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公安干警特殊职业人群的血压和血脂水平及高血压与高血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体检的方式对郑州铁路局2 337名公安干警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血脂等方面检查.将血压和血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将高血压按年龄分段后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在40岁以后高血压发病率较30岁年龄段明显增加(P<0.05).发生异常血脂情况男性高于女性,P<0.01.随着年龄增加血脂异常发生率逐渐增加,男性在50岁以后高TC有明显增加趋势(P<0.05),高TG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公安干警等高风险职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特别是男性从30岁开始高血压发病率已明显高于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数据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血脂异常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辽宁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辽宁省城市及乡镇2989名年龄≥2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51.6%,男性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为47.4%。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50岁以前,男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50岁以后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城市居民血脂谱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而乡镇居民血脂谱异常主要表现在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加10岁、吸烟、超重或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均为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高达51.6%,城市及乡镇血脂谱异常的特点有所不同,应加强对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0年延安市在岗人群血压值的变化规律和高血压患病现状,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主要调查身高、体重、血压等项目。结果延安市在岗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17.96%。其中男性标化率25.56%高于女性标化率9.29%(χ2=165.64,P〈0.001)。50岁以前血压平均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提高(男性为36.81%,女性为38.26%),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06,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2χ趋势=1296.24,P〈0.001);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5.62%),医生最低(7.91%);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31.91%显著高于体质指数正常者10.51%(χ2=175.19,P〈0.001)。结论延安市在岗人群血压值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的粗患病率接近全国15岁以上水平,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高血压易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高级知识分子;超重肥胖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公安干警特殊职业人群的血压和血脂水平及高血压与高血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体检的方式对郑州铁路局2 337名公安干警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血脂等方面检查。将血压和血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将高血压按年龄分段后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在40岁以后高血压发病率较30岁年龄段明显增加(P〈0.05)。发生异常血脂情况男性高于女性,P〈0.01。随着年龄增加血脂异常发生率逐渐增加,男性在50岁以后高TC有明显增加趋势(P〈0.05),高TG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公安干警等高风险职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特别是男性从30岁开始高血压发病率已明显高于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数据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血脂异常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30~70岁居民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析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年龄在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城市社区30~70岁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趋势χ2检验表明,除男性低HDLC血症外,男女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而女性低HDLC血症出现明显低龄化的趋势。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前,男性TC、TG和LDLC的水平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则高于男性。结论:城市居民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十分迫切,通过对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是控制血脂异常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漯河地区4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了解血脂在该地区的异常流行率,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汇总2012年7—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40岁以上的人群,并对他们进行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11 101例人员血脂异常率50.52%,年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漯河地区40岁以上的人群是血脂异常的高危人群,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在40~60岁达最高,为32.64%;而女性则在51~70岁为最高,而且男性在60岁以后、女性在7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血脂异常率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了解周口地区人群血脂水甲现状及其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应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周口地区2655例成人空腹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65.9%,男性76.3%,女性47.2%.男性和女性4种血质成分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TC、LDL-C、TG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加有降低趋势(P<0.01).TC在25~44岁间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55岁以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LDL-C在18~44岁间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45~74岁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HDLC水平各年龄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TG在18~54岁组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在55~64岁组两性间无差异,64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周口地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脂状况分析.方法:对56700例健康体检人群采集空腹血液,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56700例健康人群存在11002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与全国水平接近,在60岁以前血脂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成都市40~79岁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流行情况,以对血脂异常的有效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6~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40~79岁5205例居民进行基线问卷调查、体检,并对其空腹血浆血脂进行检测。结果该人群的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TC、LDL-C水平在50岁以后明显升高,女性较男性明显(P<0.05)。血脂异常总的患病率为20.24%,其中高三酰甘油血症(HTG)、高胆固醇血症(HTC)、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HLDL-C)、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LHDL-C)分别为12.59%、4.89%、2.25%、9.95%,以HTG为主要类型。血脂异常与BMI、腹型肥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成都市5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女性尤为突出。血脂异常以HTG为主要类型,BMI、腹型肥胖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血脂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川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通过问卷、体格测量的方法,调查分析银川市两个社区一个自然村1275名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银川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8.6%;男性患病率50.3%,女性患病率40.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各血脂指标男、女间比较,TC血症、高TG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高TC血症、女性的高TG血症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TC、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HDLC水平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WHR和BMI可能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银川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中老年人群是重点防治人群。控制体重、血压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可预防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1.
