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药材》2019,(10)
目的:了解甘草饮片和细粉水分吸湿热力学性质,为指导其干燥和储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静态水分称重法,测定甘草饮片和细粉在3个温度下的平衡含水量,研究甘草饮片和细粉水分吸附热力学。结果:甘草饮片和细粉等温吸附线属于Ⅲ型等温线,其最佳模型为GAB模型,并计算出相对安全含水量和绝对安全含水量。甘草饮片和细粉的净等量吸附热(Q_(st))和微分熵(S_d)都随着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净等量吸附热和微分熵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符合熵-焓互补理论,吸附过程都由焓驱动且为自发过程。结论:该实验GAB模型较好地预测了甘草饮片和细粉的吸湿平衡含水量,为甘草饮片和细粉安全水分的控制和科学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浸膏粉吸湿过程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浸膏粉的吸湿过程特点,建立数学模型,为深入研究中药浸膏吸湿行为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确定生产周期、预测产品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药浸膏粉吸湿过程,应用物质质量守恒定律、费克扩散第一定律,建立双指数吸湿过程模型,对中药浸膏吸湿数据进行拟合,并与其他常用5种模型比较,评价双指数模型的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双指数模型、Weibull分布模型、一级过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较大,残差平方和(RSS),AIC值均较小,综合3种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认为双指数模型更适用于模拟中药浸膏粉的吸湿过程。结论:所建立的双指数模型适合表征中药浸膏粉的吸湿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莲子等温吸湿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明确其等温吸湿和解吸规律,以更好地指导莲子的干燥加工和包装储藏,为防止莲子吸水过多而霉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在25℃条件下,采用基于动态水分吸附法的AQUALAB VSA等温吸湿曲线测定仪记录莲子及其粉末对水分的等温吸附和解吸附曲线,将所得数据采用8种常用模型拟合,引入相关系数(R2)和赤池信息准则(AIC)评价各个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 25℃时,莲子药材及粉末的吸附和解吸附曲线趋势基本相同,Peleg模型为描述莲子吸附和解吸附特性的最佳模型。结论 通过对莲子等温吸附与解吸附曲线的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材吸附与解吸附特性和规律,对指导中药材的合理加工、包装和储藏,保证药材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兰志琼  艾青青  杨吉玉  何芳  刘晓芬  卢先明 《中草药》2020,51(12):3165-3172
目的通过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大黄在相对湿度20%~85%,温度分别为5、15、25、35℃条件下的吸湿规律进行研究,为大黄安全贮藏水分的控制及合理贮藏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黄药材分别贮藏于温度为5、15、25、35℃,湿度为45%、60%、75%条件下,并于不同时间点取样,以粉末颜色及霉变为指标,确定其安全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_w);并通过静态称量法,得到大黄药材在5、15、25、35℃及水分活度为0.2~0.8的等温吸附数据,采用GAB、Oswin、Smith、Halsey、Henderso、Peleg 6种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和评价。结果大黄的绝对安全A_w为0.5,相对安全A_w为0.6,在5、15、25、35℃下的大黄吸附等温线的类型为"S"型,属于Ⅱ型等温线,Oswin模型为最佳吸湿等温线拟合模型,模型表达式为:M_(eq)=A[A_w/(1-A_w)~B,并由该模型计算得到:5℃下不同初始含水率大黄的绝对安全水分为9.00%、9.59%、8.00%、6.71%和相对安全水分为10.17%、10.89%、9.20%、8.07%;15℃下不同初始含水率大黄的绝对安全水分为8.24%、8.83%、7.24%、5.86%和相对安全水分为9.57%、10.17%、8.59%、7.20%;25℃下不同初始含水率大黄的绝对安全水分为7.17%、7.75%、5.73%、4.70%和相对安全水分为8.72%、9.26%、7.26%、6.25%;35℃下不同初始含水率大黄的绝对安全水分为8.00%、8.45%、6.53%、5.21%和相对安全水分为9.74%、9.85%、8.40%、7.27%。结论 Oswin模型可作为大黄药材贮藏中平衡含水率的预测模型,为大黄贮藏安全水分的控制及科学的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湿度环境下中药浸膏粉体吸湿动力学模型拟合优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朱诗竟  丁青龙  狄留庆  赵晓莉  王令充  祖强 《中草药》2013,44(20):2833-2840
目的 筛选可以准确描述中药浸膏粉体吸湿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科学量化吸湿过程,为进一步研究通过中药浸膏粉体改变物理性质来控制吸湿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5种模型分别对51种代表性中药浸膏粉体在低、中、高3种相对湿度(33%、57%、73.5%)环境下的吸湿速率曲线进行拟合,以拟合度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RSS)、信息准则(AIC)值为评价指标,初步筛选拟合较优的动力学模型。结果 双指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中药浸膏粉体吸湿的动力学过程,但双指数模型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适用性较威布尔模型好。结论 双指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中药浸膏粉体的吸湿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合柴胡提取物吸湿过程中的数学模型。方法:利用重量法测试柴胡提取物吸湿过程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运用1st Opt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拟合模型。结果:柴胡提取物吸湿过程动力学双指数模型、吸附-解吸等温线Peleg模型因R2更接近于1,RMSE和RSS更接近于0而拟合效果最好。柴胡提取物的吸附-解吸等温线均属于第Ⅱ种类型,柴胡提取物解吸等温线因较高的平衡含水率而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3型,并且吸附、解吸机制清楚地解释了该滞后现象。