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余本院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3 1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传统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的5 6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组无术后出血病例,无甲亢复发病例,术后均合并甲减;而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手术组术后出血率和甲亢复发率分别为3.6%和2 6.8%(两组比较,P值分别为P0.0 5,P0.0 1),术后出现甲减2 7(4 8.2%)例。两组术后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 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亢效果优于次全切除术,且其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6年4月至1992年4月,因原发性甲亢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47例,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甲旁低)39例,占7.13%。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39例患者中,女33例,男6例。年龄15-66岁,平均34.3岁。二、症状发生的时间及程度:术后12小时内出现症状者7例,术后2~5天出现症状者32例。自觉面部及四肢麻木者26例;麻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甲亢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l临床资料。结果 再次手术术式包括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29例,单侧腺叶切除5例。全部治愈。并发症发生率5.9%,与笔者收治的同期甲亢初次手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全组经随访l~l0年,无甲亢再复发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结论 腺体残留过多是甲亢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有选择地再手术是甲亢术后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术中仔细解剖可避免损伤喉返神径和甲状旁腺,以及预防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胸乳途径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2月,对46例内科正规治疗2年以上症状控制不明显的甲亢经胸乳途径行内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内镜下成功完成手术42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2例甲状腺体积太大,颈部手术操作空间不够;2例由于服碘效果不太满意,游离切除甲状腺时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手术平均时间105min(95~240ra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ml(20~80m1)。未损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颈部引流管术后2~3d拔除。术后平均住院4.5d(4—6d)。4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2例术后3个月甲亢症状复发,采用放射”。治愈;7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轻度低下,未服左旋甲状腺素钠药物,3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3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仍未恢复正常,需要每天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50~75μg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经胸乳途径内镜手术治疗甲亢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兼具美容效果的一种外科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外科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也并不少见。Sawyers 等报告254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造成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5例,占1.9%。而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3~4%。Attie 等报告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时借助手术显微镜解剖甲状旁腺保留其血供以预防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本文分析4例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并报告30例新鲜尸体甲状腺局部解剖的结果,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策略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是否能有效减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再次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因PTC复发(淋巴结转移)再次行单侧或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包括颈侧区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次手术是否行策略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分为移植组和未移植组。统计及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血Ca2+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首次手术方式、再次手术前是否存在声带麻痹、再次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74例PTC再次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移植组35例,未移植组39例。术后1 d血Ca2+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移植组明显高于未移植组(P0.05);移植组2例患者新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未移植组5例新出现喉返神经损伤(5.7%比12.8%,P0.05);移植组和未移植组分别有4例和12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和4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比41.0%,P0.05)。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2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1±1.3)枚和(1.4±0.7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策略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可有效减少PTC再次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经胸乳途径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5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经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自2008年10月~2010年9月,对经内科规范治疗2年以上症状控制不明显的52例甲亢患者实施经胸乳途径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及经验体会。结果 腔镜下完成手术47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 其中3例因术中出血难以控制,2例甲状腺体积太大,因手术操作空间不够而中转。手术平均时间115 min(90~2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25~75 ml),术后2~3 d拔除颈部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5 d(4~6 d),术后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发生胸前皮下淤斑3例,均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无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4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出现18例甲状腺功能低下, 16例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个月后恢复正常,2例3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仍未恢复正常, ,需每天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无甲亢症状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非常满意。 结论 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甲亢是安全、有效、微创美容的外科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位保留甲状旁腺血供及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甲状腺肿瘤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及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6例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中,血管化甲状旁腺保留24例,单纯自体甲状旁腺移植5例,1~2枚甲状旁腺血管化保留同时其余甲状旁腺Ⅰ期自体移植17例.结果 应用此法行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患者中,有2例原位血管化保留甲状旁腺及3例血管化保留+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患者术后48~72 h内出现一过性低血钙,予以补钙后3 d左右恢复正常.2例单纯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术后出现低血钙,服用钙尔奇D/罗盖全4周~8周后复查血钙维持在正常水平.术后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仅1例(2.2%).