李文英  黄俊菁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067-1068
目的了解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情况,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采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高血压组TG、TC、LDL-C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中血脂异常者17例,占20.24%,男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血脂异常的患者中,以单纯TC升高、单纯LDL-C升高、TG加LDL-C升高为主,各占7.14%,16.67%,4.76%.结论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比同龄健康老人高。血脂异常以单纯TG升高、单纯LDL-C升高、TG加LDL-C升高为主。提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应注意检测血脂水平,在降压的同时进行合理的调脂治疗,以更好地稳定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且应重视TG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沈阳地区160例健康中、老年人血脂、血糖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健康中、老年人血脂、血糖水平随增龄的变化.方法:选择160例无心、肺、脑等系统疾病的健康中老年人,测定其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G)血清水平.结果:男性TC、FBG、女性TG、TC、LDL-G、FBG随增龄变化明显;45~59岁组TC和LDL-C女性与男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年龄对男性血脂指标无作用,BMI对LDL-C的作用最大,对HDL-C的作用次之;年龄对女性TG作用最大,对TC的作用次之,BMI对TG作用最大,对HDL-C的作用次之.结论:随着性别的不同和增龄血脂水平有很大的变化;FBG随增龄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韩辉  柯晓安  温丽艳 《医学综述》2012,18(16):2654-2656
目的调查并分析疗养期间飞行员的血脂水平。方法选择2009~2010年我院疗养的男性飞行员167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男性1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TC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6岁组飞行员TC、TG高于25~34岁组飞行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边缘升高,观察组14例(8.38%),对照组8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行员血脂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血脂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方安  谷运麒  蔡波 《四川医学》2013,(9):1352-1354
目的 探讨藏族人群饮食习惯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调查20岁以上居住在四川阿坝藏区的不同饮食习惯的藏族与汉族人群的血脂情况,分析其特征和差异.结果 藏族组TC、TG、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汉族组,低HDL-C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组(P〈0.05),两组LDL-C水平、高TC血症、高TG血症、LDL-C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阿坝藏区草地牧民的饮食习惯对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血脂水平及其异常率现况.方法 对2012年6~12月在民航西安医院进行年度体检鉴定的20~59岁在飞且驻地为西北地区的民航飞行员进行血脂水平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和L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在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略有下降.T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在30~<40岁和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下降.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其增加幅度较小.TC、TG、HDL-C、LDL-C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总血脂异常率为37.50%~65.08%,主要以HDL-C和TG异常为主.TC、TG和LDL-C的异常主要以边缘升高为主,其中,TC和TG边缘增高率、异常率合计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总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在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略有下降.TC、TG和LDL-C无论是其边缘升高,还是异常率合计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在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略有下降.HDL-C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结论 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呈现较高的血脂异常率,但其边缘升高占有较大的比例,血脂异常主要以HDL-C和TG异常为主.提示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血脂异常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但是加以适当的防控可能会较大幅度的降低血脂异常率,同时应注意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血脂异常的防控的重点指标为HDL-C和TG异常,最为重要的年龄段为40~<50岁.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学龄期儿童血脂水平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村学龄期儿童的血脂水平。方法对933例7-14岁农村儿童采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男女儿童HDL-C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开始明显下降的年龄组均为11岁,男女儿童TC、LDL-C水平随年龄的变化均不明显,女孩T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而男孩的TG水平随年龄的变化不明显。有一项或几项血脂异常者共有180人,占19.29%。结论在农村学龄期儿童中存在血脂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趋势,血脂异常者所占比例较高,有17.47%的儿童需要进行膳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两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和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老年期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而HDL-C和HDL-C/TC则低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增高,而HDL-C和HDL-C/TC降低,且老年期变化更为明显,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追踪观察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练世刚 《西部医学》2010,22(8):1467-1468
目的了解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对长寿的影响。方法对881例90岁以上老人,采用葡萄糖氧化法测量血糖(GLU);采用酶法测量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尿酸酶法测量血尿酸(UA)的水平。结果①90-94岁老人与95岁以上老人TC有显著差异(P〈0.05);②男性组TC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占所有检测者比例偏低。结论 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的比例偏低,可能与其长寿相关,尤其女性高龄老人更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4263例体检者的血脂水平。方法对广州市4263例40岁以上人员,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析其结果。结果总胆固醇(TC)异常率为25.4%(1082/4263),甘油三酯(TG)升高率为33.7%(1437/426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率为22.5%(961/426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率为29.5%(1259/4263)。TC、LDL-C水平以及异常率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大而升高;40~岁组与其它年龄组间血脂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TC、HDL-C、LDL-C水平及其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人群血脂水平异常与年龄、性别有关,提示该人群应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体重指数(BMI)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9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的维吾尔族和汉族的144例女性患者。分析两民族女性胆囊结石患者间BMI、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同一民族不同年龄女性患者的BMI、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组BMI较汉族胆囊结石组高(P <0.05),HDL-C较汉族患者组低(P <0.05)。> 50岁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组TC、TG及LDL-C较≤ 50岁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组高(P <0.05)。结论 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患者的BMI高于汉族,而HDL则低于汉族女性患者;5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的TC、TG和LDL-C高于50岁以下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