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腧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穴,采用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和临床疗效(ZY/T001.1-94)评定法,考察不同选穴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2例,治愈率为62.5%,两组比较P0.05。两组VAS计分比较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循肌纤维走行选穴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基本选穴原则。 相似文献
2.
卧位四步斜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卧位四步斜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患者均采用放松弹拨手法、点穴强壮手法、仰头斜扳手法、痛区调理手法,共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98.33%。结论:卧位四步斜扳法治疗本病,有疏通经络、恢复颈椎上段稳定性、调整血管神经、缓解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定点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定点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颈椎CR片;经定点旋扳法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颈椎CR片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7%,对照组治愈率为4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9.69±2.26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1.75±2.73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R片比较,棘突侧偏影像学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点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缓解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刺颈部夹脊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斜方肌肌张力以及颈臂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颈椎牵引组),治疗10次,观察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斜方肌静息及最大自主收缩两状态下肌张力、颈臂疼痛评分。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在颈臂疼痛症状和静息状态肌张力RAUC、收缩状态肌张力AAUC的改善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斜方肌肌张力且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幅低频松解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方法:通过对颈椎的解剖结构分析,对各型颈椎病发生的生物力学机制对其效用机制进行探讨。结论:此手法用于颈椎病的治疗既具有中医理论根据,又有现代医学理论支撑,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与推拿疗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软组织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和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干预后的静息状态肌张力和总体疗效的改善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斜方肌静息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善量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疗效与静息状态斜方肌肌张力RAUC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P<0.01,r2=0.723).[结论]软组织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静息状态肌张力,斜方肌静息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变与总体疗效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自重曲度牵引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均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加用一般牵引疗法,实验组加用自重曲度牵引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1年后随访复发率。结果:两个疗程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重曲度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重曲度牵引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均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加用一般牵引疗法,实验组加用自重曲度牵引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1年后随访复发率。结果:两个疗程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重曲度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自重曲度牵引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均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加用一般牵引疗法,实验组加用自重曲度牵引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1年后随访复发率。结果:两个疗程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重曲度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评估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舒颈汤合剂;借助临床评价量表、视觉模拟量表等评定两组之间的综合疗效、单项症状、时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患者临床评价量表(CAS)积分显著上升,头、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值显著下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上肢疼痛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头、颈、肩部疼痛,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疼痛消除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于上肢疼痛,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疼痛消除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是一种更完善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特色水药罐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特色水药罐治疗颈型颈椎病为例,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拔罐方法。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罐组(47例)、水罐组(47例)、空罐组(46例)。药罐组将45℃的中药煎液倒入自制药罐内进行拔罐;水罐组将45℃水倒入自制药罐内进行拔罐;空罐组自制罐内不放任何东西进行常规拔罐。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药罐组临床治愈39例,显效8例;水罐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22例,有效5例;空罐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药罐组与水罐组不同疗效患者例数构成比及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进行比较,P<0.05;水罐组与空罐组比较,P<0.05;药罐组与空罐组比较,P<0.01。结论:特色药罐组疗效优于水罐组,水罐组疗效优于空罐组。 相似文献
16.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而引起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目前,现代医学多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45例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颈椎X线改变及触诊压痛及棘突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候群。它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占颈椎病发病的60%。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近来,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