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23例阻塞性黄疸,39例同期接受手术的其他疾病患者,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14天空腹采血进行血浆17种氨基酸分析,结果发现,阻黄患者术后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和组氨酸显著升高(P<0.05);手术前后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无差异,而术后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明显增高.阻黄组与对照组术前同期比较,阻黄组支链氨基酸、苏氨酸、组氨酸显著较低,尤以组氨酸最为显著;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显著较低.胆道减压手术10天后,血氨基酸恢复,接近对照组水平.阻黄患者术后进行全胃肠外营养选择氨基酸时,应使用含组氨酸、支链氨基酸比例较高的氨基酸混合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肝活素(HPS)在阻塞性黄疸所致肝损伤的诊断以及慢性肝病肝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6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68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PS水平.分析肝损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HPS水平有无差异;对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清HPS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观察HPS对阻塞性黄疸所致肝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慢性肝病患者HPS与Child-Pugh分级(CPC)以及肝衰竭之间的关系.结果 阻塞性黄疸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P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清中HPS与ALT呈正相关性(rs=0.914,P<0.01);HPS在阻塞性黄疸肝损伤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938,最佳节点是141.87 μg/L;慢性肝病中非衰竭者Child A、Child B、Child C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5组之间两两比较,非肝衰竭组中,随着CPC升高,HPS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两组肝衰竭血清HPS水平均高于非衰竭各组(P<0.05),两组肝衰竭之间HP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HPS水平测定能够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有无肝损伤作出诊断,也能够辅助CPC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肝病患者氨基酸谱的变化,本文作者检测了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氨基酸谱.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输液制剂发展及临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氨基酸输液制剂的发展,由杂质含量高的蛋白水解物,发展到平衡性氨基酸、肝病、肾病、烧伤以及小儿用氨基酸等多样化的氨基酸输液制剂.分别介绍了营养性氨基酸、肝病、肾病、伤病、癌症以及小儿用氨基酸输液制剂的配方原理、适应证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及氨基酸输液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不同肝病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谱型对肝病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的氨基酸谱不尽相同。分析氨基酸谱型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浆氨基酸与多数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无相关性,仅BCAA/AAA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提示氨基酸谱型的异常主要反映了肝细胞代谢状态的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对肝病治疗中正确使用氨基酸溶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肝病效果较好。肝病是全身性疾病,但病变主要在肝。人体肝脏系重要的物质代谢器官。肝内氨基酸代谢的酶类含量极为丰富,肝病时血中氨基酸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重症肝炎血浆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也发生改变。一贯煎是清代名方,有滋阴疏肝之功,统治胁痛,吞酸吐苦,症瘕等一切肝病,疗效显著,为进一步揭示一贯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我们对一贯煎煎剂及加味方(肝胃乐)进行氨基酸分析,作为临床用  相似文献   

7.
1975年Fischcr等发现肝性脑病及慢性失代偿期肝病患者的血浆氨基酸平衡失调。此后,学者们相继报道,各种原因的急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以及黄疸等患者的血浆氨基酸失调,并提示氨基酸的变化在探讨发病机制,判断肝细胞损害及鉴别诊断中的意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功能不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也会使肝脏病变进一步恶化,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除作为蛋白来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肝病治疗,如肝硬化、肝性脑病、肝移植、肝癌、糖尿病肝病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营养治疗的普及,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配方食品有望成为肝病治疗的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9.
