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小秀 《当代医学》2021,27(9):23-25
目的分析p16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Vim)、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宫颈腺癌患者35例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35例。对比宫颈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p16蛋白、Vim、ER阳性率;以临床资料中的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16蛋白、Vim、ER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宫颈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准确度。结果宫颈腺癌的p16蛋白阳性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Vim与ER的阳性率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宫颈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准确度为85.71%。结论宫颈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较高,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Vim与ER的阳性表达较高,联合检测p16蛋白、Vim与ER可较为准确鉴别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PV及亚型在不同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以及HPV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92例不同组织亚型的宫颈腺癌患者以及78例正常宫颈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巢式PVR检测HPV各亚型以及不同组的阳性率,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腺癌与正常宫颈女性的HPV阳性率,HPV在不同组织亚型的分布,宫颈腺癌P16表达与HPV感染及其型别的关系以及宫颈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HPV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患者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女性;宫颈腺癌不同组织亚型间HPV阳性率的比较为宫颈粘液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三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组织中HPV各亚型中以HPV16和HPV18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合并HPV感染,且各宫颈腺癌组织亚型均以HPV16和HPV18多见,合并感染和单一感染HPV发生率在三种不同组织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P16阳性表达以2分和3分为主;而HPV阴性组中以P16阴性表达或1分阳性表达为主,两组在P16阳性表达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各亚型间P16阳性表达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且均以2分和3分阳性表达为主;在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上,HPV阳性率在年龄和临床分期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分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V阳性与宫颈腺癌的组织亚型以及分化程度有关,在不同组织亚型中阳性率不同,对HPV阳性检测可指导临床诊断并治疗宫颈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新疆不同民族贲门癌与非癌良性组织中HPV16/18与p53的异常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应用PCR及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93例贲门腺癌和21例非癌组织的HPV16/18、p53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1)HPV16/18、p53在93例贲门腺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4.41%(32/93)、75.27%(70/93),在贲门非癌良性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21)、4.76%(1/21).它们的阳性率在癌和非癌组织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之间HPV16/18、p53阳性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53 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V16/18的阳性表达与贲门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4)贲门腺癌中HPV16/18与p53间未发现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1)HPV16/18蛋白和p53的异常表达在贲门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p53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民族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别.(3)p53 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66-69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感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行手术切除术或妇科检查的123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者HPV阳性检出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LA-Ⅰ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HPV16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炎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8.33%,明显低于宫颈内上皮瘤变(CIN)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31.25%,明显低于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阳性检出率(79.10%)(P0.05);宫颈炎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83%,明显高于CIN组织阳性表达率(40.63%)(P0.05),CIN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63%,明显高于C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9.40%)(P0.05);宫颈癌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V16感染与HLA-Ⅰ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48,P0.05)。结论 HLA-Ⅰ表达及高危型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进展为宫颈癌密切相关,且HLA-Ⅰ蛋白表达与HPV16感染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对宫颈腺癌组织的HPV-DNA进行检测,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宫颈腺癌中NF-κBp65及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在宫颈腺癌组织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69.44%,与正常宫颈的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P16蛋白在宫颈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66.67%、72.22%,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腺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危型HPV感染及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均与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③高危型HPV感染与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6,P=-0.01;r=0.396,P=-0.017).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及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联合指标检测对临床筛查、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惠新  雷静 《医学综述》2011,17(16):2507-2508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观察4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 E6的表达。结果 HPV16E6在正常宫颈组织、C 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53.3%、82.5%,各组间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在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E6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宫颈鳞癌发病机制之一。对HPV16E6蛋白的致病机制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诊断、预防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和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及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0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子宫内膜腺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P16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 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PTEN、P16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78,P<0.01)。结论: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PTEN基因表达异常及细胞周期调控失常致细胞增殖与子宫内膜的早期癌变有关,PTEN基因异常可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恶变。两者有可能成为评判预后及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颈腺癌和正常宫颈腺体组织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16/18)检出率和P16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hr-HPV(16/18)感染与P16蛋白表达在宫颈腺癌发生中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染色技术,分别对33例宫颈腺癌和25例正常宫颈腺体组织中hr-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HPV16/18感染与ki-67、P16^INK4a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相关性,以利于宫颈癌的防治和早期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6例宫颈组织标本进行ki-67、P16^INK4a的检测,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18。