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医学决定水平下总蛋白(TP)的不确定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根据《分析化学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6),利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反馈信息,同时根据仪器的水平计算公式确定不确定度各分量,计算不同医学决定水平下TP的不确定度。结果 TP在低、正常、高3个医学决定水平的不确定度分别为3.30%、2.84%、2.89%;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6.60%、5.68%、5.78%,均在允许总误差(TEa)范围内。结论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时,TP的测量不确定度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需考虑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全国235家实验室红细胞沉降率(ESR)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的现状。方法利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软件系统,收集参加2014年ESR参考区间调查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与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有关的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对所有参加的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按照仪器对各实验室进行分组进行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的统计描述。结果参加调查ESR参考区间的实验室数量为235家,其中96家上报了医学决定水平。参考区间来源中,比例最高的为《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80.85%),接下来依次为教科书(8.51%)、仪器试剂厂家说明书(6.38%)、实验室自己确定(2.98%)和其他。医学决定水平的来源中,最多的也是《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75.00%),其次为仪器试剂厂家说明书(15.63%)。仅有45.11%和46.88%的参与实验室在使用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前对其进行了验证。分别有168家和72家实验室按照性别对ESR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进行了区分。男、女和未分组的参考区间上限和医学决定水平在不同仪器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我国ESR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的现况不尽如人意,目前急需一致的国家标准来指导实验室制订适当的ESR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血浆阴离子间隙 (AG)在不同疾病时的医学决定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用 90 3K/Na/Cl离子选择电极对4 5 0例患者及 10 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浆电解质测定。结果 :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组、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组、代偿性肺心病组及糖尿病无酸中毒组与健康组AG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肾功能衰竭组、糖尿病合并酸中毒组AG均数极其显著高于健康组 (P <0 .0 1) ,肝硬化组极其显著低于健康组 (P<0 .0 1) ;急性黄胆性肝炎组显著低于健康组 (0 .0 1

相似文献   


4.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的定义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项联系的参数。这个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多年了,但正式确定适用于测量领域的评估和表达测量不确定度的通用原则是在1993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了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协会(IUPAP)、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等8个国际组织公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现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5.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measurement)的定义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项联系的参数[1]。这个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多年了,但正式确定适用于测量领域的评估和表达测量不确定度的通用原则是在1993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了国际计量局(B I-PM)、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协会(IUPAP)、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等8个国际组织公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2],现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2000年4月欧洲化学测量溯…  相似文献   

