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29例糖尿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129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2)伴与不伴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w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等指标进行观察,旨在探讨DM2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检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瘦素(leptin)及肝肾功能和血脂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瘦素与上述指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糖尿病患者血清leptin,FINS,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12周后糖尿病组BMI,肝肾功能和血脂无显著变化,但FPG,FINS,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ISI显著升高(P<0.01)。在糖尿病患者中,瘦素水平与FINS,HOMA-IR明显正相关(r1=0.525,P<0.01,r2=0.391,P<0.05),与ISI明显负相关(r=-0.33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瘦素最主要的因素依次为性别,BMI,甘油三脂,胰岛素和ISI,(R2=0.358,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用罗格列酮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水平及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70例NAFLD患者分为单纯脂肪肝组36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34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FGF2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acids,FFA)、血脂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采用稳态模型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状态。结果①2组脂肪肝患者中,肥胖比例、BMI及WH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机体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采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脂肪细胞INSR mRNA表达,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S、FINS、ISI、Homa—IR水平显著上升(P〈0.01),INSR基因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优降糖组和针刺组FBS、FINS、ISI、Homa—IR显著下降(P〈0.05,或P〈0.01),I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优降糖组比较,治疗后针刺组FINS水平显著降低,J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T2DM大鼠存在脂肪细胞,NS尺基因表达低下,针刺和优降糖均可上调T2DM大鼠脂肪细胞INSR基因表达,针刺改善T2DM大鼠脂肪细胞INSR基因表达的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0例(MHD组)及健康对照组40名。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S)、体重指数(BMI)及肾功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分析瘦素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MHD组FBG、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校正BMI与否,两组血清瘦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瘦素与BMI、FINS、HOMA-IR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瘦素与ISI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但控制BMI、FINS的影响后,瘦素与HOMA-IR及IS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可能是通过对体脂和胰岛素的影响而间接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以24例非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41例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瘦素(L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21.98±7.76n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1)。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而在此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13.57±6.02ng/ml)较治疗前(22.36±7.98ng/ml)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BMI、WHR、FINS、FPG、TG、TC、HOMAIR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BMI、WHR、FINS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经罗格列酮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与FINS降低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后能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改善瘦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元醒脑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7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元醒脑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MSS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SI、FINS、FPG、M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SI、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INS、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醒脑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ISI、FINS、FPG有关。  相似文献   

8.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益气活血化瘀之加味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 2型糖尿病例71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空腹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insulin)、FIns/FB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S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FBS、FIns、FBS/FIns、InsRI显著降低,ISI显著升高.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方法:对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测定空腹血糖(FD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GDM组的FDG、FIN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胰岛素分泌轻度不足伴中重度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胰岛素分泌轻度不足伴中重度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并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和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峰值(PINS)、胰岛素峰值与基础值比值(IP/I0))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FPG、2h PG、Hb A1c、BMI、HOMA-IR、FINS、PINS、IP/I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经3个月治疗后的FPG、2h PG、Hb A1c、BMI、HOMA-IR、FIN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INS、IP/I0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h PG、Hb A1c、HOMA-IR、FINS明显降低,PINS、IP/I0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胰岛素分泌轻度不足伴中重度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血胰岛素水平,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研究迷走神经传入信号的整合和代谢作用,是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恢复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能量和葡萄糖平衡的潜在策略。本团队在前期的预试验中发现了耳穴埋针有降血糖作用。在埋针的基础上,本团队发展了耳皮内刺技术,其是一新型的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目的 探索耳皮内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设计类型为单盲随机交叉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及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病房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及降糖药物治疗方案固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31例,随机分为A、B两组,总观察期为6 d。A组于第2天、第5天7:30分别进行真针刺、假针刺操作;B组于第2天、第5天7:30分别进行假针刺、真针刺操作。