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方法样本采取整群人组,横断面调查方法,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476例,调查其用药情况。结果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占64.3%),氯氮平使用比例较高(占27.8%);首次发病及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相对较多(分别为68.4%及77.8%)。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仍为目前的主流治疗药,且以氯氮平居多;新型抗精神病药所占比例虽低于发达国家,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利培酮为多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品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以DDD数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至2010年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品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金额、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典型抗精神病药从药品应用频度来看仍然占有一定的份额,从用药金额来看,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烦度呈增长趋势,用药金额所占比重较大,这与其价格较高有一定关系.结论 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渐趋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2例。A组患者予以氯丙嗪治疗,B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治疗,C组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血糖水平及治疗第12周高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3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治疗后第12周血糖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2周,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影响较大,阿立哌唑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持续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2年以上住院患者,每月检查一次心电图。结果:60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9.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高,为11.28%。氯氮平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其他组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50岁以上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50岁以下的患者(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心血管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对50岁以上的患者和心脏有疾患的患者更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收集精神分裂症应用抗精神病药的十年前后应用的情况,表明十年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率明显超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且副反应及合并抗锥体外系副反应药物减少.  相似文献   

8.
魏洁 《天津药学》2010,22(6):27-28,4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3月本院9例发生麻痹性肠梗阻的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麻痹性肠梗阻均经立位腹部X平片确诊。结果:2例在麻痹性肠梗阻前2~3 d未排便(其中1人在腹部检查中观察到肛门排气),另2例在麻痹性肠梗阻前腹泻1~2 d,其余5例均在麻痹性肠梗阻发生的当日或前1日排便。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9例均出现呕吐,其中的6例伴有腹痛,另3例伴有腹胀。9例压痛均不明显,7例腹部叩诊呈鼓音,6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及应用抗生素等治疗,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麻痹性肠梗阻均治愈。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麻痹性肠梗阻的症状中,以呕吐为典型症状,多数伴有腹痛,部分有腹胀;在体征中腹部压痛不明显。保守疗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姜佐宁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0):803-807
现存的各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繁多,且控制症状的效能仍有很大局限,致使相当数量的患者成为难治性案例。本文对近年国外研究出的新型药物的进展进行系统探讨,以期提高现有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288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抗精神分裂症药、抗躁狂症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等。由于抗癫痫药、镇静催眠药和抗震颤麻痹药与精神疾病的防治有密切相关性,通常情况下,亦将此类药物归纳于抗精神病药物范围。近来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典或药品说明书收载之外的不良反应报道日臻多见,引人瞩目。本文着重对1998年以来国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报道的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评价和筛选抗精神病药物提供参考。1资料来源与方法收集1998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道的医学期刊8种,文献59篇,共计病例288例。分别对出现不…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精神疾病的用药品种、治疗方案、合并用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都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合理用药,本文对我院700例住院病人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1 诊断状况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及诊断标准(CCMD2R),对700例用药住院病人进行诊断,其中精神分裂症607例(86.71%),器质性精神障碍29例(4.14%),精神发育迟缓18例(2.57%),精神障碍17例(2.43%),酒精性精神障碍6例(0.86%),反应性精神障碍3例(0.43%),其他20例(2.86%)。2 用药情况2.1 抗精…  相似文献   

12.
3年来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1999-2001年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和药品消耗金额作为研究的计算单位。结果 该院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19种,其中国产11种,进口8种,5年药品消耗金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7.36%,使用频度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舒必利、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和三氟拉嗪。结论 该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每年呈上升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量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疗效、安全性、耐受性等各方面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本文从中枢神经、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消化以及血液等系统对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和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广泛应用,不断出现了有关抗精神病药所致糖尿病的病例报道,抗精神病药对糖代谢的影响也逐步为人们所关注.在抗精神病药问世以前,有许多研究报道精神病患者糖尿病(血糖升高,尿糖阳性)比例多于一般人群.美国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中Ⅱ型糖尿病占9%~14%,而一般人群占5.6%~7.8%.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比例升高.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患病率在一般人群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而精神病人风险更高,2~4倍于一般人群(2003年国际精神科临床药理10年进展研讨会纪要).因此在某些高风险人群中应慎用有可能导致血糖异常的药物.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会出现明显的糖代谢异常,造成病人原有糖尿病的恶化和出现Ⅱ型糖尿病新发病例.美国最新研究显示:10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其血糖水平异常(大于125 mg/d1)比例占13.9%(14例)其中6例为氯氮平,4例为奥氮平,3例为维思通,1例为氟哌啶醇[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了解抗精神病药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以对我院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提出参考性建议和依据。方法对我院从2013年~2016年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情况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从药物金额角度分析,四年期间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额度程上升趋势,其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占比例程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所占比例程下降趋势;舒必利为用药频度最高的药物;利培酮是用药金额最大的药物。结论 4年来我院抗精神药的应用与现代治疗需要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我院门诊部药房在2003-2004年抗精神病药物的请购数,研究对精神病人的使用情况,从而为防治精神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较的方法,计算请购药物的品种及请购数,并用增加的百分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4年的请购品种增加40.74%及请购数增加98.20%;在抗精神病药的请购数中,以抗焦虑药及抗抑郁症药为最多;2004年增加了更有效的新药如利培酮片及舍曲林片等以及长效新药如五氟利多片的请购。结论从请购品种及数量提示精神病患者2004年比2003年增加,并且其中以焦虑及抑郁症为最多,说明防治精神病、不断提高疗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品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抗精神病药从药品应用频度来看仍然占有一定的份额,从用药金额来看,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呈增长趋势,用药金额所占比重较大,这与其价格较高有一定关系。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渐趋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的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方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465例患者涉及47种药物治疗方案,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物175例(37.6%),联用2种种抗精神病药物262例(56.3%),联用3种种抗精神病药物28例(6.0%),联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住院患者中非常多见;氯氮平使用率和处方占有率排在第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占精神分裂症治疗用药的主导地位;公费医疗患者选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明显高于非公费医疗患者.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用药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取代了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并且患者费用支付方式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苯海索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以提高临床用药方法的合理化效果。方法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本次试验研究中涉及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舒必利以及奥氮平,统计分析这三类药与苯海索联用的情况。结果氯氮平、舒必利、奥氮平这三种药物联用苯海索的原因为避免不良反应预防用药,如控制流涎情况、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大多无需进行苯海索预防应用,如果需要联合应用治疗的患者也要合理控制其剂量以及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的12种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增长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之和占各年度抗精神病药销售总金额的86%~90%,DDDs之和占各年度抗精神病药总DDDs的84%~90%.结论 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精神病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