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身体是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一切医学理论得以形成的基础。古代中医学通过实践观察和大胆合理的推理,并广泛借鉴流行于当时社会的主流传统文化思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体悟身体变化的独特方法,将原本无绪的复杂身体结构与纷繁的身体变化变得有序化和系统化,最终形成了以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为代表的中医学身体理论。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眼睛,虽然是一个直径只有2.4cm大的球体,但结构却十分精密,就像一架小型照相机,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编按] 相似文献
5.
林玲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13,(7):60
当一个人身体出现疾病时,往往从身体的表象体征就能看出来,例如在看患者面色、眼睛等等,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如果身体出现状况可从眼睛观察出来.
眼睛充血眼结膜上布满了毛细血管,一旦血管破裂,就会有充血现象.专家提醒,通常结膜出血没有明显原因,但如果患有严重高血压或血小板缺乏等疾病时,结膜也会充血.
眼睛凸出甲亢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使得眼部周围组织肿胀,眼睛像凸出来一样.
眼睑下垂随着年龄增长,多数人会眼睑下垂.这也可能是脑部肿瘤或者重症肌无力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7.
中医学身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综合认识。透过中医学的身体观,既可以了解中医学发展的脉络,也可以知晓传统文化的演变。中医学身体观研究是全面理解中医理论内涵的需要,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又是思想史研究很好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现实意义和拓展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过敏性紫癜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表现也从身体症状为主逐渐转向身体与心理症状并重,且心理症状和身体症状密切相关,二者互相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西医使用抗组胺制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过敏性紫癜可归属"葡萄疫""肌衄""斑毒"等范畴,内因多禀赋不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气不摄血;外因为风湿、火热等外邪侵袭,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辨证分型用犀角地黄汤、牛蒡解肌汤、三妙散合四妙勇安汤、三仁汤、芍药甘草汤、金匮肾气丸合黄土汤等;酌加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品配合心理疏导可进一步改善症状,提高疗效。"社会-生理-心理"医学模式与中医形神合一、整体观、情志与五脏相关等高度契合,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都是内在器官生理功能的反映,体现在疾病诊疗和预防中,"百病生于气""七情所伤,虽分五脏,但必归于心";治疗身体症状时身心同治,可取得更好疗效;心理干预,静心安神、说理开解、乐曲消愁、赏花解郁等,个体化心理疏导患者及家属,不仅可减轻心理压力,缩短病程,提高依从性,还可显著减少复发,显著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有明显心理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内经》中有关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关系的论述,分析了足阳明与脏腑的配属关系,及神志与脏腑的相关性,提出抓住五脏整体协调、抓住脾胃与心,调节五脏整体的中心以治疗神志疾病,才是理解足阳明与神志疾病关系的实质与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崔云教授认为,天癸衰竭、肾脏虚衰是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病机,水不荣木、肝气郁结是本病的关键病机,应重视生理和心理双重诊治。其治身之法包括肝肾同补以益虚损、滋肾疏肝祛邪以调气血,选方用药精当;其治心之法主要通过言语疏导、运动减压等方式调畅情志。 相似文献
15.
16.
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1982年至2007年关于中药药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四性与机体反应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四性可能与机体的产热过程或生命活动力相关,同时更可能与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活动有关,是一种多指标的分类。但目前尚未形成有关四性本质的共识,也没有证据表明能用机体的某种生理生化指标来区别不同的中药四性;许多研究普遍存在过分简单化和主观性割裂了多种药性间的联系。既往中药药性实验研究提示,必须将中药的四性、五味与归经等药性和药性的作用对象作为整体性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全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治疗策略,建立在肿瘤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强调多学科共同协作,贯穿疾病诊断到康复的全过程,从疾病治疗、体能恢复、心理康复、饮食调护等多个方面帮助肿瘤患者更好地抗击疾病。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其治疗手段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包括情志、饮食、针灸、导引、音疗等非药物疗法,是一种身心调节的综合治疗。同时按照不同阶段,不同策略,建立基于理想世界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临床诊疗的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从而形成预防、诊断、治疗、护理、随访、康复六位一体的身心全程管理肿瘤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文章从五脏与津液免疫的关系阐释了津液具有滋润、濡养、调节机体阴阳和协调气血的生理功能和抗病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躯压痛点与"穴位"相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04-206
躯体一定部位的压痛点与穴位相关。这些部位大多数是位于肌腱筋膜等附着于骨关节的区点。这些区点是对应于肌运动的、外围性的进行血管神经性机制的功能调节区。它们对体内外动因有灵敏的反应,且易发生应激性反应、继后的无菌性炎症。 相似文献
20.
伤寒六经病证的发生、传变与体质密切相关,虽与感邪重或者用药不当等原因也有关,但其根本取决于体质状态。致病因素在体质作用下形成“证”的过程称为“质化”,而“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决定着发病后临床类型的倾向性,质化正是这种倾向性的内在病机基础。”因此,对六经病证的倾向性也与“质化”有关,正如清末民初彭子益所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