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至今的104例静脉输液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头皮或四肢留置针输液,将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从而降低患儿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时我院收治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次数和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穿刺的次数与时间明显减少,两组指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能避免反复穿刺对新生儿的损伤,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50例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3M透明贴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3M透明贴膜加夹板胶布固定留王针,分别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不良反应及留王时间。结果:实验组无皮肤过敏的不良反应,留置钟留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过程中使用新的回定方法,延长了留王时间,减少穿刺,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且使用方便,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留置针输液并发局部静脉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0.5%碘伏消毒,对照组采用0.5%碘伏在留置针穿刺前后均消毒.结果:实验组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后均用0.5%碘伏消毒,能降低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最适合新生儿静脉治疗和静脉高营养的留置针方法。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在患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取在患儿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及护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护理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在危重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越性。方法:将120例因各种危急原因需立即静脉用药的患儿或长期静脉输液造成头皮、四肢浅静脉血管条件不好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纽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两组置管后留置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1.7%,对照组为5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实验组平均操作花费时间是1.7min,对照组为2.26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实验组平均留置时间为5.64±1.56d,对照组为2.57±O.89d,实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为危重惠儿抢救时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快捷有效的静脉用药通道,为抢救赢取了保宝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同时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惠儿带来的身心痛苦,也避免了因穿刺拖延时间而造成的医患纠纷问题,提高了满意度和;临床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度水肿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总结临床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经验.方法:对40例高度水肿患儿进行不同位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其留置时间,输液不良反应及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相比,其在留置时间,输液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程度上要明显好于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P<0.05.结论:对小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依次是颈外静脉,头皮静脉和手足静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防逆流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对比及效果讨论。方法:选择长期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行动自如病人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穿刺部位均选择肘部静脉较粗的血管。观察组应用防逆流留置针。对照组应用传统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针使用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为9.2%(局部红肿8例,渗漏3例,血液回流0例)低于对照组的22.5%(局部红肿8例,渗漏10例,血液回流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4.36±1.03d、患者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3.42±0.97d、患者满意度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逆流留置针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留针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布在偏瘫患者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输液、健侧手有留置针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输液完毕后外用弹力网状绷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液体渗出、针头渗血、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网状绷带可以减少偏瘫患者留置针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护士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并验证其效果。方法:将272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剖宫产手术患者,按病例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136例(奇数病例号)和实验组136例(偶数病例号)。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旧法进行穿刺。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中一次穿刺所花的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中一次穿刺所花的时间为7.18±0.31分,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5%;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8.69±1.05,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和应用,可缩短一次穿刺所花的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成人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安全留置针在门诊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用美国BD Saf-T-Intim a一次性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做静脉穿刺、固定留置,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门诊患者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置管输液减少了护士对患者静脉穿刺次数,保护了静脉血管,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门诊患者输液中,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具有操作方便、保留时间长、便于治疗用药等优点,可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于儿科门诊输液室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200名,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10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头皮针进行输液。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穿刺技术输液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0%。两组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科门诊输液室来说,对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需要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过程中给予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开展套管针(留置针)输液可以为手术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解决了普通输液针因体位的变动而造成术中漏针的麻烦,还解决了小儿输液及长期慢性病人因反复浅静脉穿刺对外周浅静脉的破坏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且留置针不影响人带管肢体的活动。近年来套管输液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现将套管针输液的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弹性绷带在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高营养治疗期间留置针固定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腹部手术后经留置针行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常规用3M无菌留置针贴和输液贴固定;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弹性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在局部渗血渗液、意外拔管、重新固定、留置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局部渗血渗液、意外拔管、重新固定、留置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静脉高营养治疗期间使用弹性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局部渗血渗液、意外拔管和重新固定的次数。  相似文献   

17.
张秀丽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6-136,15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输液中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4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8.
探讨马铃薯片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疗效.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和50%硫酸镁溶液持续外敷患处皮肤,比较其疗效及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p〈0.05,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蒋斌  李宁  刘晓娜 《光明中医》2011,(10):2051-2052
目的观察芦荟预防静脉损伤及延长留置针留管时间的效果。方法将60例注射静脉针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同时局部血管用鲜芦荟贴敷,对照组为按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留置。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留管时间≥5d22例(98.6%),对照组(≥5d)9例(32.1%),P〈0.01。实验组静脉炎发生6例(20%),对照组17例(60%),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鲜芦荟贴敷血管对延长留置针留管时间及预防静脉损伤效果显著。芦荟便宜取材,所以可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红文 《西部中医药》2013,(10):130-131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送管方式对提高老年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都选取上肢手背静脉或前臂的头静脉作为穿刺部位,统一选取一次性22号“Y”型管正压静脉留置针,操作均由同一人完成。第1组采用直接进针穿刺法;第2组采用单送外套管穿刺法;第3组采用退针芯送外套管穿刺法。比较3组穿刺成功率。结果:第3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第2组(P〈0.05),第2组高于第1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退针送外套管法行浅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