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哈尔滨市初中生上网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探讨使用网络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 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问郑(EMBU)及自行设计问卷对哈尔滨市4所中学初中1341名学生进行课堂调查。结果 父母对待男生和女生的养育方式存在显着差异;父母的养育方式使学生在网络的使用目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影响孩子上网行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总被引:233,自引:13,他引:220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讨。方法:293名福州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30名,女生63名,平均年龄20.98岁。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16PF的推理能力(B)、支配性(E)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特点、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二者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卷和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对随机选取的15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青少年家庭功能发挥并不顺畅,家庭沟通功能和家庭情感反应功能发挥不良将产生消极作用;2青少年的上网时间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上网内容主要以人际关系和网络娱乐为主,上网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但在上网过程中引发的焦虑情绪较少且对网络较为满意;3家庭功能发挥程度与青少年网络行为存在紧密关联,家庭沟通功能显著影响青少年通过网上接触有关性和赌博的内容(F=5.448,P0.01)及其对网络的满意度(F=3.979,P0.05),家庭情感反应功能显著影响青少年的网络人际关系(F=5.468,P0.01)、网络娱乐(F=4.717,P0.05)及网络满意度(F=3.696,P0.05)。结论:家庭功能是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家庭功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听障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听障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并对其人格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50名特教学院听障大学生,使用自制大学生上网调查表、卡特尔人格因素量表进行测试与评定.结果 听障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受到其人格特质的影响;高频上网听障大学生和低频上网听障大学生存在人格差异;听障大学生的某些人格特质与上网内容存在相关,且相关显著.结论 听障大学生上网行为受到其人格特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有关高中生对待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知识、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国际青春健康项目组提供的问卷调查表,对哈尔滨市6所高中学生施测。结果高中生的课余生活主要是读书(62.1%)、看电影电视(60.2%)、与伙伴玩耍(45.2%)、上网(41.8%)等;30%-40%的人从不与父母探讨有关性的话题;多数学生已经了解青春期的一般性知识,对于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了解较少;约30%的人谈过恋爱,仅有4.3%的人有过性行为,学生普遍缺乏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31.6%的人认为青春期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学校教育。男生的相关知识较女生广泛,态度和行为较女生主动积极。结论高中生的生活状态比较积极,青春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系统。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相关行为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相关行为特征.方法:在湖南长沙和永州市抽取有过上网经历的大学生1096例,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成瘾测验和网络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本研究抽取的1096名青少年中,网络成瘾102例(9.3%).网络成瘾组开始接触网络的年龄较正常网络使用者小,网龄更长,上网更频繁,每次/每天/每周上网时间更长.成瘾组每周用于上网的时间(23.73±24.25小时)约为正常组(7.57±8.52小时)的3倍.网络成瘾组在学生宿舍拥有个人电脑和上网条件的多于正常上网组;成瘾组在宿舍和网吧上网者较正常组多.网络成瘾组更多选择成人(色情)网站、网络游戏或网络双向沟通(聊天、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等内容;网络成瘾组体验更多的上网快感和上网焦虑;成瘾组对网络有更多的消极评价.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在网络认知、网络情感和网络活动等方面与一般网络使用者具有差异;上网时间和网络内容偏好可能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类别、二网条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类别、上网条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对上海某综合大学近2000名学生(含研究生)进行网络使用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①男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平均分无差异.但男生成瘾的比率高于女生;②网络成瘾与学生生源之间的关系随采用的网络成瘾测验的不同而不同:一测验表明农村和小城市生源的学生成瘾比例高于大中城市生源的学生,但另一测验不支持该结论;③该校大二及其以上年级学生的成瘾分数高于大一,但各个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的比例无差异;④各专业的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无差异。结论:①网络成瘾与大学生的性别有关,与年级、专业无关,与生源之间的关系未定:②上网条件的显著改善从总体上可引发更多的上网行为.但并不是网络成瘾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2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及与人格特征和网络使用状况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网络使用调查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北京高校的811名大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①网络成瘾者比率为12.9%,男生成瘾比例稍高于女生;②成瘾者的每天上网时间显著多于非成瘾者,上网目的与非成瘾者不同,同时表现出性别差异;③成瘾者EPQ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说谎得分显著低;男性成瘾者在外向性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成瘾者。结论:网络成瘾者的成瘾行为与其人格特征相关.并且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海南大学生自测健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南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健康促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5所大学共1402名大学生,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①SRHMS总平均得分为328.91±43.20,男生为332.26±43.87,女生为326.66±42.62,性别间自测生理健康、自测心理健康和SRHMS总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②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校间SRHMS各项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民族、家庭住址、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SRHMS各项得分影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南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较好,男生优于女生,医学生又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高中生社会支持、自尊及社会回避与社会苦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方法以广东省一普通中学502名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考察高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同时也考察是否网络成瘾与领悟社会支持、社会回避及苦恼、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2%;②不同年级(χ2=0.01,P>0.05)和是否离异家庭(2χ=0.02,P>0.05)在网络成瘾上差异不显著;③网络成瘾性别差异显著(χ2=4.62,P<0.05);④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回避—苦恼等分别可预测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倾向。结论①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上瘾,社会支持越少;②社会回避—苦恼倾向越高的学生,网络成瘾的倾向越大。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976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SRS和MHT量表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为903份。结果初中生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社会支持总分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除自责倾向外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咨询对改善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众多研究显示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不良的教养方式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个性缺陷 ,导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不健康心理[1、2 ] 。