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1.l—般资料选择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14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确诊为初发者均系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上肢瘫患者,无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及认识功能障碍。114例患者随机分组:①治疗组:针刺配合易化技术,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43±10.2岁,病变部位:脑叶10例,基底节18例,多发性及脑干梗死7例;病程平均6.7天;②针刺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42±10.21岁;病变部位:脑叶7例,基底节15例,多发性及脑干梗死4例;病程5.8天;③易化技…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莲 《现代康复》2001,5(4):62-6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神经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下肢瘫患者分为4组,每组30例:Ⅰ组应用针刺和促进技术治疗,Ⅱ组应用针刺治疗,Ⅲ组应用促进技术治疗,Ⅳ组应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简式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治疗10周后,各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Ⅰ组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1),Ⅰ、Ⅱ、Ⅲ组明显优于Ⅳ组(P〈0.01),Ⅱ、Ⅲ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神经促进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约有85%的脑梗死患在发病初期就表现有上肢功能的损害,且通常认为功能恢复不如下肢。对32例脑梗死患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针刺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可促进患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2),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作业训练40min/次,1次/天,6天/周;治疗组每天在20min传统作业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20min/次,1次/天,6天/周。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香港手功能评估(FTHUE-HK)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UE、FTHUE-HK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提高和传统的作业治疗一样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易化技术对偏瘫肩痛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肩痛患者按编码随机抽取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选择性使用肩胛和上肢的神经肌肉本体易化技术,治疗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改良巴氏指数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组内肩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康复训练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易化技术能明显改善偏瘫侧肩痛、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玲  肖萍 《护理研究》2007,21(7):622-62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30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加针灸治疗组(针灸组),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针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及ADL评分均提高,而针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玲  肖萍 《护理研究》2007,21(3):622-62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30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加针灸治疗组(针灸组),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针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及ADL评分均提高,而针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2次。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MI)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缺失1例,缺失率为4.76%,对照组缺失2例,缺失率为9.52%,缺失率均<20%。与组内训练前比较,2组患者训练后WMFT、FMA、MBI评分均较高(P<0.05)。与观察组训练后比较,对照组训练后WMFT[(46.58±3.90)分]、FMA[(31.95±2.89)分]、MBI评分[(79.74±9.81)分]均较低(P<0.05)。 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1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康复组51例,对康复组进行远程家庭康复指导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对两组病例采用Barthel指数(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I、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有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相关治疗机制。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强制性运动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测上肢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测ADL能力。 结果治疗组患者WMFT、FMA、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用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常规康复治疗同时应用,可促进和加快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05例分为综合康复组(n=35)、普通康复组(n=35)和对照组(n=35),综合康复组接受电针、康复训练、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普通康复组除电针外其余治疗同综合康复组,对照组未在院接受任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d、治疗后36 d 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 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6 d,综合康复组 FIM 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普通康复组、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在综合康复基础上结合电针,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因素.方法:收集64例脑梗死患者,选择可能影响其入院时ADL的因素,以Barthel指数为标准,采用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Pearson相关、Spearman相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瘫痪侧别、纤维蛋白原、吞咽功能分级、RLA认知功能分级、感觉障碍、二便障碍与患者入院时Barthel指数密切相关(P<0.01,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认知功能、肢体感觉功能、二便控制能力,并控制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注意年龄和瘫痪侧别对ADL的影响,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造成的功能障碍已成为该疾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主要问题,这要求临床治疗与早期康复护理紧密配合,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15.
<正>脑梗死造成的功能障碍已成为该疾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主要问题,这要求临床治疗与早期康复护理紧密配合,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究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的中重度运动功能损伤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2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3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3周的标准化运动训练流程干预,该流程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进行性加重时开始执行,持续3周,要求总训练强度至少达到每天1.5h,且其中治疗师的一对一训练与手法训练应≥60min,且从第一周就开始进行既定的5个主要方面,16到22项具体的训练介入。具体内容包括:肢体主被动活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床上运动、站立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训练等。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康复介入前后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MBI差值(MBI_1-MBI_0)与MBI改善程度([MBI_1-MBI_0]/[100-MBI_0]×100%)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FMA相关指标评分及其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ADL能力恢复速度和恢复程度;虽然与常规治疗相比未能获得运动功能的显著差异,但该运动训练方案有助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标准化康复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精细化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取随意安排床位及常规的病床管理,观察组根据患者偏瘫个体化特点安排病房病床、病床配套设备、相应精细化处置方法等,并安排康复护士进行24h康复护理巡回。结果:干预1个月后,2组FM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及6个月后,2组FM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的屈肌协同能力评分在干预1、3及6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的伴协同运动和脱离协同运动评分在干预后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6个月后,2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ADL及部分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组治疗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进行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评定患者的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STEF、MBI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后)FMA、STEF、MBI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改良组治疗后FMA[(52.80±5.37)分]、STEF[(63.17±5.34)分]、MBI评分[(66.67±6.16)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治疗改善脑梗死患者Fugl-Meyer和ADL评分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疗法将其纳入A组(41例)与B组(41例)。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与ADL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均高于A组,P0.05;B组的总有效率(92.7%)高于A组(75.6%),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促进技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讨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将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促进技术组(A组),传统针灸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50例。采用Brunnstrom偏瘫分期,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A、B组治疗后患肢恢复至BrunnstromⅣ级以上的患者数和FIM评分明显高于C组(P&;lt;0.05);A组治疗后BrunstromⅣ级以上和FIM评分高于B组(P&;lt;0.05)。B组高于C组(P&;lt;0.05)。提示促进技术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且比传统针刺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