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切除后残胃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排空延迟 (DGE) ,发生率约为 3 %~ 4% ,目前对这一并发症缺乏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1985年 6月~ 1997年 1月我院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 ,取得了早期解除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院行胃部分切除术的病例 ,其中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的有 2 6例 ,发生率为 0 93 %。男性 17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9~ 71岁 ,平均 5 5 3岁。手术后发生排空障碍的时间 ,为术后 5~ 12天 ,平均 8 3天。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 17例 ;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4例 (毕氏Ⅰ式 1例 ,毕氏Ⅱ式 3例 ) ;胃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2.
胃切除后残胃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排空延迟(DGE) ,发生率约为 3%~ 4 %。目前 ,对这一并发症缺乏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在 1989— 1998年临床工作中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 2 0例 ,取得了早期解除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行胃部分切除术的病例 ,其中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的有 4 0例 ,发生率为 0 93% ,其中男 2 1例 ,女 19例 ;年龄 2 9~ 71岁 ,平均 5 5 3岁。手术后发生排空障碍的时间 ,为术后 5~ 12天 ,平均 8 3天。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 2 5例 ;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8例 (毕氏Ⅰ式 3例 ,毕氏Ⅱ式 5例 ) ;胃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对其疗效进行评定。观察2组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结果 2组在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程度及胃肠减压放置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在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上可明显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胃排空障碍是指不伴有吻合口或输出襻的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功能性排空障碍、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胃术后并发症,在外科临床上并不少见。胃大部切除术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是不同的,因其发生程度、持续时间及对各种治疗的反应不同,有时也被其他临床症状所掩盖,在临床上往往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将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4年9月发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通常发生在胃术后4—12天内。12例均经保守治疗7-12天内痊愈。结论: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手术创伤、炎症反应、营养状况、饮食因素、精神因素等综合因素是主要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再交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残胃的功能性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胃空肠吻合术后更易发生。我院外科自1991年以来共发生11例术后残胃排空障碍,其中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经对比前者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68岁。原发病有胃窦癌9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所有病人均行胃大部切除(或胃癌根治)术,B—Ⅱ式吻合。临床表现:5例手术后5天肠鸣音微弱,胃管引流大量胃液,夹闭胃管后,出现上腹胞胀、呕吐;4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 31例因不同原因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即便对二次手术者仍疗效显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显著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胃瘫又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术后胃无张力症或胃麻痹,是胃食管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食管术后胃瘫18例,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除障碍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5-2009.5本院收治的3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出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障碍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机械性障碍可通过手术疗法治愈。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分切除后残胃排空延迟症是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近几年来,笔者遇到了8例,经中西结合治疗,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短期PN对残胃排空康复的效果与影响。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在该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补液支持,观察组进行短期PN支持,分析对残胃排空康复的影响。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胃排空功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输注1 d后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但在3 d后,观察组患者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采用短期PN护理,能显著促进残胃排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胃瘫是指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在国内较普遍称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有称之为胃无力、胃麻痹或胃淤滞的[I],近年国内外文献趋向于统一称胃瘫,常见于胃手术后.我院自1994年至2002年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不伴有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襻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端无力及胃排空延迟。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57岁;原发病为胃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癌17例;手术方式为胃空肠毕氏Ⅰ式吻合5例,毕氏Ⅱ式吻合25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时间7天内15例,8~14天13例,15~21天2例。……  相似文献   

14.
胃瘫是指腹部手术以后,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引起的胃排空障碍,又称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术后胃无张力症等,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增强临床医生对胃瘫的认识,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障碍是胃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功能性、继发性的病症,在诊断及治疗上均有一定困难,如认识不足而再次手术将导致病情加重及不良后果,现结合有关文献及笔者10年收治的病例作一分析,供同仁们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显示男女性别、年龄等无明显特征.原发病均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胃肠道重建为B-I或B-Ⅱ。术后4天始进流汁,7天后进半流,病人在进流汁后改为半流时或进流汁后2~3无内出现,大部分在7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他胀、不适、反酸、不思进食、呕吐为胃…  相似文献   

16.
分析340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后12例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对策进行探讨。本组资料胃排空障碍发生率3.53%(12/340)。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右胸腔胃高位牵拉、术后早期胸胃减压不充分致胸胃膨胀及胸胃牵引位置欠妥使胃大弯松弛下垂,胃大弯呈囊袋状坠积于膈上,均易致幽门部牵拉紧张、成角畸形。胃排空障碍大部为功能性,经保守治疗大部可以治愈。强调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顺英 《四川中医》2009,27(5):83-84
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DCE)是一种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胃排空障碍,复方大承气汤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增加胃肠蠕动,明显缩短残胃排空障碍时间,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症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承气汤治疗残胃无张力症连云港市149医院(222042)边进科,麦玉发,房玉庆,伏祥茂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张力症(吻合口排空障碍)临床较为常见。本院自1964年以来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358例,其中并发残胃无张力症23例,发生率为0.97%。有12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临床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瘫是胃的一种非机械性梗阻,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西医对此治疗比较棘手,一般以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辅以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治疗,但临床上见效甚微,常需10~20余天时间才能恢复,时间长者超过1个月,非常被动,笔者自1995~2003年诊治1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