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1WAF1 mRNA和p27KIP1蛋白在人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了54例AB中cyclin E和 p21WAF1 mRNA,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 E mRNA在AB浆核中有较强的表达,阳性率为66.7%(36/54),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cyclin E mRNA阳性率有所增加,原发AB、复发AB、恶性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cyclin E阳性率为50.0%(8/16).p21WAF1 mRNA在AB浆核中表达强度减弱且有较多的丢失,阳性率为22.6%(12/53),伴随AB复发与恶变阳性率表达下降.OKC p21WAF1阳性率为37.5%(6/16).p27KIP1蛋白在AB细胞核中大部分丢失,AB阳性率为16.7%(9/54),OKC 中p27KIP1阳性率为6.3%(1/16).AB中,cyclin E与p21WAF1 、p27KIP1均呈中度负相关(rk=-0.440, rk=-0.519, P=0.001).结论 AB的发生、浸润与细胞的增殖活性相关,且受cyclin E的高表达及p21WAF1 、 p27KIP1的低表达等多种因子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KIP1蛋白在人成釉细胞瘤( ABs)中的表达。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ABs中hTERT、cyclin D1、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hTERT mRNA在ABs中有较强表达,51例为阳性表达,cyclin D1 mRNA在ABs中23例为阳性表达,而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KIP1蛋白在ABs中分别有17、12、9例为阳性表达。伴随ABs的复发和恶变,hTERT、cyclin D1 mRNA阳性率逐渐上升,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丢失。经Kendall相关性分析得出,hTERT mRNA与p16INK4、p21WAF1 mRNA、p27KIP1蛋白之间在ABs中rk分别为- 0.587、- 0.652、- 0.783,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hTERT在ABs中的活性可能与p16INK4、p21WAF1 mRNA、p27KIP1蛋白丢失等多种因子共同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人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及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AB中hTERT mRNA及PKCα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牙源性角化囊肿(OKC)16例,正常口腔黏膜7例做对比研究。结果:hTERT mRNA在AB中阳性率为94.4%(51/54),OKC中为87.5%(14/16)及1/7正常口腔黏膜有hTERT mRNA表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hTERT的表达逐渐增高。PKCα在AB中阳性表达为85.1%(46/54),OKC中为56.2%(9/16),4/7正常口腔黏膜有PKCα阳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PKCα阳性表达也随之增高(P<0.05)。hTERT阳性表达与PKCα阳性表达之间经Kendall相关分析rk=1.000,P=0.005呈高度正相关。结论:hTERT与AB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端粒酶活性的释放激活与PKCα的高表达可能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在牙源性病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中hTERT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AB、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mRNA原位杂交法对口腔颌骨内54例AB、16例OKC及7例口腔正常粘膜,进行了hTERT mRNA的检测。结果 94.4%(51/54)AB、87.5%(14/16)OKC及1/7正常口腔粘膜有hTERT mRNA表达,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hTERT与AB不同组织学类型、病损发生部位、单房与多房无关(P>0.05),在AB外周细胞及星网状多边形细胞中有表达,在角化退变样细胞及颗粒样细胞中缺乏表达。结论 ①hTERT活化在AB及OK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hTERT活性阳性率与病变中的细胞分化,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随着组织学分级增高hTERT mRNA阳性率及信号强度均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30例颊癌及10例颊黏膜白斑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改变组织中P16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颊白斑和正常颊黏膜无p16基因的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在30例颊癌标本中,7例标本p16纯合子缺失,纯合子缺失率是23.3%(7/30);5例颊癌出现点突变,均发生在第2外显子上,点突变率为16.7%(5/30)。经DNA直接测序,发现5例点突变均为错义突变,其中3例突变位点相同,均在第99密码子上由GAT突变为AAT,由门冬酰胺取代门冬氨酸;对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12例颊癌组织进行P16蛋白的检测,发现11例标本P16蛋白表达缺失,1例点突变标本表达正常。结论 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是颊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形式,与颊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KIP1 蛋白在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s,AB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原住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ABs中cyclin D1、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KIP1 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 mRNA阳性率为42.6%(23/54);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KIP1 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31.5%(17/54)、22.6%(12/53)、16.7%(9/54).伴随ABs的复发与恶变cyclin D1 mRNA阳性率逐渐上升,p16INK4、p21WAF1 mRNA和p27LIP1 蛋白阳性表达丢失.经Kendall相关性分析得出,cyclin D1 mRNA与p21WAF1 mPRNA、p27KIP1 蛋白之间在AB中rk分别为-0.213、-0.284,均P<0.05.