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余汉毅  张柏 《广东医学》2004,25(2):192-193
目的 探讨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有效疗法。方法 将 5 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腹腔温热灌注化疗 30例 (观察组 ) ,单纯应用全身辅助化疗 2 9例(对照组 )。观察组 30例患者于姑息性切除术后 1 0d ,用 5 -FU 80 0mg/m2 ,DDP 6 0mg/m2 ,DXM 1 0mg ,IL - 2 1 0 0万u加入 4 3℃温盐水 1 5 0 0ml腹腔内灌注化疗 ,每个月 1次 ,连续 4~ 6次 ,同时应用全身辅助化疗 ;对照组 2 9例患者姑息性切除术后单纯应用全身辅助化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73% ,对照组有效率为 34%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术后防治复发、转移和恶性腹水疗效肯定 ,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晨瑶  王丽茹  孙巍 《当代医学》2011,17(19):109-110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癌性腹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持续循环热灌注化疗组40例,腹腔灌注化疗组40例。每周做治疗1次,共做3次。然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腹腔持续循环热灌注化疗组有效率85%(34/40),腹腔灌注化疗组有效率57.5%(23/40),经统计学处理,x2=5.52,P=0.01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疗加局部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LAHPIC)治疗恶性腹水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46例恶性腹水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温腹腔灌注化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EA、CA125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CEA、CA125及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腹水,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观察组实行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30%),部分缓解12例(40%)治疗总有效率70%;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13.33%),部分缓解6例(20%),治疗总有效率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可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温和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及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将 68例进展期腹腔肿瘤患者分为化疗组 3 2例 (对照组 ) ,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组 3 6例 (热灌组 )。结果 :热灌组完全缓解 (CR) 6例 ,部分缓解 (PR) 17例 ,无进展 (NC) 9例。总有效率 63 .9% ,临床受益率 88.9% ;对照组 CR2例 ,PR11例 ,NC10例 ,总有效率 40 .6% ,临床受益率 7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热灌注联合多途径化疗治疗腹腔肿瘤的毒副反应轻微 ,疗效比较高 ,可以接受 ,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身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恶性腹水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抽放恶性腹水后,使用WB-I型热疗机进行高功率微波加热,使直肠温度至39~42℃持续90min.全身热疗的同时.腹腔灌注48℃以2DDP+5Fu为主的药物;对照组20例仅行腹腔化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5.O%,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全身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好,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罗文娟  吴文涛  卢萍 《四川医学》2005,26(8):867-868
目的观察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与单纯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顺铂+5-Fu腹腔化疗+微波热疗,对照组20例,单用顺铂+5-Fu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4%,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有效率35%,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顺铂腹腔热灌注并微波局部热疗对癌性腹水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①目的 观察顺铂腹腔热灌注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72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0例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并微波局部热疗 ;对照组 32例单用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③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6 .16 ,t=2 .4 5 1,P <0 .0 5 )。④结论 顺铂腹腔热灌注并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方法:54例恶性腹水病人回顾性分析。观察组27例采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7例单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腹水的吸收情况、KPS 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28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腔转移患者随机被选入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14)和静脉化疗 腹腔热灌注 射频透热组(热疗组,n=14),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热疗组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4.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以Ⅰ~Ⅱ级为主)。结果表明,静脉化疗 腹腔热灌注 射频透热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腔转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病人腹水乙醛脱氢酶1(ALDH1)的水平,探讨ALDH1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上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恶性腹水32例和良性腹水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腹水中ALDH1水平,分析ALDH1水平在良恶性腹水中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原发疾病中的情况。结果:恶性腹水组年龄较良性腹水组高(P<0.05),但2组间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及恶性腹水组ALDH1水平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腹水中ALDH1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5)。腹水ALDH1在几种不同原发肿瘤中的水平在肝癌中最高(P<0.05),在消化道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胰腺癌组之间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腹水中肝硬化腹水ALDH1水平较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明显升高(P<0.05)。结论:ALDH1在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寻找不明原因腹水的原发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单纯静脉患者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12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以静脉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腹腔热灌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1.7%(43/60),对照组有效率为46.7%(2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83.3%,平均生存时间为(32.98±1.83)个月,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28.65±1.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CD8叩细胞水平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术能有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高、预后患者生存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 5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 4 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奥沙利铂 +5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方案组 (治疗组 2 3例 )与顺铂 +5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方案组 (对照组 2 3例 ) ,观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 2 3例近期有效率 5 6 5 % (13/ 2 3) ,对照组 2 3例近期有效率为 4 3 8% (10 / 2 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组 1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优于对照组 ,但也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消化道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且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组对比,探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双重染色内镜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752例,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490例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予以活检,观察组262例行内镜下双重染色检查,对2组患者结直肠黏膜、胃黏膜、食道黏膜病变及早癌检出情况予以对比,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观察组结直肠黏膜病变共检出57例,检出率为80.28%,对照组结直肠黏膜病变共检出37例,检出率为25.5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5.63%,对照组未检出结直肠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病变共检出56例,检出率为64.37%,对照组胃黏膜病变共检出24例,检出率为14.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早癌检出率为4.60%,对照组未检出胃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黏膜病变共检出19例,检出率为18.27%,对照组食管黏膜病变共检出8例,检出率为4.3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早癌检出率为3.85%,对照组未检出食管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重染色内镜可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指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胃癌合并腹水病人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胃癌合并腹水病人75例,按照病人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腹腔直接灌注顺铂方案,观察组采用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顺铂方案治疗。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生存质量、1年累积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37.14%(P<0.05);观察组病人血清CEA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不良反应症状程度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胃癌合并腹水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部分病人生存质量,并可能延长部分病人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司帕沙星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司帕沙星片剂和氧氟沙星片剂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上海市7所医院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司帕沙星组(试验组)110例,200mg,1次/d;氧氟沙星组(对照组)110例,200mg,2-3次/d。均口服,疗程均为7-14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8%和82.7%,痊愈率分别为63.3%和56.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3%和88.  相似文献   

17.
陈非  郭黔  罗舒  李旭敏  夏徽  王超 《重庆医学》2011,40(34):3465-3466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IPCH)联合全身化疗对恶性腹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探讨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具有中至大量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n=52)和对照组(全身化疗,n=50),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临床受益率(分别为38.5%、42.3%及90.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16.0%及66.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H联合全身化疗能有效地控制恶性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18.
曹昌萌 《当代医学》2021,27(2):33-34
目的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重症医学科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重症医学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万古霉素治疗,研究组予以利奈唑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细菌清除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结果两组治愈率、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细菌清除有效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重症医学科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均较高,利奈唑胺具有更高的细菌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护理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指征、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结果护理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00%,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0.0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和中降逆贴穴位贴敷减轻大肠癌化学治疗所致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大肠癌化学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mFOLFOX6化学治疗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观察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化学治疗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化学治疗第1、3、6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毒性反应、白细胞毒性反应及口腔黏膜毒性反应。结果 化学治疗第1、3、6天,对照组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时点白细胞毒性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时点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学治疗第6天和第1天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毒性分级变化、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分级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中降逆贴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大肠癌患者因mFOLFOX6化学治疗方案所致的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