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基本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白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等)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抗生素、止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肝健脾、理气和胃,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痛泻要方配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积良 《陕西中医》2011,32(1):9-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益气和胃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痛泻要方(炙黄芪、陈皮、炒防风、炒枳壳、苍术、茯苓、炒白术、炙党参、炒白芍、鸡内金、广木香、炙甘草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健脾,益气和胃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疏肝安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良金 《陕西中医》2003,24(7):606-607
目的 :观察健脾养胃 ,行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应用疏肝安胃汤 (太子参、白术、枳壳、丹参、白芍等 )治疗本病 62例 ,并设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3 2 %和 71 .43 %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提示 :疏肝安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健脾养胃 ,理气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胆胃宁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疏肝健脾类中药组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胆胃宁胶囊 (柴胡、枳壳、黄芩、干姜等 )治疗本病 60例 ,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 ,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 ( P<0 .0 1 )。提示 :本方对本病具有疏肝利胆 ,健脾和胃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从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遂成 《陕西中医》2006,27(11):1355-1356
目的:观察以行气疏肝,活血化瘀为治则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中药(青皮、三棱、莪术、当归、苍术、桃仁、赤芍、大黄等)为主口服;对照组50例口服相关西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6%。提示:行气疏肝、活血化瘀法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益肾化瘀方(醋柴胡、枳壳、青皮、香附、佛手、田七、何首乌、枸杞子、麦冬等)治疗本病24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为18.l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为26.4d。2组间比较总有效率、疼痛平均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益肾,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曹娜娅  赵文玉  范秀风 《陕西中医》2010,31(9):1129-113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6例采用西药治疗,口服熊去氧胆酸、吗丁啉、硫糖铝。观察组64例采用中药疏肝和胃汤合乌贝散加减(枳壳、降香、香附、甘松、旋覆花、五灵脂、乌贼骨等)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68.1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疏肝理气,解痉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白虎明  蔡效红 《陕西中医》2009,30(2):146-147
目的:观察疏肝、逐瘀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逐瘀汤(香附、川芎、柴胡、郁金、当归、人参)治疗本病64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72%,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解郁,逐瘀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余纹 《陕西中医》2008,29(12):1637-1638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和胃止痛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补气和胃汤(党参、黄芪、蒲公英、延胡索、香附、白及、半夏、干姜等)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疏肝和胃,通络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肝降逆汤(柴胡、炒枳壳、香附、苏梗、佛手、陈皮、半夏、代赭石、焦六曲、炒白芍等)治疗本病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的功效;可控制胆汁返流,改善胃动力和幽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