结论 AB的发生发展可能与cyclin D1过表达及p16INK4、p21WAF1 mRNA、p27KIP1 蛋白丢失等多种因子共同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端粒酶hTR、hTERT基因表达在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nic keratocysty,OKC)中的意义,探讨其在AB、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mRNA原位杂交方法对口腔颌骨内54例AB、16例OKC及7例口腔正常粘膜,进行了hTR、hTERT mRNA的检测。结果94.4%(51/54)AB有h1、R、hTERTmRNA的表达,81.2%(13/16)、87.5%(14/16)OKC及2/7和1/7正常口腔粘膜分别有hTR、hTERTmRNA表达,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hTR与hTERT在AB中表达具有相关一致性。端粒酶表达与AB不同组织学类型、病损发生部位、单房与多房无关,在AB外周细胞及星网状多边形细胞中有表达,有角化退变样细胞及颗粒样细胞缺乏表达。结论 hTR、hTERT活化在AB和OK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判断AB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正常腮腺、PA和CPA中cyclin D1和p16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D1和p16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在PA和CPA中的表达率为56.8%和78.6%;p16在PA和CPA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和28.6%。在多数病例(34/51)中cyclin D1和p16呈相反表达,关联系数r=-0.372。结论:cyclin D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由它们异常所致细胞周期调控“pRb”通路的异常,在腮腺CPA的发生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16 / 18型、p5 3、p16蛋白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状况 ,探讨它们在口腔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 8例正常口腔粘膜、13例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癌、10例低分化鳞癌组织中HPV16 / 18E6、p5 3、p16蛋白和HPV16 / 18DNA的表达。结果  1.疣状癌HPV16 / 18E6蛋白和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为 6 9.2 % (9/ 13) ,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 2 3.1% (3/ 13) ,过度表达率为 6 9.2 % (9/ 13) ,平均染色强度与高分化鳞癌和低化分鳞癌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16 / 18E6蛋白与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 / 18DNA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3.疣状癌HPV16 / 18E6蛋白与p5 3蛋白、p5 3蛋白与p16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P <0 .0 5 ) ,而HPV16 / 18E6蛋白与p16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 (P<0 .0 5 )。结论  1.进一步证实HPV16 / 18型感染是口腔疣状癌的重要致病因子。 2 .疣状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p5 3基因突变。 3.p16基因变异在疣状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用疣状癌中p16蛋白过度表达与HPV16 / 18型感染有关。 4 .HPV16 / 18、p5 3、p16蛋白在疣状癌与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证实疣状癌是一种独立类型  相似文献   

10.
人成釉细胞瘤中端粒酶与抑癌基因p5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hTR、hTERT基因在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的表达,并与p53蛋白相比较,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4例AB的hTR和hTERT的表达及49例AB的p53蛋白,将二者进行分析,同时以7例口腔黏膜为对照。结果94.4%(51/54)的AB有hTR、hTERTmRNA的表达,81.2%(13/16)和87.5%(14/16)的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及2/7和1/7例的正常口腔黏膜分别有hTR和hTERTmRNA表达,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hTR与hTERT在AB中表达具有相关性(rs=1.000,P<0.001)。p53蛋白在85.7%(42/49)AB、44%(11/25)OKC、33.3%(1/3)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的细胞核为阳性。hTERT与p53蛋白的rs=0.754,P<0.001,hTR与p53蛋白的rs=0.536,呈正相关,P<0.001。结论hTR和hTERT在AB中的检出率高于p53蛋白,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P<0.001),并与AB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人成釉细胞瘤中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周期素A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端粒酶hTERT基因在人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AB)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素A (cyclinA)和相关因子 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 ,PCNA)的关系 ,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 )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了AB中细胞周期素A、p53蛋白和PCNA ,hTERTmRNA的表达 ,同时以正常口腔粘膜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为对照。 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中只有 1例hTERT阳性 (1 / 7) ,cyclinA、p53蛋白、PCNA三者之间表达有着相似共性。OKC中表达在基底或副基底层细胞核中 ,有1 4例hTERT阳性 (1 4 / 1 6) ,4例cyclinA阳性 (4/ 32 )、1 1例p53蛋白阳性 (1 1 / 2 5) ,5例PCNA阳性(5/ 9)。hTERTmRNA在AB中表达率为 94 4% (51 / 54) ,cyclinA为 66 7% (40 / 60 ) ,p53蛋白为85 7% (42 / 4 9) ,PCNA为 78 1 % (2 5/ 32 ) ,hTERT与cyclinA、p53蛋白、PCNA之间经Kendall相关分析 ,rs 分别为 0 91 4、0 848、0 80 4 ,P <0 0 5。结论 随着组织学分级增高 ,hTERTmRNA与cyclinA、p53蛋白、PCNA阳性率及信号强度均增高。在AB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与p53蛋白的蓄积有关 ,与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 ,并受cyclinA调节 ,在S期中有较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牙源性病损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钟鸣  王洁  王兆元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4):320-323,I003