6.
关注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检验需要可靠的评价检验结果质量的定量指标,测量不确定度已被引人临床检验领域。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被包括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推荐作为评价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指标。相对于其他测量,临床检验有其特点,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尚需进一步研究。临床检验工作者需关注和探索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测量的不确定度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索测量的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遵循《测量的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采用A,B类评定方法和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评定实验室主要的常规生化项目(Alb,ALP,ALT,AST,Ca,Crea,Chol,GGT,Glu,Mg,P,UA,TB,TG和TP)的测量不确定度,并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拙内、批阎重复性和方法偏倚为分量所进行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大小主要取决于室间质评的靶值,而以长期重复性和校准品不确定度为分量所进行的评价结果显示两者均构成合成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结论采用A,B类评定方法,考虑仪器测定本身存在的不确定度以及临床检验过程的不确定度2个分量,作为临床检验工作的不确定度研究的探索,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点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评估实验室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依据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进行合格评定,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评定与测量过程相关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利用实验室内测量复现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利用各实验室提供的各检测项目的质控数据分别计算测量平均值、标准偏差(s)和变异系数(CV)。结果 s和CV在数值上与实验室内测量复现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和实验室内测量复现性引入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相等,得出5个实验室各个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结论利用从室内质控中获得的测量数据计算出的s和CV可以真实、可靠地反映检测数据的分散性,依此可以评估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优劣,为临床实验室选用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提供思路。方法用3种方法评定28个临床化学指标的不确定度,方法 1是澳大利亚临床生物化学家协会(AACB)建议方法;方法 2是诺德创新中心(Nordtest)建议方法;方法 3是根据室内质控数据计算不确定度。3种方法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U)分别与分析目标[生物学变异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允许总误差]比较。结果 28个指标,方法2除K和Na外,26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1高;除Na外,27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 3高。方法 1除Alb外,27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 3高。与生物学变异比较,28个指标用方法1、方法 2、方法 3评定U分别有54%、28%、62%达到理想值,12%、32%、8%达不到要求;与CLIA允许总误差比较,分别有58%、18%、74%达到理想值,2%、2%、2%达不到要求。结论临床实验室用方法 2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比方法 1和方法 3考虑到更多的不确定度来源,与生物学变异比较不合格率明显增加,提示实验室需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0.
多数临床检验项目是定量检验,用数值和单位表示检验“结果”,属测量范畴.按现代计量学理论,测量结果是“一组”由测量得到的量值,通常用一个测得量值和该量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不确定度给出该量值的分散性信息,一方面代表测量质量,不确定度越小,测量质量越高;另一方面它是有效利用测量结果以及测量结果之间比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函数法评定医学参考实验室酶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各酶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分为3部分:不确定度分量来源的识别、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不确定度函数公式的建立;以α-淀粉酶(α-Amy)为例说明如何用函数公式获得相应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医学参考实验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α-Amy、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不确定度函数公式分别为:urel=[0.000 006 6+u_(rel)~2(reconstruct)+u_(rel)~2(bb)+u_(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 006 6+u_(rel)~2(reconstruct)+u_(rel)~2(bb)+u_(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 010 2+u_(rel)~2(reconstruct)+u_(rel)~2(bb)+u_(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 008 2+u_(rel)~2(reconstruct)+u_(rel)~2(bb)+u_(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 006 3+u_(rel)~2(reconstruct)+u_(rel)~2(bb)+u_(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 007 2+u_(rel)~2(reconstruct)+u_(rel)~2(bb)+u_(rel)~2(imprecision)]~(1/2)、urel=[0.000 007 2+u_(rel)~2(reconstruct)+u_(rel)~2(bb)+u_(rel)~2(imprecision)]~(1/2)。当α-Amy浓度为100 U/L时,应用函数公式计算得扩展不确定度为2.5 U/L,当α-Amy浓度为400 U/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0.9 U/L。结论用函数法可简便有效地评定医学参考实验室酶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的参考区间。方法使用Sysmex XN-9000流水线、PENTRA 120血细胞分析仪对绵阳市中心医院3 415例16~90岁体检人员的静脉血进行血细胞分析,经筛选对2 718例符合标准的健康人群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N流水线血小板相关参数95%参考区间(2.5%~97.5%):MPV 9.9~14.7fL,PDW 11.2%~24.3%,PCT 0.15%~0.30%;PENTRA 120血小板相关参数95%参考区间:MPV 8.4~12.7fL,PDW 13.8%~24.8%,PCT 0.12%~0.26%;仪器间比较:MPV、PDW、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N流水线检测的男女间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TRA 120检测的MPV、PDW、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N流水线男女性各年龄段间的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TRA 120的MPV、PDW、PCT结果男性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年龄段间的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实验室应依据仪器不同建立与该实验室配套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生物参考区间;实际应用中,可针对性别或年龄不同设置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Nordtest准则在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 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2010年7至12月共176 d室内质控数据和2009至2010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6次室间质评结果.依据Nordtest准则评估钠、钾、氯、钙、磷、葡萄糖、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蛋白和白蛋白、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共21个检测项目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在所有检测项目中,直接胆红素的扩展不确定度最大,达到17.69%;酶类项目如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由于受校准品不确定度的影响,扩展不确定度均>10%;与总胆固醇(6.96%)相比,三酰甘油受校准品不确定度的影响也较大,扩展不确定度为12.70%.结论Nordtest准则适用于目前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但在评估过程中,应考虑校准品不确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对住院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希望指数量表测量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希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的方法,进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隐蔽性方法对广州市甲、乙、丙3所三甲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ICU、急诊、普通门诊等科室210名医护人员进行洗手依从性的观察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护人员对洗手的认识情况和执行情况,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将洗手依从性接近的两所医院的医护人员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一系列综合干预.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医护人员洗手知识知晓率为96.6%,自评洗手依从性为95.1%,但隐蔽性观察结果显示操作前后依从率分别为39.3%和53.0%,平均依从性只有46.2%;试验组经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后,操作前后洗手的依从性分别为76.7%和8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和48.7%.结论 医护人员对洗手有正确认识,但未能切实贯彻到行动中,知行分离.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洗手的教育和监督,改善洗手条件等综合措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陆瑾  徐俐  王岩梅 《上海护理》2012,12(4):8-10
目的探讨标准化见习路径对医学生小学期基础护理教学质量的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小学期见习生7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名。在为期2周的临床教学中,两组均按照护理教研室教学日历进行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实验组则采用标准化见习路径表。比较两组医学生的理论成绩、综合考评、出科总评情况,同时了解医学生对教学方法、人文关怀和教师素质测评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医学生在理论成绩、综合考评和出科总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人文关怀和教师素质测评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见习路径能明显提高医学生对学习基础护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基础护理知识。它不仅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利于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诊疗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疗质量同质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8年8~12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9年1~5月收治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诊疗路径.比较2组患...  相似文献   

18.
A simple, nonparametric discrimination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for use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especially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properties of the distributions lead to unsatisfactory results by classical discrimination procedures. The procedure is based on transferring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 of a decision limit from one to several variables, with combinations (in set theory terms: unions and intersections) of multidimensional intervals serving as the discriminant regions (referred to here as simple discriminant regions). The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lcoholics and non-alcoholics. A level of efficiency 20% higher than that attainable with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was obtained using only six clinical chemical parameters. In addition, the procedure is more flexible than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It enables the solution of optimization problems for each of the three common discrimination criteria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efficiency) with no fundamental difficulties, and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select at will the range(s) for the decision point and for the order of the discriminant regions. For all of the clinical chemical parameters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results for the two patient samples overlapped very markedly. If, for example, a sensitivity of 100% was specified, the best specificity attainable using the six parameters that discriminated best was only about 53%, and if a specificity of 100% was required, the best sensitivity was about 56%. The analogy between the discrimination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le of a statistical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tection and exclusion of alcoholism)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传染病专科医院护生对所轮转科室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带教意识、教学水平以及科室带教环境的评价,发现不同科室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的因素,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各临床科室的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97名护生为调查对象,对9个不同轮转科室的临床带教能力和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护生对不同科室的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带教意识、教学水平以及科室带教环境的评价进行比较,其中得到最好评价的科室是内科,其次为外科、重症监护及感染科,得到的评价较差的科室是产房、婴儿室和手术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临床科室应根据护生的反馈信息,加强对不同科室临床师资的培养,提高各科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严格规范带教,从而提高临床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