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治疗需要 ,现临床用药广泛采用药物加入输液中进行静脉滴注疗法 ,对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输液反应。为此笔者对 1996~ 2 0 0 1年临床发生的 4 7例输液反应的输液产品及加入的药物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仪器与试药1 1 仪器 ZWS 4C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PHS 2 5型 pH计 ;SW CT IB标准型净化工作台。1 2 试药 鲎试剂 ,批号 0 0 0 912 (湛江某公司 ) ;临床输液反应同批号输液、药物、输液器具。2 方法与结果2 1 细菌内毒素检测 将临床输液反应的每例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输液反应1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芳 《中国药事》2003,17(9):593-594
静脉输液给药可以保证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 ,可以快速起效和长时间维持给药状态 ,现在临床输液给药越来越频繁 ,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输液反应也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发生输液反应的有关情况 ,并结合有关报道和著述 ,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建议相关对策 ,为临床防治输液反应提供思路。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由临床科室报告或临床药师查阅病历获得的我院发生的输液反应 ,共 16 0例次 ,均为住院或观察室患者 ,年龄2~ 87岁 ;其中男性 78例 ,女性 82例。1 2 方法 从反应人群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生的发热型输液反应与输液内毒素限值的关系,为临床输液致发热型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提供输液内毒素限值的参考依据。方法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 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了残留输液、留样输液、外购输液和加药输液的内毒素检查方法,并通过供试品阳性对照、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等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我院两年来发生的发热型输液反应,剩余输液内毒素含量检查符合规定。结论检查分析认为,所发生的发热型输液反应应排除输液内毒素含量超标因素。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对内毒素的敏感性,输液中的微粒数,输液速度等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655例临床输液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规律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655例临床输液反应,考察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配伍用药等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结果:输液内毒素超标为1.05%(7/665),输液瓶松盖、漏液或出现裂纹5.28%(14/265),输液残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阳性反应率为15.55%(79/508),输液残液的不溶性微粒检查不合格率为45.17%(173/383),输液反应病人三联以上用药为55.21%(270/489),输液器具细菌内毒素检查阳性反应率6.73%(36/535)。结论:加强输液疗法操作化操作,减少联合用药种数是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临床输液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风秋  王黎  于清霞 《中国药业》2003,12(11):57-58
目的:探讨引发临床输液反应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参考有关报道加以分析。结果:引发输液反应的因素多与输液、药品质量及配伍,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器质量及患对热原敏感性的个体差异等有关。结论:严格控制购入药品、输液器质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用药并尽可能减少配伍药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肌苷注射液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输液中联合用药引起输液反应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输液中联合用药引起的热原反应及不溶性微粒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鲎试剂测定输液中加入药物后内毒素含量的变化 ,用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加入品种多或粉针剂总量大的输液内毒素含量增高 ,不溶性微粒增加 ,反之则变化不大。结论 联合用药品种不宜过多 ,否则可因各药物致热物质累加和不溶性微粒增加而引起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8.
输液是将较大剂量的注射液,通过输液器等器具直接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该方法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但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因输液给药直接进入体循环,也使其成为风险较大的一种给药途径,较易发生输液不良事件。因此,对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制订相应对策,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1药物因素1.1热原物质累加输液中致热原超标是引起输液反应重要原因。单种输液  相似文献   

9.
赵晓风  吴友良  彭尧  张浩 《中国药师》2010,13(11):1681-1682
目的:探讨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本院2006~2009年临床发生的33例输液反应残留液、同批号原包装输液及空白输液器的热原及不溶性微粒监测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输液反应残留液的不溶性微粒不合格率为63.6%,热原不合格率为6.2%;同批号原装输液热原及不溶性微粒复查结果均符合规定;同批号空白输液器热原复查符合规定。结论:临床输液配伍后多种因素所致不溶性微粒超标而引起的输液热原样反应已成为我院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比较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BFS)与传统输液包装材料在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对药品的影响。方法: 试验采用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细菌内毒素采用终点显色基质法分析样品中内毒素的含量;不溶性微粒采用全取样光阻法分析样品中的微粒大小及数量。结果: 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显示BFS与传统包装材料无明显差异;不溶性微粒测定结果显示,BFS包装的产品≥5 μm和≥10 μm粒径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少于传统包装的产品,≥25 μm和≥50 μm粒径的微粒数量则差异不明显。结论:BFS内在质量优于其他传统输液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1.
86例输液反应样品检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6例输液反应样品检查与分析张岩,梁金喜,崔苏镇,张华(济南军区总医院药剂科济南250031)输液疗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是以大输液为载体,通过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迅速,给药剂量准确。输液反应则是一组在输液过程中,由非原发病...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院在春夏两季有时出现临床输液反应,特别是春季发生率会高一些,而且其反应发生在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批号的输液中,分布的科室也不同.为了查找原因 ,我们对每批号出现的反应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发生反应的余液进行热原实验和微粒检查,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输液反应原因(一)热原反应:热原系指微量即可引起人体或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总称,有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两种。1.外源性致热原:主要指来自体外微生物破坏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病毒、霉菌、内毒素等,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具有较强的致热作用。内毒素是G-杆菌细胞壁的构成成分,由蛋白质与磷脂多糖组成,这些物质在细菌生活时不分泌在体外,仅在菌体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出来,以磷脂多糖为致热原活性中心。致热原可随药物、输液器具、操作污染等输人人体后引起发热反应。大肠杆菌、空气中枯草杆菌等其…  相似文献   

14.
临床输液质量和应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静脉输注药物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规的给药手段 ,但在应用该手段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 ,进行分析如下。1 输液反应临床上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输液反应。近 5年来 ,我院收集到的输液反应 15 6起 ,每一起反应我们均要求临床将反应液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送至药检室。我们根据样品的不同情况 (保留时间、污染程度、存留液的多少等 )分别对其进行 6个方面的检查 :①液体本身外观、微粒及条件符合时的热源 ;②同批号大输液内毒素、微粒 ;③同批号配伍用药与同批号大输液复配后热源、微粒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减少输液微粒反应,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方法分析输液微粒反应的原因,探讨预防输液微粒反应的对策。结果临床输液微粒反应减少。结论输液微粒反应与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溶媒的pH值、药物放置时间、配制量等有密切的关系,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是预防和减少静脉微粒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静脉用溶液的质量情况。方法:用2个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以此模拟的静脉用溶液为样本,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其不溶性微粒、pH值和细菌内毒素。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大大超过配伍前的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数(P<0.005),严重超过《中国药典》标准;配伍溶液的pH值基本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细菌内毒素检查全部符合规定。结论:配伍后静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超标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但在输液过程中 ,因种种原因 ,有时会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使病人出现发热、寒颤、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和虚脱 ,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引起输液反应主要是热原污染所致。现将污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归纳如下。1 输液质量  输液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热原。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把好原辅料质量关 ,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2 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破损污染热原  注射液在运输或从药库、药房发现时 ,液体之间发生碰撞、挤压 ,可能造成瓶子烈痕和瓶盖松动漏气而被热原污染。此外 ,由于贮存环境不当或…  相似文献   

18.
19.
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体疗法不但用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且作为重要的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危重病人的抢救。而临床输液热原反应是临床上比较严重和复杂的问题,当输入人体的液体中含有热原的量>1μg/kg时就可发生热原反应,〔1〕常在0.5~1h内使人体...  相似文献   

20.
输液反应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