目的 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 2在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AB和OKC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S -P)检测 75例AB(原发 31例 ,复发 37例 ,恶变 7例 ) ,35例OKC及 9例口腔正常粘膜。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 2 0例AB(12例原发 ,8例复发 ) ,12例OKC中的bcl- 2mRNA。结果  88% (6 6 / 75 )AB ,74.2 % (2 6 / 35 )OKC ,44 .4% (4 / 9)正常口腔粘膜有bcl- 2蛋白表达 ,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同样在原发组AB 77.4% (2 4/ 31) ,复发组AB94.5 % (35 / 37) ,恶性组AB10 0 % (7/ 7)。bcl- 2阳性率及阳性强度随着组织学分级变化而增加 ,组间统计 (P <0 .0 5 )。在 2 0例AB及 12例OKC中bcl- 2mRNA表达趋势与bcl- 2蛋白的表达是相一致的 (P <0 .0 1)。bcl- 2阳性表达与AB不同组织学分型 ,病损发生部位 ,肿瘤生长方式 (单房与多房 )无关 (P >0 .0 5 )。bcl- 2在病变中表达的特征为AB的外周层细胞为强表达 ,星网状层有阳性表达 ,随着细胞增殖分化呈实性片状时bcl- 2表达增强 ,角化退变样细胞 ,颗粒性变细胞表达缺失。OKC中多在基底层细胞中表达。结论 ①bcl- 2在AB及OKC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分化与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c-mycmRNA的表达,探讨c-myc在AB和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使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4例AB、16例OKC和7例口腔正常黏膜(NOM)组织中c-mycmRNA的表达,并将AB按原发、复发、恶变分组,结果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OKC及NOM组织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44/54)、75.0%(12/16)和14.3%(1/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488,P<0.05)。原发组AB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1.0%,复发组为94.7%,恶变组为100.0%,伴随原发、复发、恶变,差异有显著性(χ2=16.912,P﹤0.05)。结论:c-myc表达在AB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c-mycmRNA的表达与AB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伴随其生物学行为变化,c-mycmRNA表达增强;提示c-myc有可能成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人成釉细胞瘤中CD44S及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 ,OKC)中CD44S 及CD44V6 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 ,分别对AB 77例 (原发 32例 ,复发 39例 ,恶变 6例 )CD44S、61例 (原发 2 4例 ,复发 31例 ,恶变 6例 )CD44V6 (因染色脱片故例数不一样 ) ,OKC19例 ,正常口腔粘膜 12例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棘深层、基底层细胞膜均有CD44S 和CD44V6 的完整表达 ,OKC中 10 /19例有CD44S 表达丢失 ,15 /19例有CD44V6 不完整表达或丢失。CD44S 在 2 1/77例AB中表达丢失 ,异常表达为 49/77例 ( 63.6% ) ;CD44V6 在 7/61例AB中为阴性 ,但异常表达却为 31/61( 5 0 .8% )。与正常口腔粘膜及OKC相比P <0 .0 0 1,伴随AB恶变阴性表达及异常表达率增加。结论 :在不同组织及病变中CD44S 和V6 有不同的表达 ,伴随AB复发与恶变Vs及V6 表达丢失和异常表达增加 ,同时表达的丢失及异常表达也与AB的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及其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探讨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AB的MMP-2、MMP-9、TIMP-1的表达,同时以口腔黏膜8例、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10例为对照。结果MMP-2、MMP-9在正常黏膜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OKC棘层细胞中强阳性表达2例,阴性或弱阳性8例,基底层细胞表达较弱或阴性。在AB的外周层及星网状层细胞中,强阳性表达28例和30例(在MMP-2中组间相比P<0.001)。MMP-9中AB与正常黏膜及OKC比较,P<0.05。MMP在AB间质细胞表达为阳性,且随组织学分级变化而增高,但与年龄、性别、部位、病理分型无关(P>0.05)。TIMP-1在正常黏膜、间质组织、AB及OKC中均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论MMP-2和MMP-9蛋白的高表达与AB的复发有关,MMPs与TIMPs的蛋白表达失平衡,可能为AB侵袭性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基质细胞产生的MMPs蛋白活性,也可能为AB利用且在侵袭性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成釉细胞瘤中细胞周期素B1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中G2 /M期周期素B1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 )对 73例AB(原发组 3 2例、复发组 3 3例、恶变组 8例 )进行了同期素B1检测 ,同时选取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 ,OKC) 19例 ,正常口腔黏膜 7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yclinB1(细胞周期蛋白B1)在正常口腔黏膜 2例中核阳性 ,7例OKC中的棘层细胞核为阳性。 46例AB核为阳性。三者相比P <0 .0 0 1。在AB中伴随复发与恶变核阳性表达增加 ,其中原发AB 13例 ,复发AB 2 5例 ,恶变AB 8例核为阳性 ,三者相比P <0 .0 5。结论 :cyclinB1与AB的发生复发及恶变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 ,在G2 /M调控点上可能存在异常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