结论:双指数模型和Peleg模型分别较好地拟合了柴胡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及吸附-解吸等温线,对柴胡提取物及其他中药提取物干燥、混合、包装、贮藏等方面涉及到的防潮技术选择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了解黄芩饮片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基于热力学基本理论,采用静态称量法,得到黄芩饮片在25,35,45℃,水分活度为0.10~0.85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解吸数据,选用8种常用吸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探讨黄芩饮片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Peleg模型是描述黄芩饮片吸附解吸特性的最佳数学模型,并由模型方程计算得到黄芩饮片的绝对安全含水量与相对安全含水量约为9.22%,13.51%;黄芩饮片的净等量吸附热与解吸附热,微分熵与含水量关系密切且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对黄芩饮片干燥时,可将干基含水率为12.0%判断为干燥的终点;黄芩饮片的吸附与解吸过程均由焓驱动,黄芩饮片的水分吸附与解吸过程均为非自发过程。通过对黄芩饮片等温吸附与解吸规律的考察,可以促进对中药饮片吸附解吸规律的研究,对中药饮片在优选存储条件和干燥加工等方面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中药浸膏喷雾干燥时易出现粘连和软化的问题,提出将除湿空气运用于中药浸膏喷雾干燥,并用玻璃化转变理论和水分活度理论预测浸膏粉储存稳定性的条件。以口炎清浸膏为模型药,分别对湿空气(RH 70%)和干空气条件进行喷雾干燥,同时考察干空气下不同压缩空气比对喷雾结果的影响及进风温度分别为100,110,120,130,140℃时对喷雾干燥粉粉体学性质(浸膏得粉率、粘连百分比、含水量、休止角、压缩度、粒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对理想粉末进行吸湿性和不同平衡含水量下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分别用GAB方程和Gordon-Taylor模型对水分活度与平衡含水量之间以及平衡含水量与Tg之间进行拟合,得到口炎清浸膏粉的状态图,指导其合理储存条件。研究发现,干空气下浸膏粉含水量随着压缩空气比的增加而降低且压缩空气比为100%时喷雾效果最好。湿空气下浸膏粉的得率极低,其含水量和Tg分别为4.26%,16.73℃;其他相同仪器参数相同,干空气下浸膏粉的含水量和Tg分别为2.43%,24.86℃,与湿空气相比,含水量降低了42.96%,Tg提高了8.13℃。从状态图分析可知口炎清浸膏粉在25℃下达稳态时的临界含水量(X,c)为3.42%,临界水分活度(aw,c)为0.188。由此可见,水分降低了中药浸膏粉的Tg是造成其喷雾干燥粘壁和软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入干空气对于中药浸膏喷雾干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雅洁  汤成成  贾艾玲  邱智东  杨晶 《中草药》2017,48(15):3064-3070,3076
目的拟合人参提取物(GRRE)吸湿过程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吸湿特性。方法用称量法测试GRRE在25、35、45℃下吸附/解吸等温线,用7个非线性回归方程对等温线进行描述,借助1st Opt统计分析软件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拟合模型,结合25、35、45℃下吸附等温线计算吸附热。结果 25、35、45℃下,GRRE吸附/解吸等温线都是Peleg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都属于第II种类型,解吸等温线因较高的平衡含水量而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_3型。随着温度升高这种滞后现象变弱。吸附热随着平衡吸湿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Peleg模型较好地拟合GRRE的吸附/解吸等温线,且吸附/解吸等温线存在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变弱,吸附热与平衡吸湿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态水分吸附法的金银花喷干粉吸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燕  何雁  张爱玲  张尧  饶小勇  罗晓健 《中草药》2017,48(16):3353-3358
目的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研究金银花喷干粉的水分吸附-解吸附动力学特性。方法在温度为20、30、40℃,相对湿度为0~85%条件下,利用动态水分吸附仪测定金银花喷干粉的水分吸附与解吸附数据,并基于6种常用的吸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评价。结果温度越高,达到吸湿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相对湿度65%~85%时,金银花喷干粉的质量发生明显变化;相对湿度越大,达到平衡时的质量变化越大。Peleg模型是描述金银花喷干粉水分吸附-解吸附特性的最佳数学模型。结论动态水分吸附法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和减少人为误差,适用于金银花喷干粉的吸湿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水分对金银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柯用春  王建伟  周凌云  蒋其鳌 《中草药》2005,36(10):1557-1558
目的研究土壤中水分变化对金银花品质因子的影响。方法在花期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分析其与金银花内外品质因子变化的关系。结果适度干旱有利于金银花花蕾增重、体内绿原酸和黄酮物质的积累,充足供水和过度干旱均不利于金银花内外品质的提高。结论花期土壤含水量维持在16.2%,有利于金银花获得较好的内外品质因子。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分析了2种种子水分(9.2%和16.7%)和3种贮藏温度(15、25、35℃)对浙贝母种子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水分和贮藏温度对浙贝母种子存活力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复方沙棘颗粒剂的喷雾干燥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复方沙棘颗粒剂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方法:以含水率和吸湿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辅料种类及用量;以其总黄酮含量、含水率及出粉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取相对密度、进风温度、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沙棘颗粒剂的喷雾干燥工艺.结果:浸膏相对密度和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工艺影响极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相对密度1.02(25℃),进风温度100~110℃,进液速度22 mL·min-1,颗粒成型率32%.结论:优选的干燥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4.
