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11例(11眼)。其中10眼行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和眼内视网膜光凝,另1眼未做巩膜扣带。6眼手术中采用全氟化碳液(重水)-硅油置换,硅油眼内填充;5眼为气体-液体交换,硅油填充。结果 11眼手术后视网膜均完全复位。随访观察中视网膜复位良好,2眼已取出硅油。但其中1眼取出油后又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并出现新裂孔,又做了硅油填充术。2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眼发生了并发性白内障,其中1眼已做了白内障手术。未发生全氟化碳液(重水)眼内残留或角膜变性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硅油眼内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能有效治疗有巨大裂孔的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2.
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 Z  Xia Y  Yang Z  Yang X  Wang X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278-280
目的 探讨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术后氩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0年4月,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接受氩激光光凝治疗的RD患者35例(38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38只眼中,视网膜完全复位36只眼(94.7%)。术后视力≥0。05者31只眼(86.1%),最佳矫正视力为1.0。结论 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术后氩激光光凝,可简化术中操作,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R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对1996年~2002年8月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后接受氩激光光凝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386例392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392只眼中,视网膜完全复位377只眼(96.8%),术后矫正视力>0.05者341只眼(87%),最佳矫正视力为1.0。结论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术后氩激光光凝,可简化术中操作,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160例(168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均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94.0%。二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7.6%。结论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合理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玻璃体气体填充及眼底激光光凝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光凝和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二极管激光光凝和冷凝在巩膜扣带术中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1998年12月我科在巩膜扣带术中利用二级管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的光凝组30眼与冷凝封闭裂孔的冷凝组37眼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光凝组一次复位率100%。冷凝组一次复位率97.3%。术后视力改善光凝组25眼(83.83%),凝凝组26眼(70.27%)。冷凝组术后出现5例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结论:二极管激光在巩膜扣带术中,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冷冻一样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6.
袁琳慧  刘新  邹吉新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2):2082-2086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联合术后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03/2022-03就诊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一病房行巩膜扣带术联合术后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硅油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23例23眼。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VCA)、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并发症。

结果:末次随访时,23眼中20眼视网膜复位,复位率87%。术后3、6mo BCVA均较术前提高(均P<0.05)。术后早期眼压出现短暂升高后恢复术前水平。3眼出现硅油移位并发症,予以对症处理后前房完全由房水填充或前房残余少量硅油滴远离角膜内皮,对角膜内皮未造成不良影响。

结论:巩膜扣带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巩膜扣带术后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我科在巩膜扣带术后采用532nm激光经瞳孔光凝封闭裂孔治疗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5例(35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月.结果 经一次治疗视网膜复位者33眼(94.29%).结论 巩膜扣带术后激光光凝裂孔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氩激光光凝术应用于硅油填充眼下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临床治疗的适应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硅油填充术后下方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采用氩激光光凝“筑堤”的办法,以限制视网膜脱离范围的进一步发展,待硅油填充术后3~4个月后再行硅油取出术;术中BIOMⅡ镜直视下用笛针经裂孔吸出脱离区视网膜下液复位视网膜后,激光光凝脱离区视网膜。激光参数为:能量120~150mw,曝光时间0.1s,光斑直径300~500um。结果 45眼中.氩激光光凝术后除4眼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需及时行硅油置换视网膜复位术外,其余41眼视网膜脱离范围固定,硅油取出术后4眼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于硅油填充术后下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氩激光光凝是一种能稳定视网膜脱离范围、操作简单、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以便硅油早期取出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段安丽  齐越  刘卫华 《眼科》2010,19(6):389-392
目的 探讨应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的手术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4~2010年北京同二医院43例4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裂孔、巩膜环扎或外垫压、外放液方法治疗.对硅油填充眼,先行巩膜扣带术,术后1~4周后再行硅油取出.主要指标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结果 43眼中,12眼为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或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视网膜脱离,经一次巩膜扣带术,11眼复位,1眼失败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 24眼为硅油填充眼,其中22眼行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4周后行硅油取出,2眼视网膜未复位,取油时联合视网膜切开,硅油再填充,最终1眼完全复位,1眼广泛视网膜增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光感消失,眼球萎缩 7眼为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眼,行巩膜扣带手术后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再次硅油填充.随访3~72个月,经一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复位39眼(90.7%),最终42眼(97.7%)视网膜复位.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失败且裂孔位于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巩膜扣带术式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再复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9月我院行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7例(28眼)。术后随访3-6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视网膜复位27眼(96.43%),视力提高25眼,视力无改变2眼,下降1眼。结论 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巩膜外垫压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硅油充填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时行巩膜外垫压术的治疗效果 ,探讨其适应症和手术要点。方法 :对 14例硅油充填视网膜再脱离眼行巩膜外垫压术 ,术中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确定视网膜裂孔或牵拉条索的位置 ,在对应的巩膜上行硅胶海绵垫压。结果 :14只眼中 ,术后 10只眼视网膜复位 ,成功率 71 4% ,其中 6只眼视力提高 ,眼压正常。 4只眼视网膜未复位。结论 :巩膜外垫压术对硅油充填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而且节省费用和时间 ,如果选择病例适当 ,这种手术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经巩膜双通道行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巩膜双通道行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12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在保留硅油的条件下,经上方巩膜双通道行眼内剥膜、内放液、激光光凝、补充硅油等复位视网膜,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2只眼中,术后视网膜复位11眼,另一眼术后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未能复位,术后并发症:玻璃体出血1眼。结论 对于选择的部分硅油填充眼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经巩膜双通道行视网膜复位术是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凤枝  段安丽 《眼科》2002,11(6):361-363
目的:分析巩膜扣带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1只眼巩膜扣带手术失败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9只眼行二次扣带术,22只眼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结果:随访3-6个月,27只眼视网膜复位(87.09%),视力提高20只眼,不变9只眼,下降2只眼,结论:巩膜扣带术失败原因有多种,主要与间接检眼镜使用不熟练,裂孔定位不准确有关,只要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二次手术仍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波长氪激光预防性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多波长氪激光对153例(162眼)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及各种复杂的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结果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62眼,成功率100.00%;伴有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的周边裂孔组13眼,成功率76.92%,3眼行局部外垫压术后再行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组12眼,成功率83.33%,2眼因玻璃体牵拉发生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环扎或局部外垫压术后,及各种复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75眼,成功率96.00%,1眼行玻璃体切除术中行激光治疗成功,1眼再次手术调整外加压块,1眼为硅油填充眼行光凝术后视网膜脱离区扩大行玻璃体腔硅油补充术。结论多波长氪激光用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补充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波长,同时掌握好光凝的适应症,控制光能量和范围,就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巩膜外垫压术对激光光凝效果不佳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就诊的既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局限性RRD效果不佳患者19例(19眼)。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术后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随访6个月~2年,观察治疗效果。主要指标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9眼中,垫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7眼(89.5%);2眼(10.5%)垫压嵴明确,但嵴上局部视网膜下存在积液,2周内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2个月后2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致视网膜脱离复发,均为首次激光后1周内行垫压术并术后2次补充激光光凝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复位,后硅油取出稳定。末次随访时,视网膜复位19眼(100%),其中经一次巩膜外垫压稳定17眼(89.5%)。17眼(89.5%)视力无明显变化;2眼(10.5%)视力下降。结论巩膜外垫压术处置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局限性RRD效果不佳患者远期疗效肯定。局限性RRD不恰当使用激光光凝非但无效,还会有一些负面影响,视网膜激光光凝斑密集、重复激光、...  相似文献   