连续6 d〔第1天(基线日)、第2天(干预日)、第3天(干预后1 d)、第4天(基线日)、第5天(干预日)、第6天(干预后1 d)〕检测空腹、早餐后2 h及早餐后4 h末梢血糖水平。结果 A组真针刺干预日及干预后1 d时早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基线日,A组真针刺干预日早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假针刺干预日(P<0.05)。B组真针刺干预日及干预后1 d早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基线日,B组真针刺干预日早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假针刺干预日(P<0.05)。两组患者第2天、第5天早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皮内刺迷走神经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2 h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糖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三组,观察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关系,所有患者采取控制血糖,并给予吸氧、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保护脑功能、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越高,治愈率越低,预后差。结论:控制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其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CAS组(102例),及未发现CAS组(132例)。将CAS组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4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7%,6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CAS组和未发现CAS组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时的血小板活化功能相关指标:颗粒膜蛋白140(CD62p)、溶酶体整合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质膜表面糖蛋白GP-IIbIIIa(CD41/CD61)值。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CAS组患者血小板表达CD62p、CD63、CD41/CD61较未发现CAS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并与血糖水平呈明显相关性,在CAS组患者中HbA1C<7%患者组表达CD62p、CD63、CD41/CD61水平均较HbA1C>7%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CD41/CD61)在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中明显增强,并与血糖控制水平显著相关;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并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需早期积极控制血糖,给予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代谢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代谢紊乱特点HbA1c。方法:收集13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肾功能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T2DM组)54例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KD组)7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将DKD组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结果:DKD组患者血清TC、LDL-C、肌酐及尿酸水平均高于T2DM组(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组的TC、LDL-C及肌酐水平均升高(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明显较低(P<0.01),但2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代谢紊乱有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尿酸的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不同血糖水平对牙齿种植术后炎症指标及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探讨血糖控制与种植牙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1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例身
体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局部麻醉植入40枚种植体,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行血常规检测
,进行炎性细胞(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8、12周检测糖化血红蛋
白(HbA1c)水平的平均值作为血糖控制指标。共振频率分析法检测术后即刻和术后2、4、6
、8、12周种植体稳定参数(ISQ),并测定术后种植体稳定性最大下降值和种植体稳定性恢复
到初期稳定水平的时间。结果:手术前糖尿病组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糖尿病组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
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术后种植体稳定性按不同HbA1c水平分组分析,随HbA1c升高各组种植体稳定性最大
下降值呈增大趋势,且不同HbA1c水平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HbA1c升高各组种植体稳定性恢复时间延长,HbA1c ≤7.5%组较HbA1c≥7.6%组种植体稳定性恢复到初期稳定性需要的时间更少(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牙齿种植术后炎症反应和种植
体稳定性与其血糖控制水平有关联,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轻术后创伤反应,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加
速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把72例糖尿病患者分成DM1组和DM2组,与35例对照组AB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对照,并对ABI和HOMA-I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值与FBG(r=-0.43,P〈0.05)、HbA1C(r=-0.52,P〈0.01)和HOMA-IR(r=-0.48,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值与血糖控制程度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并分析空腹血葡萄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Ⅱ型糖尿病(2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经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A组)及非糖尿病患者100例(B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分别计算空腹血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情况,分析并比较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 A组FPG对Ⅱ型糖尿病诊断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93%,HbA1c诊断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2%,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FPG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仅为7.0%和1.0%;HbA1c诊断灵敏度和特异率为8.0%和5.0%。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葡萄糖在Ⅱ型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不能正常进食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不能正常进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另一组采用胰岛素泵给予基础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控制血糖时间、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降低血糖费用等.结果 地特胰岛素组在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控制血糖时间等方面与胰岛素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降低血糖费用上地特胰岛素组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不能正常进食时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其疗效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疗效接近,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9.
贺军  彭健  王绍闯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166-167,170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术后血糖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2h、1、3及5d血糖监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1、2h血糖显著升高(P〈0.05),术后1天基本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后血糖升高与手术时间、糖尿病病程、术前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术后并发症有关。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正确评价糖尿病病情,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术后严格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