<正>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正常人体内约有75%的氨基酸是用于合成蛋白质。人体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种为必需氨基酸,2种为半必需氨基酸,10种为非必需氨基酸。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研制而成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品种较多,有营养用氨基酸注射液、代血浆氨基酸注射液、肝病用氨基酸注射液、止血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氨基酸在人体的含氮物质代谢以及蛋白质合成和更新中占重要地位 ,并参与激素、酶、维生素和其它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不全时的一种危重并发症 ,经典的观点认为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 ,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随着研究的进展[1] ,最近有学者将肝性脑病的病因基础修正为“严重的肝脏功能失调或障碍” ,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伴有严重门体分流 ,以及慢性肝病 /肝硬化等 3种主要类型。其发病机制有很多解释 ,其中氨基酸不平衡学说在近十几年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该学说认为在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足月儿和早产儿母乳中游离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氨基本自动分析仪对不同泌乳期的足月儿和早产儿母乳中游离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牛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是母乳乳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而谷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生门冬氨酸是蛋白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提示了其对新生儿的最佳供应,早产儿母乳中氨基酸谱变化与足和母乳有所不同,但更符合于早产儿的需求。结论 从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胆应激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胃黏膜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探讨梗阻性黄疸致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制作Wistar大鼠梗阻性黄疸及应激模型,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浆一氧化氮含量、胃黏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及胃黏膜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梗阻性黄疸组及黄疸应激组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浓度显著升高,黄疸应激组胃黏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显著升高;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胃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胃黏膜各层均可见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结论]发生梗阻性黄疸时胃黏膜损伤指数升高,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及胃黏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升高可作为诊断梗阻性黄疸致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长春大花君子兰各部位中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长春大花君子兰的不同部位进行了氨基酸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中均含有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各部位中总氨基酸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花、叶、根、内果皮、外果皮和中果皮、箭(花葶)和花柄、种子。②各部位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花、叶、内果皮、根、外果皮和中果皮、种子、箭(花葶)和花柄。③在各部位中,酸性氨基酸的含量均较碱性氨基酸的含量高。④不同部位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均以天冬氨酸或谷氨酸含量最高,以半胱氨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的苏醒时间。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按血胆红素分为无黄疸对照组,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疽组,每组15例。其中黄疽组患者均为梗阻性黄疸。常规麻醉诱导后吸入1%-2%七氟烷,维持BIS值45,术毕即停吸七氟烷。同时记录从停药后至BIS值达到90的时间和唤醒时间。结果黄疸组BIS值达到90的时间和唤醒时间明显大于非黄疸对照组,但黄疸轻,中,重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胆红素水平与延长的苏醒时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液中内毒素含量与肝及小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方法]监测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1,2周组小鼠血胆红素及内毒素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及小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梗阻性黄疸1,2周组大鼠血胆红素及内毒素含量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肝组织损伤随梗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但肠道黏膜的损伤则较轻微.[结论]发生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GF -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总管中的表达.方法:监测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大鼠1天、7天、15天、23天、30天共计5个时间点取大鼠梗阻段胆管壁的炎症水肿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胆道损伤后不同时期的表达强度.结果:胆总管完全梗阻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增加,胆管壁炎症水肿程度在术后初期逐渐增加,2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胆管壁的TGF -β1表达量在30天内逐渐增加.结论:胆道损伤后,7天内胆道炎性水肿程度迅速增加,如不行手术干预,胆道狭窄程度会逐渐加重,直至23天后才有所缓解,但随着瘢痕的增生胆管壁会逐渐加厚,导致胆道壁永久性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特点。方法:通过对肝、胆、胰CT表现的影像特征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梗阻和不同性质病变时的影像特征差异。结果: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肿瘤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明显大于结石所引起的(P<0.05),二者对肝外胆管扩张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胆管炎可引起起间断性阻塞性黄疸,但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常不显著。梗阻近端扩张,远端萎缩是普遍特征。胆总管未端形态和密度变化的分析对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结论: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阻塞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易感性明显高于非黄疸者,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研究了阻塞性黄疸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脾脏性淋巴细胞DNA合成能力的改变,同时观察了精氨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并将精氨酸应用于临床,观察其对阻塞性黄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胆管结扎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脾脏淋巴细胞DNA合成能力明显受抑,而应用精氮酸治疗的胆管结扎大鼠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单纯胆管结扎组,淋巴细胞DNA合成能力也明显强于单纯胆管结扎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给阻塞性黄疸病人应用精氨酸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合成能力也明显增强。因此,精氨酸作为一种免疫刺激剂,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改善阻塞性黄疸病人免疫功能有价值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独角莲种子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独角莲种子进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 GC- MS)和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分析仪。结果 :从独角莲种子中分离出 4种脂肪酸和 1 6种氨基酸。结论 :独角莲种子中含 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 7种必需氨基酸 ,并分别以亚油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梗阻性黄疸时钙蛋白酶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后中药茵陈 五苓散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与钙蛋白酶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SD大鼠肝损害模型,并将成年SD大鼠分 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梗阻性黄疸组(O组),梗阻性黄疸+中药茵陈五苓散组(OC组),梗阻性黄疸+生理盐水组(OW 组)。检测血清中TBIL,ALT,AST等生化指标含量;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 和Western印迹测肝组织中钙蛋白酶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组织钙蛋白酶基因表达量,观察梗阻性黄疸 时钙蛋白酶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钙蛋白酶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趋 势。梗阻性黄疸大鼠给予中药茵陈五苓散可以抑制钙蛋白酶的表达,减少因钙蛋白酶高表达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改 善肝脏因梗阻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钙蛋白酶基因表达水平与梗阻性黄疸肝损伤程度变化一致。结论:梗阻性黄疸患 者辩证使用茵陈五苓散可促进术后肝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理论 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