16.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和激光治疗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丽  邓世靖 《眼科》2001,10(2):79-80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激光治疗的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3例25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激光治疗随访。硅油取出时间平均7个月。术后均作1年以上随访(平均18个月)。结果: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复位23只眼(92%),术后视力在0.1以上16只眼(66%)。结论: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激光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脱离,有利于脱离的视网膜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首次玻璃体手术中下方周边部180°视网膜光凝对下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手术后再脱离的影响.方法 对142例(142只眼)下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填充,尔后行硅油取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激光光凝组81例为首次行玻璃体手术时即对其下半180°周边部视网膜(除裂孔外)实施堤坝样光凝;对照组61例未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 硅油眼内填充时间为7~24周,平均硅油填充时间(11.8±2.6)周.硅油填充期间,光凝组硅油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脱离6例,占7.4%,对照组视网膜脱离10例,占16.4%,两组硅油状态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油下视网膜脱离16例中,激光组6例.4例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1例为预防性激光光凝手术后激光斑因受附近增生膜牵拉形成的新裂孔,1例原因不明:对照组10例,7例为遗漏小裂孔或原裂孔重新开放,3例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硅油取出手术后11例患者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其中激光组3例,占3.7%;对照组8例,占11.4%.两组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1例中,激光组3例,2例为激光光凝斑受附近增生膜牵拉形成的新裂孔,l例为激光孔;对照组8例,4例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为原裂孔开放,2例为原裂孔相邻部新裂孔.结论 下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首次玻璃体手术中行预防性下半侧周边部180°视网膜激光光凝与裂孔愈合和硅汕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下降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期行硅油取出C3F8填充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下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12例12眼硅油填充伴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硅油取出并玻璃体内C3F8填充联合巩膜扣带术进行治疗,术中根据情况选择性联合实施冷冻、激光、剥膜、外放液等;术后观察随访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患者随访观察时间为11~23(18.35±4.22)个月。结果 术后2d所有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随访期间发现3眼复发视网膜脱离,远期复位率75%。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后6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最高至35mmHg(1kPa=7.5mmHg),给予药物降压后,眼压回归正常,并保持稳定,停药后未有再升高。术后患者末次随访时眼压为18~22(14.53±5.42)mmHg。与术前比较,眼压增高(t=-5.311,P<0.001)。因术前存在视网膜脱离,故术前患者眼压均偏低,术后眼压恢复正常后眼球萎缩的可能性下降。术中未出现视网膜损伤、出血、重水残留等并发症,但所有患者眼睑肿胀、结膜水肿明显,尤以术中冷冻者(4例)更为显著,患者自觉磨涩疼痛症状较为明显,术后2d症状逐渐减轻。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下方视网膜脱离患者,同期行硅油取出C3F8填充联合巩膜扣带术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再复位,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