结果(1)HPV原位杂交结果:ISCC组、CIN组、宫颈尖锐湿疣组、分别与正常宫颈组相比,HPV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且阳性率从CINI到CINⅢ到ISCC呈上升趋势;(2)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相比,Ki-67、P16^INK4a的阳性表达在ISCC组、CIN组均有显著性差异;(3)在宫颈浸润性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ki-67、P16^INK4a与HPV16/18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ki-67、P16^INK4a在宫颈鳞癌中的高度表达与HPV16/18感染有关,它们均可能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应用于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宫颈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宫颈腺癌的病因学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与江西省都昌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426例宫颈鳞癌患者的HPV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58例宫颈腺癌患者总HPV感染率为58.5%(151/258),腺癌(非特指)、黏液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浆液性腺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52.6%(10/19)、62.6%(87/139)、52.1%(25/48)、52.2% (24/46)及80.0%(4/5),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腺癌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139例黏液腺癌中宫颈管型114例、微小偏离型14例、肠型2例、绒毛型9例,其HPV感染率分别为63.2%(72/114)、35.7%(5/14)、100.0%(2/2)、88.9%(8/9);宫颈腺癌Ⅰ、Ⅱ、Ⅲ期的HPV感染率分别为70.0%(77/110)、52.2%(47/90)、46.6%(27/58),Ⅰ期分别和Ⅱ、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 cm的宫颈腺癌中HPV检出率为69.1%(56/81),而在>4 cm的宫颈腺癌中HPV的检出率为53.7%(95/1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45岁患者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68.6% (94/137),>45岁患者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47.1%(57/121),两组比较有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426例宫颈鳞癌的HPV感染率为91.1%(388/426),与腺癌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相关,不同病理类型宫颈腺癌的HPV感染率相近;随临床期别上升、局部肿瘤>4 cm和年龄>45岁的宫颈腺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有降低的趋势;宫颈腺癌显著低于宫颈鳞癌的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P16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 2 8例胰腺癌组织PCNA和 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 PCNA表达阳性率为 85 .9%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 3.6 % ,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且分别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病人术后生存期有显著关系。结论 :P16蛋白表达与增殖指数 (PI)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两者综合指标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组织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不同临床病理参数肺腺癌患者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16和p53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肺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35.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59.6%;P53蛋白的阳性率为80.7%(46/5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2.1%(P<0.05)。P16和P53蛋白表达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P16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 P16和 P53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L S A B法研究28例胰腺癌组织中 P16蛋白和 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 P C N 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 Proliferation index, P I)。结果: P16蛋白低表达和 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P16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P53蛋白高表达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预后较差。 P16蛋白低表达与 P53蛋白高表达共存者,其恶性度最高,预后最差。结论:联合检测 P16和 P53蛋白表达情况,更能充分反映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对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R、VIM、CEA和p16四联检测在宫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染色,观察ER、VIM、CEA和p16蛋白在31例宫颈原发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四联检测和三联检测(ER、VIM和CEA)诊断宫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结果ER、VIM、CEA和p16在宫颈原发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19.4%、77.4%和67.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则分别为70%、73.3%、4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联检测对于诊断宫颈原发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96.3%(90.2%),65.1%(57.6%),94.9%(89.4%)和85.8%(80.6%),对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58.7%(51.9%)和75.4%(68.6%),其他指标则基本相当。结论在传统三联检测中加入p16对于提高宫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意义,尽管对于诊断敏感性的提高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人微小RNA-16(miR-16)重组腺病毒,研究其在人骨髓间充质于细胞(hMSCS)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6(CDK6)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miR-16前体的DNA,定向插人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将经Pme I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m...  相似文献   

16.
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癌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0例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0例双源癌患者SCC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17/30)、45%(13/29)和24%(7/29),CCA组织中分别为73%(22/30)、33%(10/30)和17%(5/30),SCC和GCA组织中3种蛋白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C和GCA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dm2、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胰腺癌组织中rasP21,C-erbB-2和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诊断胰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40例胰腺闾民埋标本连续切片5μm,HE染色确定肿瘤分化程度,应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结果:rasP21,C-erb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26/40)和47.5%(19/40)。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阳性率分别为55.56%、66.67%和80.00%及38.89%、50.00%和60.00%,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级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1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缺失率为55%,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缺失率分别为27.78%、66.67%和90.005,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16蛋白和rasP21,C-erbB-2的蛋白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胰腺癌组织中ras癌基因突变及其蛋白产物可作为胰腺癌诊断的分子生物不手段。rasP21蛋白和C-erbB-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度有关;P16蛋白的表达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度,且同一肿瘤有多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相关宫颈癌组织中粘蛋白抗原16(MUC16)与E6表达的关系。方法:以HPV16 E6阳性和阴性的宫颈癌细胞系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1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16 E6和MUC16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33A细胞中HPV16 E6无表达,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中可见HPV16 E6表达;C-33A细胞中MUC16的表达低于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P<0.05),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中MUC1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V16E6阳性的宫颈鳞癌组织中MUC16的表达高于HPV16 E6阴性的宫颈鳞癌组织(χ2=43.670,P<0.001)。结论:宫颈癌细胞系和鳞癌组织中MUC16与E6表达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16PF在医护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6PF在医护人员招聘中的应用,为选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全方位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377名应聘者进行测试.结果:(1)男性和女性在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自律性6项初级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以及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这2项次级因素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2)该组被试者与普通应聘者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怀疑性、世故性、独立性、自律性方面以及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而有成就的个性因素、创造能力个性因素等次级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心理素质测评在人才招聘中的使用,可为单位招聘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才提供一定的依据,但这项工作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