结论 血管化甲状旁腺保留及自体甲状旁腺移植可大大降低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加另侧腺叶部分切除对甲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78例术后病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无甲状腺危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其中喉返暂时性功能损伤4例(2.25%),喉上神经暂时功能障碍2例(1.69%),低血钙抽搐5例(2.81%),均于术后3周内恢复;术后随访2~24月,无甲亢复发及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结论:该手术方法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在预防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0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0例采用传统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210例在甲状腺全切术中采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含量均较手术前下降,但观察组两者下降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38%vs.7.14%;5.71%vs.16.67%,均P0.05);观察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0%vs.9.5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对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和保护方法。 方法:对2003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2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男489例,女2 936例,年龄9~72岁。结节性甲状腺肿2?261例,甲状腺癌68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9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57例,甲状腺腺瘤41例,肉芽肿性甲状腺炎31例,桥本氏病259例。行甲状腺单侧叶全切除术364例,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3 061例,颈部淋巴结廓清术186例,甲状旁腺异位自体移植术834例。住院时间5~8 d,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出现,疗效满意。 结论: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特殊、形态复杂多样。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术者应精细操作、仔细分离、沿预留组织解剖、保持术野干燥,准确辨识并保护甲状旁腺,从而有效降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forearm autotransplantation, TPTX+AT)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术后长期疗效。方法: 我院1999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TPTX+AT的SHPT病人124例,分析术后症状改善和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s, iPTH)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复发率、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死亡率等。结果: 术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病人血钙、磷、iPTH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基本可长期控制在正常水平。随访至2018年5月,10例(8.06%)复发,7例(5.64%)发生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9例(15.32%)死亡。结论: TPTX+AT治疗SHPT能长期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钙磷代谢。术后复发率与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死亡率均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报告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892例,无1例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危象等并发症和甲亢术后复发。现就甲亢、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作者采用术前足量应用卢戈氏液作准备,术中采用小T管阻断血运,确定待切除平面,保护背侧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263例术后均无呼吸困难、切口内出血、甲状腺危象、声嘶、呛咳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发生,仅发生短暂手足抽搐3例。92例随访1年3个月至3年,复发2例。提示术前足量应用卢戈氏液,术中精细的操作与恰当应用小T管阻断血运能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本组76例甲亢患者手术麻醉以颈丛神经阻滞加强化为主;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切除腺体组织约80%~90%,残留腺体总量约6~8g。结果无手术死亡及甲亢危象病例,术后10例(13.2%)发生并发症11例次,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得到随访(1~15年)的51例患者中有6例于术后5~8年出现甲亢复发,无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例。结论手术治疗青少年甲亢具有快速安全、疗效持久、费用较低、患者愿意接受的特点,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必要性。方法 将164例因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已完成手术情况分为甲状旁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两组。非暴露组76例患者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未寻找甲状旁腺;暴露组88例患者寻找并保护甲状旁腺,尽量保证甲状旁腺的血供及完整性。术后进行动态监测血清钙变化,观察甲状旁腺的功能情况。结果 在术中寻找并保护甲状旁腺的观察组中,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未寻找甲状旁腺的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寻找并保护甲状旁腺,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992年至 2 0 0 0年 ,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 2 0例 ,其中10例出现并发症 (占 4.6% )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0例 ,男 1例 ,女 9例 ,年龄 3 2~ 5 3岁。甲状腺肿大 1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9例 ,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喉上神经损伤 3例 ,其中内支损伤 1例 ,外支损伤 2例。右侧喉返神经损伤 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4例 (低钙抽搐 ) ,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1例。2 讨  论  神经损伤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均发生于包膜外结扎处理血管、血管粗大、暴露不良、术野模糊的病例 ,尤其是右喉返神经多于处理出血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技术改进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以暴露喉返神经方法分组:对照组81例,于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治疗组102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治疗组102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声嘶1(0.9%)例.2例(1.9%)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颈廓清扫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2例(31.3%)术后2 d内血钙水平较术前一过性降低.对照组81例有6例(7.4%)损伤喉返神经,4例(4.9%)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尤其是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旁腺的直接辐射损伤作用及其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以及~(131)I的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甲状腺外科第一次行~(131)I清甲治疗的2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131)I治疗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为甲状旁腺功能正常者238例和甲状旁腺功能轻度低下者43例。检测并分析患者术后第1、6天与~(131)I治疗前、~(131)I治疗后1周、3个月的血清钙水平和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所有患者~(131)I治疗前均无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正常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钙水平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2,P0.05),术后第1天血清钙水平最低(P0.05),其余4次时间点间血清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08,P0.05),术后第1天水平最低,~(131)I治疗前升高,~(131)I治疗后1周再次下降,~(131)I治疗后3个月再次升高。术后甲状旁腺功能轻度低下患者~(131)I治疗后于平均术后第7.5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钙水平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10,P0.05),术后第1天和~(131)I治疗1周后血清钙水平最低;不同时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82,P0.05),术后第1天水平最低,~(131)I治疗前升高,~(131)I治疗后1周再次下降,且接近术后第1天水平(P0.05),~(131)I治疗后3个月再次升高,且均值达到正常值范围。结论:~(131)I清甲治疗对甲状旁腺存在直接辐射损伤,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加重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若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建议等到甲状旁腺激素完全恢复正常后再行~(131)I清甲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甲状腺手术范围的扩大及复杂性的增加,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多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后果严重,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避免甲状旁腺损伤是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有效手段~([1])。能量器械的应用提高了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细化程度,但不同的能量器械在甲状旁腺的保护和损伤方面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不同的能量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