因此改善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 ,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家庭咨询对 143名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 ,针对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家长进行集体家庭咨询 ,对个别教养方式存在严重不良的父母进行个别家庭咨询。通过这种家庭咨询 ,以探讨改善中学生父母不良教养方式的有效途径。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8年 9月抽取…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xam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and responses to chronic pain in students. METHODS: Two-hundred and sixty classroom teachers responded to a vignette describing a student with limb pain. The 2 x 2 x 2 factorial design included conditions that varied by (a)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documented organic evidence for the pain, (b) cooperative vs. confrontational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s, and (c)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ommunication from the medical team. Teachers rated pain severity and impairment, relief from classroom responsibilities, extent of accommodations the student would require in school, and sympathy for the student and family. RESULTS: Documented medica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pain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affecting teachers' responses to pain. Parental attitude also influenced responses. Communication from the medical team influenced teachers' decisions about relief from responsibilities but did not affect other reactions. CONCLUSIONS: Teachers' responses to students with pain are influenced by situational factors. Efforts to increase school functioning in youth with chronic pain should incorporate attempts to help teachers respond to pain adaptively.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运用《网络成瘾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大连市4所院校51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要高于女生,但未发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网络成瘾者在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结论 不良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容易上网成瘾.在父母教养方式上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军事化管理在对地方大学生实施时,开展时间长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一至大四的备100名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大一组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押郁、焦虑等4个因子比大二组高,大四组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4个因子比大二组高,大一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等4个因子较大四组高(P<0.05或P<0.01),但大二组与大三组在全部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军事化管理不能对个体全程实施下去,实施1~2年最佳.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行为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网络使用行为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在校高中生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使用年限多在2~3年以上;平均上网时间在每日5小时;上网地点集中在网吧和家里;其上网行为以聊天和游戏为主;上网目的表现为娱乐和交友为主;网络体验表现为寻求感觉刺激和心理释放。结论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密切注重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加强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Since 1995,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chool of Medicine has monitored students' professional behaviors in their third and fourth years. The authors recognized that several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ism deficiencies during their clerkships had manifested problematic behaviors earlier in medical school. They also observed behaviors of concern--such as inappropriate behavior in small groups--in some first- and second-year students who could have been helped by early remediation.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modifications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bring professionalism issues to a student's attention in a new, earlier, and heightened way. In this new system for first- and second-year students, the course director of a student who has professionalism deficiencies submits a Physicianship Evaluation Form to the associate dean for student affairs, who then meets with the student to identify the problematic issues, to counsel, and to remediate. The student's behavior is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academic years. If the student receives two or more forms during the first two years and a subsequent form in the third or fourth year, this indicates a persistent pattern of inappropriate behavior. Then the physicianship problem is described in the dean's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residency and the student is placed on academic probation. The student may be eligible for academic dismissal from school even if he or she has passing grades in all courses.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is system, discuss lessons learned, and review future plans to expand the system to deal with residents' mistreatment of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1197名中学生,使用改编的动机量表,结果①总体上,中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高,从各动机因素来看,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升高,各动机因素得分呈下降趋势;②省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各动机因素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区重点和非重点中学学生的得分;③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其子女学习动机的影响范围要大于父亲受教育水平对其子女的影响;④家庭经济状况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创造力和一般兴趣有显著影响。结论年级、学校类型、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是否是独生子女都对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影响,但对各动机因子的影响力不同。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探究家庭环境中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三因素对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查郑州市城区6所高中800名学生,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自编的网络使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1.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0%;网络成瘾率在性别、年级、学校性质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414、0.356、0.112);2.家庭组织性因素对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力居首位(β=-0.155),其次是家庭成功性和控制性(β=0.109、0.092)。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组织性、成功性、控制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