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卒中治疗的发展往往以动物实验为先导,但动物实验的良好结果未必能再现于卒中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因此有关动物实验对急性卒中治疗发展的作用颇有争议,本文就此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尽管动物实验显示神经保护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有效,但是临床试验却未能重现动物实验的结果.这导致人们开始怀疑这种治疗是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确实有效.文章概述了相关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美国得克萨斯休斯顿大学医学院Grotta等报道,阿加曲班与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较安全,且增加脑动脉的再通率。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益处是因为rtPA可使凝血块溶解,动脉再通。阿加曲班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动物卒中模型实验证明,阿加曲班可安全地增加rtPA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动物实验证实,自由基捕获剂NXY-059能缩小急性脑缺血的梗死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符合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Stroke Therapy Academic Industry Roundtable,STAIR)标准的神经保护剂。据最近的N Engl J Med报道,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给予NXY-059能显著改善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5.
轻度低温的神经保护研究在近20年里不断深入,低温正成为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很有前景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急性卒中治疗现状、低温的作用机制、诱导性低温治疗急性卒中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低温的实施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社区卒中调查研究的分型能准确预测缺血性卒中病灶的部位和大小,可用于评估预后,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处理,该分型亚型的病因,病理生理均有差异,深入研究其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变化并开展动物实验对阐明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和临床处理的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及其受体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期前的女性比同年龄的男性卒中发生率低,绝经期后的妇女卒中发病率明显增加,外源性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使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表明雌激素在卒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雌激素及其受体的生理学,预防,治疗卒中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及其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丹参被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其理论依据主要基于实验研究资料,后者提示丹参能够改善脑微循环。现有临床证据是否足以支持其在卒中治疗中常规应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还没有临床试验证实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然而,尽管其疗效还未得到证实,但临床上仍然广泛使用肝素以防止血栓扩大或预防早期卒中复发。过去的肝素试验都采用了过宽的治疗时间窗,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缺血半暗带的存活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在(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院(NINDS)和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ECASS)两大双盲随机实验中得到证实。但静脉溶栓究竟有益还是有害仍有争议。除有脑出血的并发症外,脑水肿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先前的实验表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1.
急性卒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可逆性的缺血组织。在动物缺血模型中发现,卒中发生3h后,缺血性损害为不可逆转,而在灵长类及人类,这个时限则较长。rtPA治疗时间窗设定为6h。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脑缺血损害的发展比以前所认为的时间要缓慢得多。本研究的目的是:(1)研究缺血性卒中在24~36h和7d之间CT低密度灶的演变;(2)评价6h内溶栓治疗是否延迟梗死的发展;(3)调查梗死体积的变化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从欧洲急性卒中研究组的620例病人中选择4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第1天和第7天进行CT扫描(CT1、CT7)并随机…  相似文献   

12.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血管内低温对缺血性卒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从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对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低温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急性卒中的进展常使死亡率和功能缺失增加。目前关于卒中进展的机制知之甚少,也没有脑梗死进展的良好预测指征。动物实验显示,兴奋性氨基酸是引起神经元死亡介质,与局灶性脑缺血恶化有关。在1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前瞻性研究中,作者对血浆和脑脊液中谷氨酸和甘氨酸浓度与卒中早期进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神经保护措施,亚低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已非常广泛.许多疾病,如心脏停搏后脑损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应用亚低温治疗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虽然亚低温在治疗缺血性卒中方面已有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而且动物实验已证实其具有确切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在临床研究中亚低温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其临床疗效似乎并无预期的乐观.因此,有必要对亚低温治疗缺血性卒中由动物实验向临床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亚低温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项转化研究的失败, 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建议, 应使用大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进行临床前研究。特别是, 目前卒中治疗进入血管再通新时代。常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模型的大动物包括狗、猪、羊和非人灵长类动物, 可用于模拟患者脑缺血和再灌注(血管再通)的各个方面。虽然大动物因为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更接近人类而具有巨大优势, 但也存在解剖和生理学特异性以及伦理限制等问题。文章对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的大动物缺血性卒中模型进行了总结, 期望帮助科研人员选择最合适的大动物缺血性卒中模型, 进而推动卒中转化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供血区域血流量减少,使责任血管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急性缺血性卒中自然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动脉内溶栓治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动脉内溶栓可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细胞的血供,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作者通过对4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回顾,从护理学角度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计划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加准确、到位地配合动脉溶栓治疗,提高动脉溶栓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常见原因,目前急性期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动物实验为人们认识脑梗死病理生理改变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对人类卒中开展新药的防治研究。质子磁共振频谱可以检测脑代谢异常。为此,作者于1994年6月~1997年2月按照英国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计...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卒中患者很早就到达了医院,并能获得有效治疗。然而,表明急性卒中患者从卒中单元治疗获益的证据却寥寥无几。意大利学者Candelise等对急性卒中患者进入卒中单元而不是普通病房能否影响其临床转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急性卒中药物试验的策略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强调了急性卒中药物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试验应更紧密地结合,在进行药物试验时应考虑到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时间窗、潜在副作用及对不同卒中亚型的限定、治效评估参数的标准化,同时还阐述了卒中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社区卒中调查研究的分型能准确预测缺血性卒中病灶的部位和大小 ,可用于评估预后、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处理。该分型亚型的病因、病理生理均有差异 ,深入研究其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变化并开展动物实验对阐明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和临床处理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