年内复发,复发部位均在阴道.死亡2例,其中,1个月死亡1例,6个月死亡1例.结论:临床分期法难以反映Ⅰ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外转移及发生不良预后的原因,手术分期法则更具合理性;腹腔细胞学检查对分期、预后估价、指导治疗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丽敦 《广西医学》2004,26(8):1099-1101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从 198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 32 3例 ,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 ,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腔洗液细胞学情况、附件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子宫范围、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化、肌层浸润 ,淋巴结转移 ,手术切除子宫范围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高危因素有关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才能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7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玫 《重庆医学》2003,32(8):1061-106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表现、B超检查、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误差,诊刮与术后标本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符合率,腹腔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清扫以及雌孕激素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 回顾了70例患者临床资料,逐一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35~68岁,高发年龄47~53岁,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出血最多,其次为月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分别占41.4%、30%、24.3%,有77.8%的患者B超显示宫腔回声异常或宫内膜增厚,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存在很大误差,达22.7%~87.5%,术前诊刮与术后标本病理类型符合率高,为76.9%,病理组织学分级符合率为66.7%~l00%,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率高达88.4%~100%,组织学分级高分化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结论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B超对内膜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诊刮是诊断内膜癌以及判断有无宫颈受累的经典方法,应重视腹腔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清扫、以确定期别,为以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受体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以反应预后,同时可为激素治疗作指导。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讨这些因素能否用于判断患者淋巴结状态。方法:选取91例1995年1月~2005年1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或次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腹膜后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18例。淋巴结转移在组织分型、分级、肌层浸润、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类型、肿瘤分级、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独立的相关因素。年龄、绝经状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33.7%)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95.8%),有统计学差异。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结论:非子宫内膜样癌、肿瘤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探讨提高Ⅱ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的治疗方式。方法:通过对164例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随访,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为74.4%。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均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明确术前诊刮价值,实行手术病理分期,规范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对高危因素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放疗,是提高Ⅱ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