桂枝颗粒成型辅料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桂枝颗粒的成型辅料。方法:考察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辅料对桂枝颗粒成型性、溶化性和吸湿性的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桂枝颗粒的最优辅料及辅料比例。结果:制备桂枝颗粒的最优辅料为糊精和乳糖,两者使用比例为1∶1。结论:采用该方法制成的桂枝颗粒成型性、溶解性好,不容易吸湿,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规范辅料麦麸质量标准。方法:直观描述麦麸外观性状,按药典方法测定麦麸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古蔡氏法检测砷盐,硫代乙酰胺法检测重金属盐。结果:各产地麦麸片状大小、颜色及面粉含量略有差异,总体外观性状差别不大。天津产地麦麸含水量、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最高。辽宁产地麦麸总黄酮含量最高。砷盐含量均小于2ppm。重金属含量均低于10ppm。结论:辅料麦麸含水量应低于13.84%,总灰分含量低于3.1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0.52%。总黄酮含量不低于0.31%。砷盐和重金属盐含量符合限量标准,作为炮制辅料应采用粗粉。  相似文献   

16.
李锐  陆雪芳  骆海春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67-1968
目的用卡氏滴定法测定中药制剂水分含量。方法探索了卡氏滴定法测定中药制剂水分含量。用烘干法、甲苯法、卡氏滴定法测定了20批中药制剂的水分,并加以比较。结果用卡氏滴定法测定生化丸中水分,平均回收率为96.88%,RSD为0.81%。结论卡氏滴定法可用于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不同成熟阶段麝香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活麝取香”法采集不同成熟阶段麝香,测定含水量,并通过GC-MS分析其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6月底麝香平均含水量为55.921%,高于10月底的36.029%(P<0.05)。从6月到8月和10月,麝香中成分种类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6月底麝香中检测到55种成分,低于8月底(P<0.05)。8月底麝香中酮类占大多数,而10月底麝香中烷烃类和酮类较多。在6月底麝香中没有检测到麝香酮和8-环十六烯-1-酮,而8月底和10月底麝香中其相对含量较高。结论麝香酮及8-环十六烯-1-酮的生成很有可能是在林麝分泌香液后的成熟过程中产生,从而造成了在初香液并不具备麝香特有的香味,而是具有浓烈的腥臭味。  相似文献   

18.
常见药用辅料对毛冬青总黄酮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常用制剂辅料对毛冬青总黄酮吸湿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吸湿法测定毛冬青总黄酮的吸湿率;以吸湿初速度、吸湿加速度、平衡吸湿时间、平衡吸湿量、临界相对湿度等参数为指标,考察辅料种类和用量毛冬青总黄酮吸湿性的影响。结果:毛冬青总黄酮临界相对湿度78.1%,乳糖、硬脂酸镁、滑石粉、磷酸氢钙均增大了样品的临界相对湿度。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糊精均加速了样品的吸湿过程,增加了样品的平衡吸湿量,作用顺序为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淀粉;磷酸氢钙、滑石粉、乳糖、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样品的吸湿加速度和平衡吸湿量,作用顺序为磷酸氢钙>滑石粉>乳糖>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结论:合理的使用辅料能改善毛冬青总黄酮的吸湿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制何首乌中水分的方法。方法:烘干法测定135批制何首乌中的水分,采用标准归一化法,二阶导数法对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何首乌中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建立的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系数达到0.990 71,校正均方差为0.152,预测均方差为0.175,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482 57。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快速测定制何首乌中的水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考察所用辅料的种类及配比;以吸湿率和成型率指标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该颗粒的休止角、吸湿率。结果:辅料蔗糖粉/糊精以2∶1为最好;浸膏与辅料的混匀比例为1∶1,润湿剂体积分数为60%,干燥温度为60℃,依此制得的颗粒流动性好。结论:本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该颗粒的大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