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旭 《辽宁医学杂志》2005,19(4):172-172
1对象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36例。纳人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标准,颅脑CT或MRI证实,均为首次脑卒中发病。入院时间为平均发病后12±4天。住院后20天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8分。排聊标准:意识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对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社会支持、卒中次数、病程、合并疾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将60例患者分为轻度抑郁组30例和中重度抑郁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组时和康复治疗6周后由同一医生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经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神经功能缺损、合并疾病进入方程(P<0.05),其中社会支持影响最大;经Spearma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与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年龄、合并疾病、卒中次数呈负相关(P<0.05),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其中抑郁程度的影响最大;经康复治疗后,轻度抑郁组的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明显优于中重度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积极干预加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周红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284-1284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81例经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并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症的关系,及脑卒中发生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30.7%,病变在左半球更易发生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发病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98例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伦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3):261-262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几种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入选297例卒中患者,观察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不同家庭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8.05%,女性、家庭支持差、ADL积分低均有高PSD发生率。结论: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及ADL积分均为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几种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入选297例卒中患者,观察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不同家庭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8.05%,女性、家庭支持差、ADL积分低均有高PSD发生率.结论: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及ADL积分均为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是以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兴趣下降及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减慢了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通过回顾性分析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师有针对性地规避高危风险,以期达到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杨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39-40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状况,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程度,为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引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价认知功能障碍,并根据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进行分组;引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三组患者的MMSE的评分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患者认知能力障碍的加重,其QOL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结论认知能力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改善认知功能是其预后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1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8例脑卒中中发生抑郁119例,发病率39.64%,抑郁的发生与文化程度,生活事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多发病灶及部位相关。结论本病的特点为发生率高,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周燕 《医学综述》2009,15(1):88-92
抑郁是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卒中后抑郁会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它是各种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文主要综述了卒中后抑郁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 depression,PS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分为抑郁组(15例)和非抑郁组(45例),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中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水平,采用脑电生理仪记录P3波,分析脑卒中病变部位;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及心态,比较上述因素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卒中后抑郁患者脑脊液中CRH水平显著增高(P<0.05);病变部位以左半球及额叶占优势(P<0.05);记录P3波显示P3潜伏期、N2潜伏期显著延长,P3波幅显著降低,反应时间显著延长(P<0.05);年龄>60岁、存在负性心态的脑卒中患者抑郁出现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脑脊液中CRH水平、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P300、年龄、心态与脑卒中患者出现抑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附9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判定抑郁,对243例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变性质、病灶数目及发病部位等各项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97例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9.9%,与性别、病变性质和病灶数目无关,而与年龄、文化程度、单身及离异和病变部位有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PSD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2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41例和非PSD组84例,并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PSD发生率为32.80%,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病灶部位、数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情况均与PSD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脑卒中性质与PSD的发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且相关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伴抑郁情绪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估伴抑郁情绪癫痫患者的躯体症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焦虑程度和总体生活质量,并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将患者分为确诊伴有抑郁情绪组(>17分,n = 34)和对照组(≤17分,n=53),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癫痫患者抑郁情绪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确诊伴抑郁情绪组的女性比例更高,癫痫发作频率更高,担忧发作的时间更长,治疗满意度更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确诊伴抑郁情绪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抑郁情绪严重程度、焦虑严重程度、躯体症状数量和严重程度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情绪严重程度、躯体症状数量和严重程度对确诊伴抑郁情绪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可解释生活质量65.4%的变异(调整后R2=0.637,P<0.01)。结论 确诊伴抑郁情绪癫痫患者的抑郁情绪严重程度、躯体症状数量和严重程度是其生活质量受损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或可改善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性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老年性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第l、2、4、6周,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NIHSS、BI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且与舍曲林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疼痛、抑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癌症患者疼痛和抑郁的发生率,分析癌痛与肿瘤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探讨癌痛和抑郁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36例癌症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癌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数字分级法(NRS)以及一般状况评定量表分析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36例经病理确诊的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为65.3%,轻、中度痛占57%,重度痛占8.3%;抑郁的发生率为34.3%.疼痛与肿瘤患者抑郁的发生明显相关(R2=0.473,P<0.001).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之间其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01, 0.047, 0.008);而有、无抑郁患者之间的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也有显著差异(P=0.001,0.025, 0.002).结论:癌症患者的疼痛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两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代江 《重庆医学》2008,37(11):1207-1208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对生活质量、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似(P>0.05),但前者不良反应少(P<0.01),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显著优于后者(P<0.01)。结论与阿米替林相比,西酞普兰能更好地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运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56例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6例白血病患者中,焦虑20例,抑郁18例。焦虑阳性组的总体健康状态、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焦虑阴性组(P<0.05),疲倦、疼痛和食欲丧失评分均高于焦虑阴性组(P<0.01);2组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阳性组总体健康状态、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抑郁阴性组(P<0.05~P<0.01),疲倦、疼痛、气促、失眠和食欲丧失评分均高于抑郁阴性组(P<0.05~P<0.01);2组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均与总体健康状态及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疲倦、疼痛、气促、失眠和食欲丧失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其他因子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住院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生命质量总体水平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该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根据TSH是否小于0.27 uIU/mL分成 TSH降低组和 TSH正常组。入院时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出院后随访3个月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TSH降低组3个月时的HAMD评分(16.04±3.34 vs .14.03±3.47,P=0.000)、mRS均明显高于TSH正常组(3.2±1.1 vs .2.1±1.5,P=0.000)。TSH降低组预后差的比率(89.3%)高于TSH正常组(38.4%)。结论 TSH浓度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可能存在相关性,TSH浓度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哈伯因对抑郁症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哈伯因对抑郁症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患者组: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哈伯因合并氟西汀治疗)和治疗组(单用氟西汀治疗)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100)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对照组:100例健康志愿者,评定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值高于对照组,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及WHO.QOL-100各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值均下降,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及WHO.QOL-100分值提高,与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郁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生活质量降低.哈伯因能有效改善抑郁症认知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小脑功能的改变。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卒中组、单纯抑郁组、PSD组;分7d、14d、21d 3个时间进行行为学观察和测试、免疫组化法测定小脑组织功能活性依赖蛋白突触素(P38)、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卒中组相比较,单纯抑郁组大鼠的体重及糖水消耗量均下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均降低(P〈0.01);PSD组大鼠体重及糖水消耗量下降程度更为明显,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降低程度最为明显(P〈0.01)。与卒中组比较,单纯抑郁组P38、BDNF的表达普遍减弱;与单纯抑郁组相比较,PSD组P38、BDNF的表达减弱的更为明显;组内(7d、14d、21d)比较:卒中组、单纯抑郁组、PSD组随时间推移,小脑组织P38、BDNF表达呈现减弱趋势。结论大鼠小脑功能改变可能与PSD发生有关,进一步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